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采石矶风景的诗句

1.景区采石矶有何特色

采石矶,在安徽马鞍山市区西南7公里的翠螺山麓。

原名牛渚矶,相传古 时有金牛出渚而得名。三国东吴时,因此处产五彩石,改名为采石矶。

釆石 矶突兀江流,峭壁嶙峋,有“千古一秀”的美誉,是江南著名的风景胜地。 1987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风景名胜区。

采石矶与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长江三肌”。采石矶尤以 山势险峻、风光旖旎而闻名遐迩。

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南朝萧梁诗人王僧孺 就赞誉采石矶“危岛耸峙,枫林如画。”李白赞誉“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 向。

乱石流濮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 心醉江上”。 采石矶不仅以得天独厚的山水而誉满古今,而且雄踞长江南北之险,扼 守东西咽喉之冲,成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许多战争都同釆石肌有关。 《后汉书》记载:“丹阳疆域独称,南有牛渚,东吴每宿重兵其地。”

东汉末 年,孙策曾在此大破刘繇的牛渚营,奠定了东吴立国的基础。 周瑜、陆逊都曾 在此屯兵驻扎。

东晋镇西将军谢尚镇守采石,也曾在这里筑城设防,隋朝大将 韩擒虎渡江曾拔牛渚灭陈朝,北宋大将曹彬攻克采石灭南唐,南宋虞允文在采 石大败金兵,到元朝末年朱元璋、常遇春三打采石肌,大破陈友谅……群雄纷 争,战事连绵,为采石矶增添了神奇色彩。 采石肌名震四方,还同诗仙李白有关。

这一带流传着李白身着锦袍泛舟 赏月,以及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动人传说。为了纪念李白,在唐元和年间, 当地人建造了太白楼,背连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

太白 楼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 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 江南“三楼一阁”。 李白曾多次登矶游览,写下《横 江词》、《牛渚矶》、《夜泊牛渚怀 古》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横江 词》云:“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 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 山喷雪来。”《牛渚矶》诗云:“绝 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袱 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夜泊牛渚怀古》有云:“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 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历代文人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梅尧臣、沈括、陆游、文天祥等都曾 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诗赋题咏。

如杜牧《赠朱道灵》:“牛渚矶南谢山北, 白云深处有岩居。” 。

2.谁能帮我讲解一下《采石矶》中的诗句

黄景仁少年时与一歌姬恋爱,后来没什么结果。

过去有一本不著名的小说《书剑飘零》,就是写他这一段经历,有兴趣可以找来翻翻。起首一句,"大道青楼望不遮"便点出了当时的地点。

说当时系马楼边,饮酒作乐,不亦快哉。"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写当时的旖旎情致。

可是少年冶游,终究只是一瞬间的事,如今想想当时的荒唐,只剩下现在鬓边的白发了。 当时自己被叫起来时还带着宿醉,可是又要离开了。

杜鹃叫声是"不如归去",旧诗里写的多了,思归总说杜鹃杜宇子规,象唐人崔涂的"子规枝上月三更",无名氏的"杜鹃休向耳边啼"。但那是思归,这里却是催人去,自己并不愿意。

和那个女子空有书信相通,如相如之于卓文君,但自己不过一介书生,只能象杜牧一样薄情了。这里,又是不由自主的。

杜牧的薄情,只是他自己本身的风流。而自己的薄情,却是现实所迫。

可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象当初的杜牧那样,"赢得青楼薄幸名"了。别后的相思空如流水,重来如同隔世。

以前的地方还在,自己却只能追寻余香,一遍遍地走来走去。以前我离开时,也曾想我吧,湘妃竹上留下了你的泪痕。

都是因为我没有坚守誓言,怎么能怪你把我看作路人?眺望着彩云如你一般遥远,我的愁绪仿佛春水永无止息。就算有百尺的珊瑚,千斛明珠,也无法换回你来了。

这里,可以看出以前的情人已嫁作他人小妾。从此再难通音信,自己只有无尽的思念和自责,以后只有自怜了。

诗非常沉痛,但曲故用得颇多,中四句连用四典。黄景仁七律颇似义山,这四首也很象,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华丽的词藻中,又多用典故。

