一、找古人王建的诗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夫谣 【年代】:唐 【作者】:王建——《水夫谣》 【内容】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羽林行 【年代】:唐 【作者】:王建——《羽林行》 【内容】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望夫石 【年代】:(唐) 【作者】:王建 【体裁】:七古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精卫词 王建——《精卫词》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我愿身死子还生! 二、关于王建的名言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 王建名句·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 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 相学如今种禾黍。 —— 王建语录·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 洛阳家家学胡乐。 ·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垄年年无旧道, 车徒散行入衰草。 ·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 王建语录· 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 三日无火烧纸钱, 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 少年虽嫁不得归, 头白犹著父母衣。· 田边旧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鸡飞。 —— 王建名言· 出门若有归死处,猛虎当衢向前去· 百年不遣踏君门, 在家谁唤为新妇。· 岂不见他邻舍娘,嫁来常在舅姑傍· 垄水何年垄头别,不在山中亦呜咽。 · 征人塞耳马不行, 未到垄头闻水声。 —— 王建名言· 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去绕龙城。 · 垄东垄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 向前无井复无泉,放马回看垄头树。 ·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著黄金无买处。 —— 王建名句· 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城北复城东, 魂车祖马长相逢。 · 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 —— 王建名言· 谁家石碑文字灭, 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 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 宫前内里汤各别, 每个白玉芙蓉开。 · 朝元阁向山上起,城绕青山龙暖水。 —— 王建名句·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 · 武皇得仙王母去, 山鸡昼鸣宫中树。· 温泉决决出宫流,宫使年年修玉楼。 · 禁兵去尽无射猎,日西麋鹿登城头。· 梨园弟子偷曲谱, 头白人间教歌舞。 —— 王建名句· 红烟满户日照梁,天丝软弱虫飞扬· 菱花霍霍绕帷光, 美人对镜著衣裳· 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 黄云盖地雪作山, 不惜黄金买衣服。 —— 王建名句·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 有身不向辽东行。 ·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 前后征人惟系马。 —— 王建名言·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 声声催我急种谷, 人家向田不归宿。 · 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 王建语录·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 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长少年儿女重秋千, 盘巾结带分两边。 ·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 王建名句·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 凤凰半在双股齐, 钿花落处生黄泥。· 当时堕地觅不得,暗想窗中还夜啼。 · 可知将来对夫婿,镜前学梳古时髻 —— 王建名句· 莫言至死亦不遗, 还似前人初得时。· 男抱琵琶女作舞,主人再拜听神语。 · 新妇上酒勿辞勤, 使尔舅姑无所苦。· 青天无风水复碧, 龙马上鞍牛服轭。 · 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 —— 王建语录· 纷纷醉舞踏衣裳,把酒路旁劝行客。 · 人家少能留我屋,客有新浆马有粟。· 远行僮仆应苦饥, 新妇厨中炊欲熟。 · 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 行人但饮莫畏贫。 明府上来何苦辛。 —— 王建名句· 丁宁回语屋中妻, 有客勿令儿夜啼。 · 双冢直西有县路,我教丁男送君去·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 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 王建名句· 高山未尽海未平, 愿我身死子还生· 嫁时明镜老犹在,黄金镂画双凤背。 · 忆昔咸阳初买来, 灯前自绣芙蓉带· 十年不开一片铁,长向暗中梳白发。· 今日后床重照看,生死终当此长别 —— 王建名言· 主人一去池水绝,池鹤散飞不相别。 · 青天漫漫碧水重, 知向何山风雪中。· 万里虽然音影在,两心终是死生同。 · 池边巢破松树死,树头年年乌生子。·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 王建名句·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学飞未得一尺高, 还逐母行旋母脚。 · 麦垄浅浅难蔽身,远去恋雏低怕人。