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关于滕王阁的诗句

1.王勃 王勃描写滕王阁的诗句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

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

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

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

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

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

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

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

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

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

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

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

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

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2.描写滕王阁,蓬莱阁越王楼的诗句

《上楼诗》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越王楼歌》 杜甫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绵州越王台故垒》(清)李调元生为磊落人,复游磊落州.不见越王台,但见清江流唯有江边月,曾照城上楼.当都唐帝子,锡土守此邱.美人卷珠帘,笙歌夜未休.念奴娇(绵州表兄生日绍定壬辰五月)》(宋)魏了翁被东风吹送,都看尽、蜀三川.向涪水西来,东山右去,剑阁南旋.家家露餐风宿,数旬间、浑不见炊烟.踏遍王孙草畔,眼明帝子城边.万家赤子日高眠.丝管夜喧阗.自梓遂而东,岷峨向里,汉益从前.人人里歌涂咏,愿君侯、长与作蕃宣.我愿时清无事,早归相伴华颠.《和于兴宗登越王楼》(唐)王铎谢眺题诗处,危楼压郡城.雨余江水碧,云断雪山明.锦绣来仙境,风光入帝京.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3.关于岳阳楼,滕王阁的诗句

岳阳楼

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腾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晕夕阴,气象万千。”

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道出夕阳映照下滕王阁的美丽,杜甫用诗句,,,,,,

滕王阁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相关试题及答案1、诗歌第一句中的“临”字写出了滕王阁怎样的气势?下文的哪些景物是由“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4分)2、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第一句中的“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大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2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 引发出来的。

(2分)2、首联的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尾联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分析2分,感慨2分)3.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________ 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________ 的感情。

整首诗的风格是____ 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_ 。 4、根据诗歌推知,“阁中帝子今何在”中的“帝子”应该是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

答案: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含蓄蕴藉,哀婉低沉;槛外长江空自流。4、帝子应该是滕王,因为阁的名称是“滕王阁”,可知是以其封号来命名阁的。

5、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6、体会颈联中“日悠悠”“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4分)答案:5、颈联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繁华难再的感慨。“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

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营造了冷落凄凉的意境,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慨。6、颈联有空间描写转为时间描写,诗人以博大永恒的景象衬托了人生的短暂,抒发了珍惜光阴、积极进取的感情。

二:1、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出滕王阁的居高临江之势,第二句写出了滕王阁意兴阑珊的现状。B.三、四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写出了滕王阁的高远之势,也写出了今天滕王阁冷落寂寞的情形。

C.五、六句由空间转入时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的感慨。D.七、八句的意思是: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谐。B.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 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D.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精神振奋,全诗基调也昂扬向上。

答案:1、B;2、D。赏析:《滕王阁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指此诗。

此诗第一句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第二句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全诗融情于景,寄慨遥深,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

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

5.滕王阁的诗

登 滕 王 阁 汪应轸 十载扁舟去五湖,烟花千里又洪都。

个中不减麒麟阁,何处能寻蛱蝶图。 南浦湍声流夕照,东皋春色带云锄。

王韩文焰冲牛斗,未信当年独愧卢。 登 滕 王 阁 苏 坐久淡无虑,悠然片月生。

疏星集渔火,繁露湿江城。 向夕横燕望,今宵习楚声。

因怜竹枝好,翻作豫章行。 登 滕 王 阁 吴国伦 崔嵬古阁大江头,病起登临属暮秋。

窗际白云吴楚合,波间赤日古今流。 山川不尽孤臣泪,歌舞曾闻帝子游。

万里烽烟迷北望,还如王粲在荆州。 登 滕 王 阁 吴与弼 片舟南去急归程,江畔晴楼偶一行。

南浦西山俱在眼,微吟不尽古人情! 登 滕王 阁 吴桂芳 君王歌舞处,危阁敞西风。 夕嶂连云翠,烟江落日红。

高文存大雅,丽藻见天工。 槛外孤霞起,争趋赋笔雄。

登豫章郡南楼 张九龄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去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淡淡澄江漫,飞飞度鸟集。 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 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 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钝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术。

登城楼望西山作 张九龄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崖久不在。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滕王阁 王安石 白浪翻江无已时,陈蕃徐孺去何之? 愁来径上滕王阁,覆取文公一片碑。 滕 王 阁 王英 连城高阁起崔嵬,帝子曾经歌舞来。

