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和”的诗句与文章是个话题作文吗以“和”为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2008年10月04日 星期六 10:59【作文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俗话说,“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其实,同学、朋友之间,班级、学校、单位以至国 家、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请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 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一、审题:内涵、外延 和谐、和解、和缓、和气、温和、平和、和舟共济、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等均可作为立意角度。 二、立意:有深浅之分。 “和”的意义:对个人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经济稳定、传统文化、公民个人的文明积极健康的作用。并进一步思考“和”应该有原则问题,加强辩证性。 [误]: 学会宽恕。全文未提“和”。 (应提宽恕对实现和的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 (应该团结→“和”) 爱、忍、爱的奉献/家庭风波、朋友 (不能与话题挂钩:点题意识不强) 反面:“不和为贵”:(要斗争,反抗)未能注意材料的导向。 三、选材:可从上面某一角度写人与人之间/单位/民族/国家,也可从几个角度:个人,单位,国家。 ▲素材 A、典型、恰当、广泛、多角度(个人,单位,民族,国家,正反,古今中外,课内外)关注时代信息:“和谐社会”、中国同心结、**:“求同存异”;将相和、齐桓公与管仲、唐朝君民、越王勾践上下齐心“父勉其子,妇勉其夫,兄勉其弟”、昭君出塞(化解民族矛盾)、成吉思汗(九头鸟的故事)、和平共处、海尔集团“上下和衷共济”、科学家:集体协作获得诺贝尔奖(杨振宇和李政道)、平和心态:霍金;乒乓球女将王楠、张怡宁单打时是“敌人”双打时却能夺冠、中国女排的合作夺冠、登山运动员结队而行。三个和尚没水喝、安史之乱、**分子、美国动辄干涉别国内政、滥伐森林、围海造田、污染环境、婆媳不和(刘兰芝,焦母)、、太平天国内部纷争、李自成的政权的内部不和、斯大林家庭不和、《六国论》中六国不和,以地求和。 B、较差:一般化,低幼化,不恰当(缺知识感,真情感) △ 家庭、父女之间互相关心(发生矛盾,解决了)、班里、同学互相帮助,一起进步、公交车上矛盾的解决、雷锋与人民和谐共处 △ 荆轲剌秦王(故意失手,鲜血洒满大殿时,他微笑了,他知道统一天下的日子来临了:以艺术形象代替历史事实,不合历史事实) 没材料,叫口号,空话,胡乱编造(低幼):纯粹写历史政治,没有文章味:复述台湾历史,中国历史或照搬时事政治内容)、虚构中国与台湾对话、青蛙与水的对话、心脏与血管的对话等。 C、寓言虚构,不合生活情理。 四、布局谋篇:应该注意前后顺序、详略安排、照应。 不能堆砌材料(开头太长);忌切入角度太大,内容没办法体现; 有的一开头就涂改,显得随意化,松散;有的缺乏过渡、照应,读起来很别扭。 前后材料的顺序应该考虑:个人→集体→国家?由小→大?由浅入→深?总→分?分→总?古→今?中→外? 主次:“以和为贵”:(正面材料应为主,反面应为次) 典型材料:详。次要材料:略,注意点面结合。 五.文体:议论文较多。但很多同学写自己不清楚的文体,有一定的创新,但也有一定的冒险系数,有时文体特征感不强,很容易判低分。 如对话体:民族对话:中国说……台湾说……/家庭对话:父亲说:……母亲说:…… 究竟是一篇?二篇? 还是戏剧?读者很难理解。写戏剧,没有体现戏剧的文体特征,写辩论会也是不够到位,应该写什么文体就象什么文体。 六.语言、书写、写作速度。 通顺多,有文采少,体现词汇贫乏,停留在初中水平,没味道,语言缺乏。 写作速度。(40—50分钟左右,花一小时的同学太少), 七、备考方向:审题,材料,构思,写作速度。 【作文素材与精彩文章】: “和而不同”(摘录)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提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它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内容,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它极其珍贵的内涵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开掘。 “和而不同”首先是一个哲学命题。 在先秦,“和”与“同”是两个使用得很多的范畴。“和”与“同”的区别最早见于两部古籍——《左传》与《国语》。 在这两部书中,初步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还指出了“和”与“同”的三个区别:第一,“和”是众多的统一;“同”是单一的重复。第二,“和”的统一是化合,各种参与“和”的元素并不消失,事物原有的性质与形态均存在。 第三,“和”具有创造性,“和”的统一产生新事物,故“和”是发展之本、前进之基、生长之根;而“同”只是同一事物的相加,不产生新事物,故不具备创造性、再生性、持续发展性。在“和”,一加一等于二,又大于二。 而在“同”,一加一只是等于二。 “和而不同”在应用层面上,成为重要的伦理学原则。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这说的是交友的原则。朋友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圈,如何交友,有许多重要的伦理原则。 在伦理学上,“和”是原则性基础上的统。 二、和写文章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大处落墨:指绘画或写文章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大含细入:原指文章内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大块文章:原指大地景物给人提供写作的题材.现多指篇幅较大的文章. 大有文章:有不少可以探究的奥妙.指言谈、文学或表露的现象之中有很令人揣摸不透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 空洞无物:空空洞洞,没有什么东西.多形容文章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充实. 夸夸其词: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淋漓尽致:形容把某一事物表现得非常充分、详尽、透彻,十分痛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或痛快到了极点.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比喻珍惜的物品、文章或人才.眼前充满了美玉.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 漏洞百出:比喻说话、文章内容没有充足的理由,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很多. 驴鸣狗吠:嘲笑人文章写得不好. 漫无边际:大水广阔,没有边际(漫:水涨貌).比喻说话、写文章脱离中心,非常散漫. 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平铺直叙:形容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平平淡淡,没有起伏变化,没有突出重点. 