· 时时土中鼓两翅,引雏拾虫不相离· 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 —— 王建语录· 新缝白纻舞衣成, 来迟邀得吴王迎· 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 · 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 城头乌栖休击鼓, 青娥弹瑟白纻舞 —— 王建语录·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 · 此时但愿可君意, 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 ·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 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 —— 王建名句。 三、唐朝诗人王建的介绍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 王建 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他写过一些小词,别具一格,《调笑令》,原题为“宫中调笑”,可见本是专门供君王开开玩笑的,王建却用来写宫中妇女的哀怨:“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末句斩钉截铁,守望之情,跃然纸上。 又如《江南三台》:“扬州池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纯是白描,别有情趣。 王建是大历进士。 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 贞元十三年(797),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的生活。 元和八年(813)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长庆元年(821),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 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 约在大和三年(829),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 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 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著有《王司马集》。其诗反应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各方面劳动者的悲惨生活,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爱憎分明。 如《十五夜望月》、《田家行》、《簇蚕辞》、《当窗织》、《织锦曲》、《促刺词》、《去妇》、《水夫谣》、《海人谣》等,反映了劳动人民备受残酷剥削压迫的痛苦生活,特别对劳动妇女的悲惨境遇深表同情;《白□歌二首》、《羽林行》、《射虎行》等,揭露了君主荒淫、权豪凶横和藩镇混战等黑暗的社会现实;《古从军》、《辽东行》、《渡辽水》、《凉州行》等,抨击了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的开边战争,同时也谴责了边将的无能,不知收复失地,表现了既反对穷兵黩武,又慨叹国土沦丧的进步立场。此外,他还有一些作品,如《赛神曲》、《田家留客》等描写了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寄远曲》、《镜听词》等,表现了妇女对出门远行亲人的思念之情;《望夫石》、《精卫词》等,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和被压迫者的斗争精神。 也有少数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叹老伤贫等消极情绪。 王建乐府诗,善于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示矛盾。 他很少在诗中发议论,而是运用比兴、白描、对比、映衬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再现现实生活。王建善于通过人物自白刻画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新乐府诗中很有特色;或在结尾用重笔突出主题,戛然而止。 用笔简洁峭拔,入木三分,语气含蓄,意在言外。体裁大多是七言歌行,篇幅较短。 语言通俗明晰而凝炼精悍,富有民歌谣谚的色彩。用韵平仄相间,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换韵,节奏短促,激越有力。 这些特色,形成了王建乐府诗特有的艺术风格。 王建又以《宫词》知名。 他的《宫词》百首,以白描见长,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地描绘宫禁中的宫阙楼台、早朝仪式、节日风光,以及君王的行乐游猎,歌伎乐工的歌舞弹唱,宫女的生活和各种宫禁琐事,犹如一幅幅风俗图画,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指出它的内容“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 诗中的描绘也栩栩如生,因而广为传播,颇有仿作。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唐王建宫词旧跋》说,后世“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 王建的五、七言近体,有一部分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因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也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唐才子传》)。但这些诗往往杂有消极颓废思想,艺术上也缺乏明显特色。 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多可诵之作。还写过《宫中三台》和《江南三台》等小令,是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 王建的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今传刻本有:《王建诗集》10卷,南宋陈解元书棚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此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刊本校补排印。 