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十二月的花的诗句

1.关于十二个月花的诗句

(一)二十四番花信: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

风应花期,我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词语。《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

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

他们的顺序是: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端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二)“十二姐妹花”歌谣: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

三月桃花映绿水,四月蔷薇满篱台。五月榴花火似红,六月荷花洒池台。

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芙蓉携春来。

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三)百花所展示的自然美十分诱人。

而对花的钟情,莫过于骚人墨客了。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说。

十二月花神是:一月兰花屈原,二月梅花林,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五月芍药苏东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杨万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英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潜,十二月水仙高似孙。

2.描写“十二个月花”的诗句有哪些

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宋代:王安石

翻译: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2.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清代:佟世南

翻译:杏花飘落,如疏雨洒在湖边的长堤上,散发着芳香。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翻译: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4.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唐代:高骈

翻译: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5.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五日观妓》唐代:万楚

翻译: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6.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清代:石涛

翻译: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唐代:王维

翻译: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8. 菊花开,菊花残。——《长相思·一重山》

翻译: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

9.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两汉:佚名

翻译: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10.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代:苏轼

翻译: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3.关于十二个月花的诗句

(一)

二十四番花信:

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风应花期,我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词语。《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他们的顺序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端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二)

“十二姐妹花”歌谣:

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

三月桃花映绿水,四月蔷薇满篱台。

五月榴花火似红,六月荷花洒池台。

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

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芙蓉携春来。

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腊梅报春来。

(三)

百花所展示的自然美十分诱人。而对花的钟情,莫过于骚人墨客了。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因而便有了十二月花神之说。十二月花神是:

一月兰花屈原,二月梅花林,三月桃花皮日休,四月牡丹欧阳修,五月芍药苏东坡,六月石榴江淹,七月荷花周濂溪,八月紫薇杨万里,九月桂花洪适,十月英蓉范成大,十一月菊花陶潜,十二月水仙高似孙。

4.描写一年12个月的诗句 及12月各自不同的花或节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旁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昌龄:南斋玩月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齐已:中秋月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徵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台湾)彭邦桢:月之故乡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 舒婷:奔月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 都稍纵即逝? 而。

5.描写十二个月花的诗句

二十四番花信:花信,即以花作为标志的花期,亦称“花信风”,即风报花之消息。

风应花期,我国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节令用语,它亦是我国表示气候变换的词语。《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根据农历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每气15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

八气共是二十四候,每一候应一种花信。二十四候便成了二十四种花期的代表。

他们的顺序是: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端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花,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6.关于各月份的花的诗句

1、梅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3、鹧鸪天·桂花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

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

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 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

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4、菊 【作者】郑思肖 【朝代】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5、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7.十二月花诗

1.十二月花名诗 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中装 三月桃化红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 八月桂花满树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十二月腊梅雪中香。

2.民谚 一月水仙清水养 二月杏花伸出墙 三月桃花红艳艳 四月杜鹃满山冈 五月牡丹笑盈盈 六月兰花吐芬芳 七月荷花别样红 八月桂花腌蜜糖 九月菊花傲秋风 十月芙蓉斗寒霜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 十二月梅花雪里香 3.十二月花歌 (广西民歌) 正月里来桃花鲜,好比彩云满山间, 红罗包饭来等妹,桃花树下等妹连。 二月里来李花白,满树李花白绯绯, 哥娘生哥无缘分,摘花不到挨风吹。

三月桐树花正新,桐树花开春正浓, 哥等一夜不见妹,手攀桐花泪满襟。 四月金斗白西西,金斗花开我不知, 到处山头花谢了,哥骑母马来得迟。

五月南球花正绽,南球花发白银银, 哥想伸手摘几朵,满树花谢落纷纷。 六月里来六月里,六月芙蓉花正红, 口里衔来又怕烂,手里拿来又怕溶。

七月里来七月七,七月莲花开满塘, 摘朵莲花送给妹,但愿莲花千日香。 八月里来八月八,八月禾花满田香, 八月禾花爱细雨,情哥爱在妹妹旁。

九月菊花开满岭,朵朵金来朵朵银, 几时走到花岭上,拨开花瓣摘花心。 十月里来十月十,十月鸡公花正红, 摘朵给妹头上戴,但愿花儿千日红。

十一月来过了秋,梅花树上正含苞, 说知远寨姣娥妹,满树花开快来收。 十二月过又一年,山茶花开白连连, 摘朵山茶给妹戴,一心只等妹同年。

4.十二月花 正月百花云里开,二月杏花迎春来,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芦花就地开,五月栀子心里黄,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菱花铺水面,八月桂花满春香,九月菊花黄似锦,十月芙蓉赛牡丹,十一月无花无人采,十二梅花叫雪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