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胥字有关的诗句

1.“胥”字的历史

胥姓 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9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万分之1.4 1、由上古国名而来 胥氏可追溯到上古帝王。

四川盐亭、射洪县馆《胥氏宗谱》光绪六年庚辰编制,共五卷。序言“……《路史-伏羲》云:“母华胥孕帝,华胥之渚”。

华胥国,即今陕西蓝田县。胥之得姓始此。

“华胥氏”——五帝之前是确有一个“华胥氏”的。她是燧人氏的女儿,伏羲氏的母亲,神农氏的祖母。

华胥氏有一次去到一个叫做“雷泽”的地方游玩,发现一只巨大的脚印,那是雷神的脚印,那时的雷神是人头龙身,半人半兽的天神,他只需要鼓起肚子,就能发现响雷。华胥氏很好奇的踩了那个脚印一下,立刻感到全身震颤,回到家后就怀了孕,不久生下了伏羲。

其国一切顺应自然地生活着,人人长寿,生活美满。他们不愁吃穿,远离着灾害,这个国家绝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半神人 。

据说“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作恶”,黄帝梦“华胥”羡而仿其治。 另源自“赫胥氏”,据说“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盖炎帝也”。

胥姓由“华胥氏”、“赫胥氏”演化而得。(《路史》 宋代罗泌著) 2006年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在华胥陵的所在地---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举行了首届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龙腾神州,凤舞华夏.寻根华胥,振兴中华”.在大典上举行了奏祭乐,献酒,揭碑及宣读祭文等仪式. 今后的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将举行这样的大典.据专家学者考证,华胥氏为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春秋世谱>上有"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的记载. 2、由封地而来 按湖南岳阳市档案局藏--《胥氏族谱》为聚居于湘阴(含今汨罗)、岳阳、临湘、平江、澧县及湖北省石首、监利、蒲圻等县(市)胥氏的联谱。

1924年修,60卷,联谱……卷内序言记载,胥氏为姬姓,周宣王支子(嫡妻第二子以及妾子皆为“支子”),封华胥国,周幽王时因避犬戎居琅琊,易姓胥。三十六世祖避黄巾乱迁豫章,六十八世祖于宋代迁湘。

谱中》--皇清嘉庆十年记载……“晋昭侯”,赐邑“曲沃”给叔父“成师”号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及 (有单人旁)公” ,列为公族,食采于蒲地为诸侯,其孙“懿公”为蒲吏,乃以职为氏(吏者,胥也),称胥懿.……自懿至臣(胥臣),止三世,城濮建功,而胥氏遂显于晋矣……臣生甲、甲人物表以孝友、贤能、行谊、文学、耆寿五类,按朝代、地域介绍了自周至清末661位人物的生平简略;烈女表以寿母、贤母、节母分类,亦介绍了337人;选举表分制科、进士、举人、贡生介绍了38人;明、清两朝的邑庠生、府庠人、武庠生介绍了42人。人物传记中有自周以来各朝187人、烈女45人的传记,并有胥鹿阝泉(临湘人,光绪时封中议大夫)的诗集、胥特夫(岳阳人,光绪时举孝廉方正)的杂文集。

族务志类有祠祭志、族居志、坟墓志,记载了各地祠堂、各处坟山的图说及族居地点、人口、迁徙情况。宗规类有28条,其中家训分为孝友、刑于(讲夫妻之道)、拟续(讲教子之方)、睦族、勤业、励学、安贫、保富、正俗等篇章;内容有同姓不婚、兄亡不得弟纲兄妻、继嗣等规定和务正业、息口角、族务管理、祠堂管理等。

3、以职为氏 由胥臣始 (按谱载应---由胥懿始)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胥臣,他的后代以此为姓,世代相传姓胥。按江西九江《胥氏五修谱序生克、克生童、童生何、何因父难而徙于齐,何之孙泽,为穆陵牧,齐侯赖之。

泽子四:启、毕、度、思、具仕齐,民戴之。由是,祖孙父子聚琅琊,胥氏之郡实名于此”。

四川盐亭胥坝祠堂的石碑记载:胥镇江周敬王(前519年)时受封琅琊,距胥童死(前576年)67年,胥镇江应为胥泽孙辈。 按《国语-晋语四》、《左传》载:东周(前770--256)春秋时晋国(今山西)晋文公(“晋武公”之孙,“晋献公”之子,名“重耳”居守“蒲邑”)流亡时胥懿之孙胥臣,字季子,追随之,有殊功(是重耳的“姬”姓之族叔、老师、高参身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有一次,胥臣出差经过冀地(今山西河津县), 正好看见没落贵族子弟郤缺在田间除草,他的妻子来为他送水饭,两口子互相尊敬,“相待如宾”(该成语出此)。

他直接把郤缺带走,向文公举荐。二十年后,胥臣的孙子就是在这个人手下遭到打击,甚至一蹶不振的。

晋楚城濮之战,胥臣蒙马虎皮溃楚军。官拜“司空”,采邑(封地)为“臼(今山西应城)”又称季臼,后代有的用“邑”为氏称“臼”或“季臼”。

其子胥甲,孙胥克,曾孙胥童、胥午(曲沃大夫)皆为“卿、大夫”。其弟胥婴做过晋国新下军主将。

胥臣死后,周倾王四年,秦晋两国交战,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泄了军情,七年后,主帅赵盾罚族人赵穿到郑国为人质,削胥甲的官爵,逐到卫国,起用甲子—胥克。 郤缺就以下军佐胥克有“蛊疾”为借口,夺其职。

晋厉公时,克之子胥童借厉公患重臣权势太盛,除了郤缺之后(郤锜、郤犨、郤至)为卿,他与权臣栾书、中行偃有积怨。后来栾书、中行偃(荀偃)弑厉公。

胥童遂被杀害。 胥何(胥童之子)一支迁至 ——齐国。

胥何的孙子胥泽和四个儿子胥。

2.与伍子胥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伍子胥庙》

年代: 宋 作者: 鲍寿孙

百世子胥调,犹存寂寞中。鞭尸生快怨,抉眼死遗忠。

故国古今梦,怒涛朝夕风。登临一长啸,斜日海门红。

《伍子胥庙》

年代: 宋 作者: 李廌

烈士可庙食,么麽可悲夫。誓心报荆郢,忍耻适江吴。

功成期牖下,旋闻赐属镂。楚邦乃怨耦,宿愤向已摅。

涛江厌波神,魂魄游故都。存亡两陈迹,无用愧包胥。

《读伍子胥史事》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惆怅当年死属镂,到头忠义竟何如。眼悬城郭空怀旧,魂寄江涛尚贾余。

向使君王从谏诤,未应宫阙便丘墟。唯应教是鸱夷子,万里扁舟计不疎。

题伍子胥庙壁

作者:唐寅

白马曾骑踏海潮,

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

愿与将军借宝刀。

伍子胥介绍: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1-2]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3.与YU字有关的诗文

欲与天公试比高

天街小雨润如酥

夜来风雨声

却话巴山夜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春潮带雨晚来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与yu有关的诗词是在是太多了,题目出的有很宽泛。我先不一一列举了。与yu有关的主要是:雨,欲,与,语,鱼,渔,…………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