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入《康震讲诗词》微信群后,发现三个公众号都有涉黄文章,指很明显你进了假的康震微群,昨天,2019年2月21日新闻,2月21日消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和博导、《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康震2月21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辟谣,表示自己从未在微信渠道开设过任何诗词类课程。 21日康震老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则辟谣声明。声明称,近来出现一些名为“康震讲诗词”的微信群,入群后在朋友圈发该群的二维码广告,就能“免费”获得“康震诗词学习计划”的课程内容。 康震教授就此郑重声明,上述课程完全是虚假信息,“我从未在微信渠道开设过类似课程。请朋友们互相提醒,以免受骗上当。” ~~~~希望您没有交啥费用,没啥经济损失。 2.康震教授讲诗词说的都对,为什么写起诗词来又电视机外,他同样是一位能讲、会讲的好老师。 他的唐诗选读公选课,300人的教室能挤进去400人,还有不少学生自带板凳来上课。他自己的学生甚至都不愿意透露星期几上课,“怕来的人太多抢不到座”。 这样的盛名之下,他却说自己是个普通人。 他师从严格的学术泰斗霍松林先生,一度担心自己不能毕业;他爱看科幻片、枪战片,最爱《拯救大兵瑞恩》;他爱和儿子打游戏,为“拆枪”比不过儿子手快而心生苦恼;他偶尔做饭,拿手菜是常见的酸辣土豆丝。 这样一个精力充沛又沉淀深厚的“活泼”康震,中文教授,画画爱好者,让沉寂千百年的古诗词活了起来,重新焕发出万分迷人的魅力。 3.百家讲坛讲唐诗宋词的有谁康震和孙丹林。 康震,男,1970年3月生。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中共党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006—2010年)、分党委副书记(2004―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2003―2004年)。1989年-2000年,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所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孙丹林,男,汉族,1948年7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共党员。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前任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锦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写作学会青少年写作研究会会员、锦州市文联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锦州市楹联学会会长、锦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辽宁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渤海大学特聘教授。《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百家讲坛》是个开放的节目。 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 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 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5.康震:我为什么选讲这十一位诗词大家一本书它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要让大家看它读它感受它,觉得这本书是有生命的,当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很有温度,就好像看到作者本人一样。 因为我们没有可能趴到每个人的耳朵边讲我书里讲的东西,我们又希望有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指的是我和中华书局共同的声音。那么我在这个书里头到底讲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个系列一共是10本,但是里面牵扯到的作家不光是十个,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李清照,还有一本是《康震讲诗词经典》,就是把从诗经时代到元明清的最著名的一些诗挑出来讲讲。 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选这些人?像李白、杜甫这都是唐代最大的诗人。当然了杜甫真正有名气并不是在当时,当时他是小有名气。 到了中唐以后,我们知道那个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第一个为杜甫写了墓志铭,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平行评价,这是很难得的。到后来韩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也是把李杜并列放在一起。 再往后到了宋代,当时正是民族矛盾非常剧烈的时候,爱国情怀高涨的时候,杜甫的地位空前提高,到了明代的时候对杜甫的评价就到了顶点,把他称为“诗圣”,把他写的诗称为“诗史”。不管怎么讲李白当时名气太大了,虽然“诗仙”这个名称当时不是用来形容李白的。 当时的人真正称“诗仙”是谁?是白居易。白居易在当时就两个绰号,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魔”。 仙界和魔界白居易都占了。我可以实事求是告诉大家,在唐代真正名气最大的中外通吃的老少咸宜的诗人是谁呢?是白居易。 《妖猫传》的故事当然是编剧编出来的,但是里面有两个人物是真实的,一个是白居易白乐天,一个是空海。编剧为什么把白居易这个诗人设置成电影当中一个人物角色,其实就是因为白居易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 李白、杜甫这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我们在这个系列里面选入了,同时为什么要选韩愈和柳宗元?因为他们是唐代最大的文章家。韩愈很厉害,苏轼就够牛的了,能让苏轼称赞的人,服气的人不太多,苏轼评价韩愈有四句话,第一句叫“文起八代之衰”,什么意思?就是中国古代的文章之道从汉代到唐代就衰落,中间这部分全是白搭,我们通俗点儿来讲,就是对韩愈来讲,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唐代到了韩愈的时代就是“靡靡之音”。 这个“靡靡之音”谁扭转的?韩愈。所以是“文起八代之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