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境有关的诗句

1.与镜相关的诗句

破镜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咏镜 年代:【唐】 作者:【骆宾王】 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览镜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咏镜 年代:【唐】 作者:【张说】 宝镜如明月,出自秦宫样.隐起双蟠龙,衔珠俨相向.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积翳掩菱花,虚心蔽尘状.倘蒙罗袖拂,光生玉台上.古镜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秦镜 年代:【唐】 作者:【仲子陵】 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昏镜词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旧镜 年代:【唐】 作者:【鲍溶】 婵娟本家镜,与妾归君子.每忆并照时,相逢明月里.春风忽分影,白日难依倚.珠粉不结花,玉珰宁辉耳.心期不可见,不保长如此.华发一欺人,青铜化为鬼.良人有归日,肯学妖桃李.瑶匣若浮云,冥冥藏玉水.侍儿不遣照,恐学孤鸾死.古镜歌 年代:【唐】 作者:【周匡物】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明月中心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破镜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古镜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明月何处来,朦胧在人境.得非轩辕作,妙绝世莫并.瑶匣开旭日,白电走孤影.泓澄一尺天,彻底寒霜景.冰辉凛毛发,使我肝胆冷.忽惊行深幽,面落九秋井.云天入掌握,爽朗神魂净.不必负局仙,金沙发光炯.阴沉蓄灵怪,可与天地永.恐为悲龙吟,飞去在俄顷.方镜 年代:【唐】 作者:【贾岛】 背如刀截机头锦,面似升量涧底泉.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镜 年代:【唐】 作者:【罗邺】 昔岁相知别有情,几回磨拭始将行.如今老去愁无限,抱向闲窗却怕明.古镜词 年代:【唐】 作者:【贯休】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镜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览镜偈 年代:【宋】 作者:【宗泽】 览镜影还在,掩镜影还去.试问镜中人,却归什么处.磨镜 年代:【宋】 作者:【陈耆卿】 蠹蚀宁堪久,挂揩长恨迟.浮云手底尽,明月眼中移.鉴垢浑能治,心尘不解医.休云磨者贱,此百主人师.古圆镜 年代:【宋】 作者:【顾逢】 翠剥青铜面,年深入手轻.似教藏美恶,不欲大分明.细雨波心碎,浮云月底行.便令无点翳,谁解照前生.锦镜 年代:【宋】 作者:【楼钥】 两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众流.三版放开千丈雪,一匳清彻四山秋.几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头.珍重老师成胜事,清名当与此山留.赠远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芙蓉匣中镜,欲照心还懒.本是细腰人,别来罗带缓.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心期梦中见,路永魂梦短.怨坐泣西风,秋窗月华满.镜离台 年代:【唐】 作者:【薛涛】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以镜赠别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感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照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年代:【唐】 作者:【李益】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蟠龙随镜隐 年代:【唐】 作者:【赵嘏】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石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2.带有“镜”的诗词

01、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02、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李白

03、

“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杜甫

04、

回乡偶书2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05、

李白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06、

书愤 三首(二首都有镜)

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其三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07、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

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08、苏轼的诗词里肯定也有

……………………

……………………

3.和游历有关的诗句

《游石门涧》(白居易)

石门无旧径,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清辉如古昔。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

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从军行》(戴叔伦)

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

《喜迁莺》(史达祖)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赠进士李守微》(韩屿)

一定童颜老岁华,贫寒游历贵人家。炼成正气功应大,

养得元神道不差。舄曳鹤毛干毾毛及,杖携筇节瘦槎牙。

如何蓬阆不归去,落尽蟠桃几度花。

《兀坐颇念游历山水戏作》(陆游)

万里当时寄一官,十年客枕不曾安。

鬼愁滩下扁舟晚,蛇退陂前古驿寒。

昔叹远游生雪鬓,近缘多病学金丹。

功名非复衰翁事,独有江山兴未阑。

《满江红》(李曾伯)

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信野花、啼鸟一般春,今方识。真可羡,林泉客。真可叹,尘埃役。想希夷冷笑,我曹踪迹。七十二峰神物境,几千万壑仙人室。待身名、办了却归来,相寻觅。

4.“有我之境”的诗句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代表人物有:北宋欧阳修,其作品《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高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就是典型的“有我之境”;再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也是典型的“有我之境”。其实古代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比较多,如柳永,其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鹤冲天(黄金榜上)》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种境界的代表人物有陶渊明,其作品《采菊东篱下》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典型的“无我之境”。再如元好问的《颍亭留别》中的“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也是此类型的代表。王维也善写“无我之境”,如《鸟鸣涧》。

5.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诗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曰:“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蓍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1. 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我观物 ,结果给人的美感是宏壮。

例如“泪眼看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有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泪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思如愁。 秦观

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

2.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物观物,结果给人的美感是优美所谓无我之境不是作品不带任何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而是指审美主体“无丝毫生活之欲”与外物“无利害关系”,审美时“吾心之状态部”,全部沉浸在外物中,达至与物俱化的境界。如“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里纯属写景、造境。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