千锤百炼:千百次地打铁炼钢除去杂质.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比喻文章、作品经过多次过细的修改. 千篇一律:很多篇文章都是一个样.比喻作品、言谈内容重复,老一套.也比喻机械地按一个模式办事. 文山会海:形容人整天到晚忙于写作文章与会议,精力不能集中. 下笔成章:章: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章很快. 弦外有音:比喻话里(或文章里)另有间接透露而不明说出来的意思. 小题大做: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大事情办(含有不值得、不恰当、不必要的意思).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旨趣高超,言词犀利;现多形容人兴致很高情绪愉快,或形容气氛欢乐.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篇幅很大(洋洋:众多、盛大的样子;洒洒:连绵不断的样子). 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要:简要. 一笔不苟:连一笔也不随便、不马虎(苟:草率、马虎).形容写字或写文章非常认真. 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多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紧凑连贯,也比喻做工作不停顿,不放松,迅速完成. 倚马可待:原形容文思敏捷,很快就能写好文章.现泛指很快就能完成. 有头有尾:有开头也有结尾.形容文章结构完整,也形容做事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字里行间: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级歌曲.现多代指高深而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三、和写文章有关的成语大处落墨:指绘画或写文章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 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大含细入:原指文章内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 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大块文章:原指大地景物给人提供写作的题材。 现多指篇幅较大的文章。 大有文章:有不少可以探究的奥妙。 指言谈、文学或表露的现象之中有很令人揣摸不透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 空洞无物:空空洞洞,没有什么东西。多形容文章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充实。 夸夸其词: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淋漓尽致:形容把某一事物表现得非常充分、详尽、透彻,十分痛快(尽致:达到极点)。 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或痛快到了极点。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比喻珍惜的物品、文章或人才。 眼前充满了美玉。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 漏洞百出:比喻说话、文章内容没有充足的理由,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很多。 驴鸣狗吠:嘲笑人文章写得不好。 漫无边际:大水广阔,没有边际(漫:水涨貌)。比喻说话、写文章脱离中心,非常散漫。 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平铺直叙:形容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平平淡淡,没有起伏变化,没有突出重点。 千锤百炼:千百次地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比喻文章、作品经过多次过细的修改。 千篇一律:很多篇文章都是一个样。比喻作品、言谈内容重复,老一套。 也比喻机械地按一个模式办事。 文山会海:形容人整天到晚忙于写作文章与会议,精力不能集中。 下笔成章:章: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 形容写文章很快。 弦外有音:比喻话里(或文章里)另有间接透露而不明说出来的意思。 小题大做: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大事情办(含有不值得、不恰当、不必要的意思)。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旨趣高超,言词犀利;现多形容人兴致很高情绪愉快,或形容气氛欢乐。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篇幅很大(洋洋:众多、盛大的样子;洒洒:连绵不断的样子)。 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要:简要。 一笔不苟:连一笔也不随便、不马虎(苟:草率、马虎)。形容写字或写文章非常认真。 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多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紧凑连贯,也比喻做工作不停顿,不放松,迅速完成。 倚马可待:原形容文思敏捷,很快就能写好文章。现泛指很快就能完成。 有头有尾:有开头也有结尾。形容文章结构完整,也形容做事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字里行间: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级歌曲。 现多代指高深而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四、求各种关于马的诗句或文章1。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1。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五、与诗词有关的作文诗人·明月·黄花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阅卷老师点评: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六、带有段字诗句有哪些你好! 刘?Y虚 【句】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薛莹 【句】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 段成式 【句】 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段成式 【句】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司空图 【句】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赵嘏 【句】 松岛鹤归书信绝,橘洲风起梦魂香。 