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琵琶有关的诗句赏析

1.《琵琶行》的诗句赏析

本题为《琵琶引并序》,“序”里却写作 “行”。

“行”和“引”,都是乐府歌辞的一体。“序”文如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一十二”当是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在《琵琶行诗》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各有独创性的名作。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如“序”中所说,诗里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

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

“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

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

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 “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

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

2.和琵琶有关的诗句

1、欲饮琵琶马上催--唐 王翰 《凉州词》2、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 《琵琶行》3、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 《琵琶行》4、十三学得琵琶成--唐 白居易 《琵琶行》5、我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 《琵琶行》6、今夜闻君琵琶语--唐 白居易 《琵琶行》7、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 《琵琶行》8、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琵琶金翠羽--唐 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10、停杯且听琵琶语--宋 苏轼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11、传与琵琶心自知--宋 王安石 《明妃曲》12、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13、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14、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15、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16、琵琶傍畔且寻思--宋 欧阳修 《玉楼春》17、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18、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19、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20、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

3.关于“琵琶”的古诗有哪些

1、唐·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宋·苏轼《诉衷情·琵琶女》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

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3、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4、宋·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5、宋·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1)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2) 她的琵琶弹得不仅心闲手敏,而且感情充沛,使人听了之后心动神摇,不能自己。

(3) 在旧社会,妇女一旦琵琶别抱,就会为人们所轻视。 (4) 只听到琵琶声音越来越弱,突然石破天惊来个平地拔起,戛然而止。

(5) 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独辟蹊径,改造乐器,创作新曲,订定指法,使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大放异彩。

4.有一首关于琵琶的古诗..不理解

琵琶行

粗弦嘈嘈,好象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象是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

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于,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

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

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

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象撕裂绸帛。

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5.关于琵琶的诗句

次韵乔江州琵琶亭

年代:【宋】 作者:【岳珂】

共生壬子两仙翁,不为离春惜断蓬。

铁拨鹍弦遗响在,绣衣龙节赏音同。

穆曹技埒名俱胜,唐宋诗传句并工。

击节云篦定谁是,茫茫江月思何穷。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括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6.和琵琶有关的诗句

1、欲饮琵琶马上催--唐 王翰 《凉州词》

2、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 《琵琶行》

3、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 《琵琶行》

4、十三学得琵琶成--唐 白居易 《琵琶行》

5、我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 《琵琶行》

6、今夜闻君琵琶语--唐 白居易 《琵琶行》

7、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 《琵琶行》

8、胡琴琵琶与羌笛--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琵琶金翠羽--唐 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10、停杯且听琵琶语--宋 苏轼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11、传与琵琶心自知--宋 王安石 《明妃曲》

12、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

13、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4、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

15、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

16、琵琶傍畔且寻思--宋 欧阳修 《玉楼春》

17、小怜初上琵琶--宋 王安石 《清平乐·留春不住》

18、琵琶弦上说相思--宋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9、小琼闲抱琵琶--宋 晏几道 《清平乐·千花百草》

20、琵琶弦上语无凭--宋 晏几道 《玉楼春》

7.如何鉴赏诗句琵琶一曲断肠声

“琵琶一曲断肠声,触拨当筵谪宦情。

为语江州白司马,留将眼泪哭苍生”见清·恪法海《浔阳楼》。 这几句大意是:琵琶女一曲令人肠断的琵琶曲,触动了饯别筵上白居易遭贬被谪的抑郁心情;寄语江州司马白诗人,不要为一己谪官而伤怀,请留下眼泪去痛哭多灾多难的百姓。

浔阳楼在江西九江长江边上。唐代诗人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一次浔阳江头送客,夜遇琵琶女,写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因此,后建的挦阳楼就与白居易有了不解之缘

古典名著《水浒传》上有“浔阳楼宋江吟反诗”的精彩章节,又给浔阳楼增添了文学色彩。这就是浔阳楼名闻遐迩的原因。

佟法海的《挦阳楼》诗,对这座名楼没有片言只字的描绘,却对与浔阳楼有密切关系的唐人白居易发了一通议论,在写作上这叫舍景而言情,但所舍之景与所言之情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是吟咏名胜古迹常用的手法之一。

8.关于琵琶的诗句有哪些

《琵琶行》作者: 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9.有关琵琶的诗句

韦骧

象物名台势,琵琶出自然。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九 琵琶台】

刘克庄

鸡絮**远,琵琶寄恨深。 【杂题(原作韵,据冯本改)十首 其一】

蔡确

鹦鹉言犹在,琵琶事已非。 【悼侍儿】

宋无

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 【琵琶】

元末明初

张昱

琵琶一万里,马上尽风沙。 【王昭君二首 其一】

黄省曾

十里锦舟莲,琵琶拂江水。 【江南曲三十首 其二十五】

程诰

琵琶千载恨,泪满逐臣衣。 【琵琶亭】

屈大均

胡女解媚人,琵琶不离手。 【胡姬曲(代) 其一】

辽后洗妆池,琵琶听罢时。 【辽宫词】

琵琶弹马上,哀怨莫分明。 【昭君 其一】

毛澄

欲问瞿唐贾,琵琶数阿谁。 【戏占 其二】

刘铭传

琵琶音最好,解说别离难。 【闻曲】

10.有哪些关于琵琶的诗词

1、贺新郎·赋琵琶 宋代: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译文 凤尾琴板刻着凤尾,龙香柏木制成弹拨。

盛唐开元间霓裳羽衣的乐曲曾经何等辉煌,但一切都成过眼云烟。最不幸的是浔阳江头的诗客,亭亭画船等待着出发,忽听音乐声悲悲切切。

记得王昭君出塞之时,当时黄云弥漫看去像茫茫白雪。 当我离开故乡三千余里时,乐曲声声述说着无限的哀怨。

我回头眺望昭阳的宫殿,只见孤雁在天边出没。琴弦懂得人间的情意,多少幽恨无法向人述说。

征人去辽阳已经多年,如今什么音信都没有。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她技艺超群,将《梁州》曲演奏得哀彻云霄。

千古事,如一场云飞烟灭。贺老再也没有消息,沉香亭北的繁华也从此风光不再。

当音乐弹到这里,真让人伤心欲绝。 2、诉衷情·琵琶女 宋代:苏轼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

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

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译文 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

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 只见她肤如美玉,梳着一对蝉鬓,手抱琵琶,站在窗前。

今晚的月亮照着她,好像月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3、虞美人·琵琶 宋代:苏轼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

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

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译文 唐天宝时的乐师贺老演奏雄风现在还在吗?当今的现实是一次又一次地把新声改了又改。

令人发怨的新声自然迫使传统的乐曲衰落了,凡俗的听众们只认识手乱胡拨,不值得什么弹奏。 断了弦,声音变了哪个懂得?只有七岁的蔡文姬知道断了哪根弦。

假使有人弹出高级的辊雷的声调,当会激起开元遗老这辈音乐高师们的热泪纵横。 4、朝天子·小娃琵琶 元代:乔吉 暖烘,醉客,逼匝的芳心动。

雏莺声在小帘栊,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

玉葱,翠峰,骄怯琵琶重。 译文 暖烘烘,酒醉人,缠逼得芳心萌动。

小黄莺儿一声声在帘栊鸣啼,唤醒了花前的春梦。指甲纤细轻柔,眉毛轻轻泛动,和唱一曲相思曲没有到终。

玉葱般的手指,云峰般的秀发,娇柔无力,偌大的琵琶沉重得让她胆怯心惊。 5、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