《王建诗集》8卷,明汲古阁刻本。《王建诗》8卷,《唐六名家集》本。 《王司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诗集》10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宫词》1卷,有单刻本及明顾起经注本。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 四、王建 《宫词》的诗意诗意: 皇家宫殿的壮观气魄,金銮殿庄严巍峨,朝元阁重重叠叠,铜铸的仙人,手上托着用红玉磨制的芙蓉状的承露盘高耸人云。太平的皇帝在农历正月初一朝拜天帝,天子出行有不凡的气派,御车雕饰精细,色彩斑斓,六匹骏马,高大雄壮,气宇轩昂。 唐代王建《宫词·其一》原文: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译文: 对面是金銮殿,朝元阁重重叠叠,铜铸的仙人,手上托着用红玉磨制的芙蓉状的承露盘。太平的皇帝农历正月初一朝拜天帝,皇帝所乘的五彩缤纷的车以六匹马来驾。 扩展资料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殿楼阁的雄伟壮丽和皇帝銮驾的肃穆气派,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及带来太平盛世的天子的歌颂。该诗笔法细腻,形象生动,把一幅栩栩如生的天子朝拜图展现在读者眼前。 王建《宫词》共百首,描写宫女生活,素材据说得自一位作内侍的宗人王守澄。 《唐诗纪事》记录了关于《宫词》一百首的故事:王建作渭南尉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太监王枢密,两人谈得很投机,就互相认为本家。但是后来大家都有些意见。王建作宫词后,有一天和王枢密一起宴饮,王建谈起汉代桓帝、灵帝,因为信任太监,惹起了迫害知识分子的党锢之祸。 王枢密听了,觉得王建是在讽刺自己,心里很不高兴,就对王建说:“老弟所作宫词,天下人都传诵于口,皇宫是深邃之地,不知你怎么会知道这许多事情?”王建当时感到无从回答,心中害怕王枢密会给他罗织罪名。 过了一二天,就做了一首诗送给王枢密,其诗曰: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着,进来龙马每教骑。常承密旨还家少,独对边情出殿迟。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前代皇帝不论是在行或坐的时候,你总是随从在左右的,当今的皇帝,住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你是看他长大起来的。皇帝脱换下来的御衣,只有你能穿得着,外面进贡来的骏马,也常常给你试骑。 你常常因为接受密令,很少还家,有时被留在殿里独自报告边塞军情,以致出来的时候很迟了。这一切事情,如果不是你这位本家老哥自己屡次对我讲,那么,宫禁森严,内里的事情怎么会让外边人知道呢? 这样,他把宫词的内容都说是王枢密讲给他听的。王枢密一看此诗,怕被他牵累,就不敢告发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宫词 五、王建的诗歌,成就最高的是什么诗王建最著名的诗词是 《新嫁娘词》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王建成就最高的诗是乐府诗 《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只输得管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既乐。 前八句勾勒出了四幅丰收年景图,描述了农民面对麦,茧的丰收喜悦。作者渲染农民欣喜的心情和劳作场面,实为衬托农民可怜的处境和悲苦的心情。后四句看似写乐,实像自嘲,是作者倾诉农民的悲苦辛酸,表现封建剥削的残酷,也表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立意精巧,讽刺深刻,是乐府诗中的佳作。 六、寻求有关王建的介绍,背景,诗歌,写作思想,重要的是要几篇王建诗你好! 王建(约767-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他写过一些小词,别具一格,《调笑令》,原题为“宫中调笑”,可见本是专门供君王开开玩笑的,王建却用来写宫中妇女的哀怨:“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末句斩钉截铁,守望之情,跃然纸上。 又如《江南三台》:“扬州池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纯是白描,别有情趣。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 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 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 这个故事起源于今湖北武昌附近,由于流传广泛,许多地方都有望夫山、望夫石、望夫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不少以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王建的这首《望夫石》感深情切,在众多的诗作中独具特色。 头四句十二字,绘出了一幅望夫石生动感人的图画。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江畔屹立着望夫山,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 山,无语伫立;水,不停地流去。山、水、石,动静相间,相映生辉,形象之鲜明,自不待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描绘中,包孕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融入了诗人的深挚情意。“望夫处,江悠悠”,写出望夫石的环境、气氛。 “悠悠”二字,描绘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同时又衬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她有生命,她在思念,在等待。 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不仅使画面生动,有立体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 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白居易《长相思》词的名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这悠悠不尽的情思,同悠悠不绝的江水,不是很相象的么?