熊皎 【句】 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 孟宾于 【句】 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张孜 【纪梦句】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 李频 【句】 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北梦琐言》) 李远 【句】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北梦琐言》)。 李景让 【句】 成都十万户,抛若一鸿毛。 (见《北梦琐言》) 杨巨源 【句】 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以下见《纪事》)。 卢肇 【句】 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棹歌。(见《岳州府志》)。 韩??【三忆】 忆眠时,春梦困腾腾。 展转不能起,玉钗垂枕棱。 谭用之 【句】 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贻僧》) 伍彬 【句】 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 (《辞解牧》) 令狐楚 【相和歌辞·从军行五首】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 令狐楚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闺中。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半空。 令狐楚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 【杂曲歌辞·长命女】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 【杂曲歌辞·大酺乐(商调曲)】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傥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王绩 【题酒店壁】 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 张文收 【大酺乐】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宋之问 【答田征君】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宋之问 【在荆州重赴岭南】 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沈如筠 【闺怨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郑谷 【谷自乱离之后在西蜀半纪之馀多寓止精舍…四韵以吊之】 每思闻净话,雨夜对禅床。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 许彬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 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许彬 【汉南怀友人】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崔涂 【题嵩阳隐者】 四十年高梦,生涯指一丘。无人同久住,有鹤对冥修。 草杂芝田出,泉和石髓流。更嫌庭树老,疑是世间秋。 崔涂 【巫山庙】 双黛俨如?梗ι斯使骸=椒蔷芍鳎朴晔乔吧怼C尉醮´士停橛谈3恕2恢هг睾螅未τ治ى瘛? 崔涂 【春晚怀进士韦澹】 故里花应尽,江楼梦尚残。 半生吟欲过,一命达何难。 特立?无玷,相思草有兰。二年春怅望,不似在长安。 崔涂 【秋夕与友人同会】 章句积微功,星霜二十空。僻应如我少,吟喜得君同。 月上僧归后,诗成客梦中。更闻栖鹤警,清露滴青松。 崔涂 【赠休粮僧】 闻钟独不斋,何事更关怀。 静少人过院,闲从草上阶。 生台无鸟下,石路有云埋。为忆禅中旧,时犹梦百崖。 崔涂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 杜门朝复夕,岂是解谋身。梦不离泉石,林唯称隐沦。 渐谙浮世事,转忆故山春。南国水风暖,又应生白苹。 崔涂 【宿庐山绝顶山舍】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 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 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 崔涂 【秋晚书怀】 看看秋色晚,又是出门时。白发生非早,青云去自迟。 梦唯怀上国,迹不到他岐。以此坚吾道,还无愧已知。 韩??【离家】 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 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韩??【欲去】 粉纭隔窗语,重约蹋青期。总得相逢处,无非欲去时。 恨深书不尽,宠极意多疑。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 吴融 【送广利大师东归】 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 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吴融 【早发潼关】 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吴融 【蛱蝶】 两两自依依,南园烟露微。住时须并住,飞处要交飞。 草浅忧惊吹,花残惜晚晖。 长交撷芳女,夜梦远人归。 戴司颜 【江上雨】 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星辰照何处,风雨送凉秋。 寒锁空江梦,声随黄叶愁。萧萧犹未已,早晚去苹洲。 戴司颜 【塞上】 空迹昼苍茫,沙腥古战场。逢春多霰雪,生计在牛羊。 冷角吹乡泪,干榆落梦床。 从来山水客,谁谓到渔阳。 杜荀鹤 【送陈?O归麻川】 麻川清见底,似入武陵溪。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 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即此吾乡路,怀君梦不迷。 杜荀鹤 【赠临上人】 不计禅兼律,终须入悟门。解空非有自,所得是无言。 眼豁。 七、关于春天的诗句和作文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4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4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八、与诗词有关的作文诗人·明月·黄花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 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 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阅卷老师点评: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 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