西昆体学义山,空袭面目,读一下宋代西昆体的祭酒杨亿的诗《梨》:"繁花如雪早伤春,千树封侯未是贫。汉苑漫传卢橘赋,骊山谁识荔枝尘。

九秋青女霜添味,五夜方诸月溜津。楚客狂酲朝已解,水风犹自猎汀苹。

"就可以看出,西昆体的诗,多半还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用典未免有为用而用之嫌,不免堆砌,读懂了也如雾里观花。黄景仁则已把用典溶于自己的感情中,一旦读懂了,有如豁然开朗。

3.李白采石矶的诗句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泊牛渚怀古

作者: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横江词六首

【其一】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其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其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4.李白在采石矶的诗句

横江词其一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

白浪高于瓦官阁。

横江词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词其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

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江词其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横江词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

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

如此风波不可行。

横江词其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

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

公无渡河归去来。

5.描写采石矶的作文

秋游采石矶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著名景点采石矶秋游。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水流湍急,山势险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大将常遇春就曾经在这里作战,还在岩石上留下了一只大脚印。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经在此留下足迹,《夜泊牛渚怀古》就是李白在深秋的采石矶写下的。

一到采石矶,我就被周围的美景吸引住了,近处的水,清清的,远处的山,高高的,采石矶笼罩在一片秋色之中。 今天,采石矶的人可真多!大部分都是来这里秋游的小学生。

他们和我们一样,边走边唱着欢乐的歌曲。 我们上山了,山路特别险峻,看看笔陡的石级,真叫人发颤。

慢慢地,我们不知不觉爬到了半山腰,这可把我们累坏了。但为了能下山后玩个够,我们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噢!耶!”同学们欢呼着,“可以‘秋吃’喽!”我们兴奋极了,急忙打开背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心地分享着美味的食物。我给同学吃了很多东西,自己也收获了不少:三颗糖果、五粒巧克力豆、一个棒棒糖……直到我把肚子吃得饱的不能再饱时,才迫不得已停止了吃。

秋游真好啊!我不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还开心地玩了一场。我爱秋游。

6.我爱家乡的采石矶公园作文

我不爱雍容华贵的月季;不爱小巧玲珑、白如绢、轻如纱的茉莉;也不爱国色天香的玫瑰;我只爱淡雅朴素的荷花。

清晨,我迎着晨风来到公园,哟!荷花开了!点点荷花耸缀在水面上,翠绿轻盈的荷叶将水面铺得满满的,荷花在翠绿的海洋里,好似这“海洋”中的多处亮点。下午,天上飘起了牛毛细雨 ,荷花更显得美丽了。

清风拂面传来缕缕清香,这时绿色“海洋”中也现起了道道波痕,此起彼伏地远去了,绿波中夹杂着粉白水嫩的荷花,荷花点点显露出娇嫩的肌肤。借着蒙蒙细雨,不时换着姿势,真是美不胜收!晴天看荷花也别有一番风味,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还是骨朵儿,看起来好像一个要破裂的气球。一阵轻风吹过,荷花翩翩起舞,裙子随风飘动,远看好似许多蝴蝶在舞蹈。

我爱荷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而且她也不像月季那样张扬,也不像茉莉那样虚荣,她是一个谦虚,扎实、不爱张扬也不为自己的美丽飘飘然的花。

7.赞美马安山采石矶的诗词

马鞍山市位于华东地区,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别称钢城、诗城,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安徽省2个长三角城市之一,另一个为合肥)。

马鞍山市的市名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相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无限感慨。

8.怎么描写采石矶一年四季的景色作文

美丽的采石矶在我们新密北边,那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就像一幅画卷,铺在新密北面。