“悠悠”在这里既是写景状物,渲染环境气氛,又是摹情写人,形象地描画了思妇相思的情状。 这二句情与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真有一石三鸟之妙。 “化为石,不回头”,诗人又以拟人手法具体描绘望夫石的形象。 人已物化,变为石头;石又通灵,曲尽人意,人与物合,情与景谐。这不仅形象地描画出望夫石的生动形象,同时也把思妇登临的长久,想念的深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二句紧承上文,是对古老的优美的民间传说作了生动的艺术概括,着笔不多,却收到了动人的艺术效果。 接下去,“山头日日风复雨”,是说望夫石风雨不动,坚如磐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长久地经受着风吹雨打,然而它没有改变初衷,依然伫立江岸。 这里写的是石头的形象和品格,说的仍是思妇的坚贞。她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饱尝了相思的折磨,依然怀着至死不渝的爱情,依然在盼望着,等待着远方的行人。 这纯朴而优美的节操,这坚贞的爱情,难道不令人同情和起敬么? 千种相思,万种离情,她有多少话要对远行的丈夫倾吐啊!“行人归来石应语”,诗人在结句处把笔宕开,作了浪漫的推想:待到远行的丈夫归来之时,这伫立江边的石头定然会倾诉相思的衷肠啊!然而,丈夫在何方?行人何日归?“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震《子夜四时歌。 春歌》),丈夫可曾知道思妇的相思么?行人归来日,石头能否说话呢?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思索,诗人却就此戛然停笔了。 结句实在是含悠然不尽之意,给人以美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这首诗于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诗人只描写了一个有包孕的片段的景物和自己一刹间的感受,平平写出,象是信手拈来,不费力气,然而却是情意无穷,耐人咀嚼,发人深想,极有情味,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王建《羽林行》诗歌鉴赏 羽林行 王建 长安恶少出名字, 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 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 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 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 立在殿前射飞禽。 《羽林行》,一名《羽林郎》,为乐府旧题,属《杂曲歌》。“羽林”即羽林军。 汉代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用“羽林”称呼皇帝的禁卫军。 这首诗,大胆无情地揭露了中唐时期羽林军的作恶多端;写的是羽林军,实际上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开宗明义,指出羽林军的来源是“长安恶少”,都是坏得出了名的!他们在楼下打劫客商,转身上楼,便大吃大喝起来。一般强盗作案后,要隐匿潜逃,而这批恶少,堂而皇之,无视法纪。 他们不仅转身上楼醉酒,毫无。 七、王建 的所有诗卷二百九十七 卷297_1 「送人」王建 白日向西没,黄河复东流。人生足著地,宁免四方游。 我行无返顾,祝子勿回头。当须向前去,何用起离忧。 但恐无广路,平地作山丘。令我车与马,欲疾反停留。 蜀客多积货,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欢乐为仇雠。 丁宁相劝勉,苦口幸无尤。对面无相成,不如豺虎俦。 彼远不寄书,此寒莫寄裘。与君俱绝迹,两念无因由。 卷297_2 「主人故亭」王建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贵与宾客游,工者夜不宁。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 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 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 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 旧岛日日摧,池水不复清。岂无后人赏,所贵手自营。 浇酒向所思,风起如有灵。此去不重来,重来伤我形。 卷297_3 「古从军」王建 汉家逐单于,日没处河曲。浮云道旁起,行子车下宿。 枪城围鼓角,毡帐依山谷。马上悬壶浆,刀头分颊肉。 来时高堂上,父母亲结束。回面不见家,风吹破衣服。 金疮在肢节,相与拔箭镞。闻道西凉州,家家妇女哭。 卷297_4 「邯郸主人」王建 远客无主人,夜投邯郸市。飞蛾绕残烛,半夜人醉起。 垆边酒家女,遗我缃绮被。合成双凤花,宛转不相离。 纵令颜色改,勿遣合欢异。一念始为难,万金谁足贵。 门前长安道,去者如流水。晨风群鸟翔,裴回别离此。 卷297_5 「泛水曲」王建 载酒入烟浦,方舟泛绿波。子酌我复饮,子饮我还歌。 莲深微路通,峰曲幽气多。阅芳无留瞬,弄桂不停柯。 水上秋日鲜,西山碧峨峨。兹欢良可贵,谁复更来过。 卷297_6 「江南杂体二首」王建 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 处处江草绿,行人发潇湘。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 卷297_7 「远征归」王建 万里发辽阳,处处问家乡。回车不淹辙,雨雪满衣裳。 行见日月疾,坐思道路长。但令不征戍,暗镜生重光。 卷297_8 「思远人」王建 妾思常悬悬,君行复绵绵。征途向何处,碧海与青天。 岁久自有念,谁令长在边。少年若不归,兰室如黄泉。 卷297_9 「伤近者不见」王建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 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卷297_10 「元日早朝」王建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帝居在蓬莱,肃肃钟漏清。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 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 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