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青鸾的诗句

一、有没有带有 “青鸾”表示思念爱情的诗

李商隐的《相思》带有 “青鸾”并且是表示思念爱情的。全文如下: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还有以下的诗句表示思念爱情的,不过不带有“青鸾”:

1、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 《折桂令》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3、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 《燕子楼》

4、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月满西楼》

7、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 《玉楼春》

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

9、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玉楼春》

10、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 《杨柳枝》

二、青鸾,海若在哪首诗词里出现的

青鸾: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鸾。” 唐 李白 《凤凰曲》:“ 嬴 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王琦 注引《艺文类聚》:“《决疑注》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鸾,远市朝。”

清 陈佩《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鸾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

海若: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海若,海神名。又有“若水”之名,“帝颛顼出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立为帝。”何新以为“若水”是海水的意思,因海神之名而来。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洪兴祖补注:“海若, 庄子 所称北海若也。”

南朝·宋·鲍照《望水》诗:“河伯自矜大,海若沉渺莽。”

宋·王安石《谢知江宁府第二表》:“秋水方至,因知海若之难穷。”

明·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世传蓬莱仙岛,备诸灵异,其即此是欤?自已历申,为时最久,千态万状,未易弹述。岂海若缘余之将去而故示此以酬夙愿耶?”

章炳麟《訄书·原教下》:“海若者,右倪之龟也,以为瀛之神。”

九河横流归海若,孤峰俯眺慑天吴。

----浚县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南,是河南著名的文物管理区。、海若:海神,代指海;天吴:《山海经》中水神名。

三、关于“梦瑶”的诗词

1,《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代: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2,《巫山一段云》

唐代:李珣

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

尘暗珠帘卷,香销翠幄垂。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四、青鸾火凤的词语释义

1.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干鱼启》:“文鳐夜触,翼似青鸾。” 唐 李白 《凤凰曲》:“ 嬴 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王琦 注引《艺文类聚》:“《决疑注》曰:……多赤色者凤,多青色者鸾。”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跟着我骑白鹤,上青霄;跨青鸾,远市朝。” 清 陈佩 《哭程夫人》诗:“忽驾青鸾返碧虚,琼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鸟。借指传送信息的使者。 宋 赵令畤 《蝶恋花》词:“废寝忘餐思想徧。赖有青鸾,不必凭鱼雁。” 清 纳兰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词:“青鸾杳,碧天云海音绝。”相传 罽宾王 于 峻祁之山 ,获一鸾鸟,饰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后因以“青鸾”借指镜。 闽 徐夤 《上阳宫词》:“妆台尘暗青鸾掩,宫树月明黄鸟啼。” 明 汤三江 《题唐玄宗还宫感旧·双调夜行船序》套曲:“侍儿扶傍粧台,懒把青鸾高照。”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常如见故人。”

4.亦作“ 青銮 ”。銮铃。天子之车衡上有鸾,鸾口衔铃,故以“青銮”借指天子车驾。 南朝 齐武帝 《耕藉诏》:“鸣青鸾於东郊,冕朱紘而莅事。”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侍青銮以云耸,夹丹辇以霞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