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希望的诗句(两句),并做简要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解读]在沉船旁边又有千万只船驶过,枯树前面又有千万棵绿树在茁壮成长.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赠刘禹锡,为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鸣不平,刘禹锡写诗作答.虽然也感叹自己遭遇不幸,埋没一生,自比“沉舟”、“病树”;但又相当达观,看到的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自己并不感到颓唐.诗句形象生动,比喻新颖,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千帆过:船只来来往往很多.万木春:万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解读]苍茫的沙漠中,升起一缕孤单的狼烟,直立而上;长长的黄河上,映照着将落的太阳,又红又圆.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在眼前.“直”、“圆”二字传神,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的亲切感受.诗人把自己只身赴边的孤寂的情绪溶化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近代王国维称这两句诗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沙漠. 孤烟:指狼烟.烧狼粪的烟,直上而且不散开,容易看得见,古代用来做军事报警.直:孤烟高而不散的样子.长河:指黄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解读] 平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荣.无情的野火哪能烧尽,温暖的春风又使它发芽滋生.前两句写出了野草一枯一荣的自然规律,后两句写出野草绵延繁荣的具体形象,热情赞颂了野草虽备受摧残,但枯后复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现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是阻挡不住,扼杀不了的.此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传说后来他从江南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谒见老诗人、著作郎顾况.顾况看到他姓白名居易,就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接着看诗卷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因此替他宣传,称道他的才能,于是白居易名声大振.离离:形容春草茂密繁盛的样子. 枯荣:一年一度,秋枯春荣.枯,枯死,荣,茂盛.。 二、关于希望的诗句1、《龟虽寿》 两汉 曹操 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2、《行路难(其一)》 唐代 李白 原文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3、《望岳》 唐代 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4、《登飞来峰》 宋代 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5、《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 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三、与''希望''有关的诗句10句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陶渊明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孟浩然 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魏征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包拯 誓麾白羽,一扫天下翳。—顾炎武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王溥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李白 谁怜龟鹤千年语,空负鹏程万里心。—文天祥 鲲鹏自有天池蓄,谁谓太狂须束缚。—陆游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司马光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骐骥筋力称,意在万里外。—李白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渊明 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陆游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李白 犹喜眼中多壮观,时看云海化鲲鹏。—陆游 四、有关于“希望”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宋·李纲《病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近代·秋瑾《对酒》)。 五、关于希望的成语发音 kū miáo wàng yǔ 释义 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寡君望蹇先生之临,如枯苗望雨.” 发音 kǔ jìn tián lái 释义 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忘餐废寝舒心害,若不是真心耐,志诚捱,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 发音 jīn shí wèi kāi 释义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发音 fù zhū dōng liú 释义 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 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发音 fù zhī dōng liú 释义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发音 bù kě qǐ jí 释义 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出处 唐·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示例 他的成绩并非~,我们只要奋发努力,一定能赶上他. 发音 bù qī ér rán 释义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出处 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发音 bù qī xiū gǔ 释义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出处 《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发音 dà shī suǒ wàng 释义 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 《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发音 dà shì yǐ qù 释义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纣王看见,不觉大惊,知大势已去,非人力可挽.” 发音 dà xǐ guò wàng 释义 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 《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发音 qīng chén zhuó shuǐ 释义 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发音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释义 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发音 qǐ sǐ huí shēng 释义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出处 明·张岱《鲁云谷传》:“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发音 qiú zhī bù dé 释义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出处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发音 rú yuàn yǐ cháng 释义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发音 wàng zǐ chéng lóng 释义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发音 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 释义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出处 宋·集成《宏智禅师广录》卷一:“若恁么会去,许尔有安乐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马医去也.” 发音 zhòng wàng suǒ guī 释义 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出处 《晋书·列传三十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宋·陈亮《复陆伯寿》:“舍试揭榜,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众望所归,此选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气为之光鲜.” 发音 xǐ chū wàng wài 释义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处 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发音 tú tuō kōng yán 释义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发音 tún tí ráng tián 释义 比喻所花费的极少而所希望的过多.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农民,用一个小猪蹄祭神,祝庄稼丰收. 发音 wù mèi qiú zhī 释义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发音 wàn sǐ yī shēng 释义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宋·陆游《晚泊》诗:“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嘻嘻~~所有能扯的关于希望的都扯了!满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