它是一座天然的大公园,是我们新密人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好像在无数生命在颤动。

小草偷偷地从大地下探出小脑袋,好奇地看着这充满了生机的春天。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枝繁叶茂的采石矶是最迷人的。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涌向采石矶,采石矶简直就是天然的大空调,人们在这里散步、聊天、健身,舒服极了。 秋天,野菊花盛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它们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似雪。

槐树上长满了槐豆,一串串、一簇簇、一嘟噜、一嘟噜的,把槐树的树枝都压弯了。树叶变黄了,风一吹黄叶就像一只只蝴蝶飞舞下来,真是好看极了。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采石矶上白茫茫的一片,到处银装素裹,穿上了雪袄的松柏树露出绿绿的松针,像圣诞树一样美丽极了。 人们在山上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人们玩的开心极了。

美丽的采石矶,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是我们新密人的骄傲。

9.描写秋游采石矶的作文400

1.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时节。

应干休所的邀请,我和老伴随团队去采石矶游玩。 采石矶离南京不远,一个小时就到了。

进入采石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右侧一块大大的岩石上醒目的“采石矶”三个大字。采石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面对东流的江水,站在高高的石阶上一看,碧水蓝天,不愧为“长江第一矶”。

这里的景点有很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白楼,这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的。太白楼高18米,三层两进,左右回廊,飞檐翘角,硫璃瓦覆顶,颇为壮观。

诗仙李白最终长眠于附近的青山,园内有他的衣冠冢,就在山腰,传说太白展翅于后山上。 与李白纪念馆相邻的万竹坞,是我国书法艺术一代宗师林散之先生的艺术馆。

建筑古朴典雅,主馆屋顶覆以茅草,又名江上草堂,四周苍松翠柏环绕,真是别具一格。林老有”当代草圣”之称,馆内陈列了他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书画艺术精品。

三元洞,又名三官洞,是采石矶五座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座。洞中有三尊神像,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僧人定如云游,悦此清幽绝俗,遂率从僧供奉天、地、水三元神位于此,因而名三元洞。

可民间传说有三位秀才赴京赶考,曾在此避难,化险为夷,后来三人皆金榜题名,为官一方,他们为报神仙救命之恩,捐资就洞筑楼,改名为三官洞。 采石公园还建了一些新景点,如重修了三台阁,阁体呈方形,气势恢弘。

还有沿江栈道、锁溪河、延园等。秋游那天,我趁身体尚好,手执拐杖,爬到了新建的沿江栈道去逛逛。

栈道全长800米,沿江而建,就像一条玉带环山绕水而行,甚是气派。我不敢多走,就站在源头观赏。

这里山水相连,大江东去,景色壮观,满目绿山红花,空气清新,使人流连忘返。正像当地介绍的:一代诗仙捉月地,千古画卷采石矶。

2.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著名景点采石矶秋游。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

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水流湍急,山势险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大将常遇春就曾经在这里作战,还在岩石上留下了一只大脚印。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经在此留下足迹,《夜泊牛渚怀古》就是李白在深秋的采石矶写下的。 一到采石矶,我就被周围的美景吸引住了,近处的水,清清的,远处的山,高高的,采石矶笼罩在一片秋色之中。

今天,采石矶的人可真多!大部分都是来这里秋游的小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边走边唱着欢乐的歌曲。

我们上山了,山路特别险峻,看看笔陡的石级,真叫人发颤。慢慢地,我们不知不觉爬到了半山腰,这可把我们累坏了。

但为了能下山后玩个够,我们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噢!耶!”同学们欢呼着,“可以‘秋吃’喽!”我们兴奋极了,急忙打开背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心地分享着美味的食物。

我给同学吃了很多东西,自己也收获了不少:三颗糖果、五粒巧克力豆、一个棒棒糖……直到我把肚子吃得饱的不能再饱时,才迫不得已停止了吃。 秋游真好啊!我不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还开心地玩了一场。

我爱秋游。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