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富足”的生活古诗有哪些忆昔二首【作者】杜甫 【朝代】唐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2.关于和谐的古诗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3.表达邻里和谐家庭和睦的诗词有哪些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多一声问候多一个情,多一个关心多一份爱。 多一句问候,让彼此的心灵贴得更近。。助人得助,礼让得礼。守望相助,邻里和睦。楼上楼下同住一幢楼,顾上顾下邻里胜亲友。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邻居多招呼,温暖你我他。楼上楼下常关照,轻拿轻放勿相扰。 家庭是个小集体, 人人都要讲礼仪, 家庭和睦邻里好, 共同建设新社区。 为人父母要慈爱, 教育责任要担起, 以身作则育后代, 倾尽心血教子女。 教他们,树立完美的理想和品格, 教他们,心里播下无私和正义。 父慈子要孝,养育之恩莫忘记, 倾听长辈的教诲,不顶撞,不偏激, 不同意见多沟通,平心又静气, 平日里,体贴父母勤做家务, 维护长辈的尊严与名誉。 夫妻之间多恩爱, 相敬如宾,和睦共处莫猜疑。 尊重对方的隐私, 孝敬双方父母,不偏也不倚。 事业上多支持,生活上,多体恤。 多宽容,多谅解, 做一对白头偕老的好夫妻。 兄弟姐妹要谦让, 互相帮助多联系。 兄要慈,弟要恭, 心胸博大,受点委屈别在意, 做事光明又磊落, 切莫薄情又寡意。 邻里之间多互助,宽以待人严律己。 长久相见要问候,热情谦恭不失礼。 千万不要揭人短,谈东道西不相宜。 公益之事抢在先,不为琐事伤和气 不夸富,不攀比, 互相帮助,相互体谅是正理。 学礼仪,讲礼仪, 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共同建设文明新社区 逢点头笑,见面问个好,越秀山下安家园;你哼咸水歌,我唱客家谣,东南西北好缘分。你我都是好街坊,红棉花儿架心桥,街坊啊,街坊常来坐坐,谈谈社区事,聊聊家常事,同居这福地,冷暖齐分担,同一屋檐下,邻里一家亲,和睦同心笑。(念快板)相逢点头笑,见面问个好,你我好邻居,相依在洪桥;同喝一井水,甘苦同味道,彼此心连心,冷暖相关照。 分啥高贵下贱 论啥富有贫寒 你我两家成邻居 缘分500年 相逢笑吟吟 心里荡春风 水泥高墙也难隔断 邻里的真情 我遇难你照应 你成就我关心 人生长河同船渡 近邻胜远亲 社区大家庭 老少互尊敬 1. 兰 净化多少心灵? 纯洁多少生命? 淡淡一缕清香, 送来一帘幽梦。 2 . 梅 回首万里河山, 人冷地冻天寒。 白雪茫茫一片, 红梅一枝独艳。 3 . 竹 虚怀千秋功过, 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4. 菊 试问天下群芳, 谁敢笑我狂妄? 不为春华盛开, 却为秋实怒放。 在这友善的世界里 欢乐享太平 4.关于“和谐”的古诗有哪些1、《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约客 / 有约》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5.关于和谐的古诗有什么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析】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quot;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6.写出古诗中体现农村和谐生活的句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陶渊明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李白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唐寅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王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辛弃疾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 7.历史关于和谐的诗句和谐之美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而我却在无意中有所发现。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和谐之美在于宽容。拥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静土上扎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能浇熄怒火化解愁恨,她可以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她能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间,她可以让人间充满真情,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的滋润——宽容之和谐,竟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