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写蜡烛的诗句和文字蜡烛,民间简称“蜡”。 文词谓“蜡泪”、“烛泪”,如李贺有“蜡泪催蓝尽”;白居易有“烛泪粘盘垒葡萄”;又有“烛花”的称谓,如李煜《玉楼春》词:“归时休放烛花红”;陆游《遣兴》:“乌丝书罢烛花红”;还称“蜡炬”,如人们耳熟能详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宇文虚的“堂中蜡炬生红花”;“蜡灯”,如李商隐的“分曹射覆蜡灯红”,苏辙的“床头一点蜡灯微”;亦称“蜡珠”,《南史》:“僧绰采蜡珠为凤凰”。花烛,还代指结婚洞房。 吴自牧在《梦粱录》卷二十“嫁娶”一节中说:“新人下车……数妓(伎)女执莲炬花烛,导前迎引何逊《看伏郎新婚》:“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南朝的梁元帝,还专门写有《对烛赋》,文辞斐然:“烛尽落,烛花明……绿炬不翠,朱蜡含丹。” 2.有关“蜡烛”的诗句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丝:与“思”谐音,表相思。 月光寒:言夜已渐深。 蓬山:蓬莱山。 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青鸟:传为西王母使者。 后泛指信使。 【简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 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 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 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 春蚕两句,千秋佳绝。李煜 【句】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田娥 【杂曲歌辞·夜夜曲】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薛维翰 【杂歌谣辞·古歌】 美人闭红烛,烛坐裁新锦。频放翦刀声,夜寒知未寝。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杨师道 【咏舞】 二八如回雪,三春类早花。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蒋维翰 【古歌二首】 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孟浩然 【同张将蓟门观灯】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韦应物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张继 【饮李十二宅】 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顾况 【山春洞】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3.关于蜡烛的诗句1、有关蜡烛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原文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4、简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 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4.描写蜡烛的诗句 所有李煜 【句】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田娥 【杂曲歌辞·夜夜曲】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薛维翰 【杂歌谣辞·古歌】 美人闭红烛,烛坐裁新锦.频放翦刀声,夜寒知未寝.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杨师道 【咏舞(一作杨希道诗)】 二八如回雪,三春类早花.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蒋维翰 【古歌二首】 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孟浩然 【同张将蓟门观灯】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韦应物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张继 【饮李十二宅】 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顾况 【山春洞】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描写蜡烛的诗句有关蜡烛描写的诗句: 《无题》“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银河吹笙》“月榭故香因雨发,风怜残烛隔霜清。” 《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眼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处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板桥小别》“求仙欲上鲜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和孙林韦蟾孙省咏》“屏风临烛钟,捍拔倚香 《冬》“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明日》“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 《槿花二首》“烧兰才做烛,劈锦不成书。” 《曲池》“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林灯灭烛时。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牡丹》“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烛可待熏。” “蜡烛”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盈小扇扑流萤。”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王建:《华清宫感旧》“前明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灭。” 《长门烛》“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白居易 :《夜归》“归来未放笙歌散,画缄门开蜡烛红。”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红蜡烛前明似昼,清毡帐里暖如春。” 韩陓 :《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温庭筠 :《晚坐寄友人》“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村红。” 有关于黄昏的描写: 《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带横绝月中钩。” 《北青萝》“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楚泽》“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 《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无题》“摆到荣回入暮霞,斑距嘶断七香车。” 《隋宫》“雨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 《桂林路中作》“池暖五秋色,江晴有暮鸦。” 《访隐者不遇》“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柳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秋。” 《菊》“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题鸦》“眼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浦云。” 《青陵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黄昏”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的《宫词二首》:“银钥却收金锁台,月明花落又黄昏。” 陆龟蒙《和袭美悼鹤》:“争奈野鸭无数健,黄昏来占日栖枝。” 杜甫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白居易《暮立》“黄昏独立佛屋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杜牧 《鸦》“犹犹复翩翩,黄昏扬冷烟。” 杜牧《归葵》“长是江楼便伊健,黄昏犹待倚栏杆。”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仇。 6.关于蜡烛的诗句谁知道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