四面帘栊开晴雾,半空箫鼓隐春雷。 缑山谩说乘龙去,辽海徒闻化鹤回。

惟有三王遗刻在,年年风雨长莓苔。 滕王 阁 宗必经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

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 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

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滕 王 阁 虞集 天寒江阁立苍茫,百尺栏杆迤夕阳。

岁久鱼龙非故物,春深蛱蝶是何王? 帆樯星斗通南极,车盖风云拥豫章。 灯火夜归湖上雨,隔邻呼酒说干将。

滕 王 阁 王慎中 前王欢赏地,栋宇已成空。 惟有西山色,还将旧日同。

夷犹临短槛,感叹对长风。 世事匆匆里,江流自向东。

滕 王 阁 李东阳 滕王高阁罢崔嵬,谁筑西江第一台! 云雨不收歌舞地,文章空叹古今才。 丰城夜气闻龙起,彭蠡秋风送雁来。

几欲乘槎问牛斗,不知平地有三台? 滕 王 阁 李梦阳 阳浦通新雾,阴城带古楼。 君王罢歌舞,栋雨白云留。

草色岁年换,客心江水流。 黄昏仍一望,灯火万家州。

滕王阁 超 慧 槛外长江去不回,槛前杨柳后人栽。 当时惟有西山在,曾见滕王歌 题滕王阁 夏 辣 面临江水势凌霞,却倚重城十万家。

当槛晓云依鹤岭,拂阶残雨下龙沙。 词人乐石文皆在,帝子欢游事未赊。

好是良宵金鼓动,阑干牛斗逼檐斜。 题滕王阁 苏 辙 客从筠溪来,奇侧舟一叶。

忽观章贡馀,晃荡天水接。 霜风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气奔西山浮,声动古今业。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鸟会,目送凫雁灭。 遥观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余思属洲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买丰碣。 毫气相凌荡,俳语终仓卒。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和篇亦无陋,抱恨费弹压。

但当倒瓶罂,一醉沧江月。 题 滕 王 阁 虞集 豫章城上滕王阁,不见鸣銮佩玉声。

惟有当时帘外有,夜深依旧照江城。 滕王阁感怀 王安国 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

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烟波吟不尽,西山重迭乱云浮。 滕王阁春日晚眺 潘兴嗣 重迭西屏对面开,巍城穹阁信雄哉! 眼看孤鹜云中没,坐见长江槛外来。

蛱蝶图成春未晚,柘枝筵动客多才。 休论今古兴亡事,时倒金樽醉一回。

题徐孺子祠堂 黄庭坚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有谁论? 藤罗得意干云日,箫鼓无心进酒樽。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题 滕 王阁 吴与弼 孺子亭空春草长,忠臣祠老燕繁梁。

千门万户皆沉梦,何事虚空画渺茫? 题滕王阁图 贡师泰 雄地控华甸,杰阁临芳洲。 飞甍起千仞,曲阑围四周。

丹碧何辉煌,文采射斗牛。 帝子去不返,俯仰几经秋。

江黑帘雨卷,山青栋云收。 孤舟天际来,扬帆在中流。

狂飙薄暮起,坐觉增烦忧。 何当扫重翳,白日耀神州。

开图发长叹,天地一浮沤。 南昌晚眺 韦 庄 南昌城郭枕江烟,章水悠悠浪拍天。

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 霏霏阁上千山雨,云中万树蝉。

怪得地多章句客,庾家楼在斗牛边。 滕王阁春风晚眺 曹 松 陵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

浪势平花坞,帆阴上柳堤。 凝岚藏宿翼,迭浪碎归蹄。

只此长吟咏,因高思不迷。 滕 阁 秋 风 山召高阁出洪州,佩玉鸣銮帝子游。

谩有文章传盛事,更无宾客宴清秋。 绮罗香逐浮云散,弦管声随逝水流。

莫向画图看蛱蝶,梦来何处问庄周! 徐 孺 子 墓 杨廉 荒墙几里去城 ,宿草离离秋复春。 试数东都多节士,不污 党独斯人。

废兴可便能忘国,明哲从来是保身。 莫笑黄堂劳一榻,青编千古话徐陈。

滕王阁秋望 张 乔 创来人世殊,几度绕汀芦。 迭浪有时有,闲云无日无。

早凉先燕去,返照后帆孤。 。

6.《滕王阁诗》王勃《黄鹤楼》崔颢《登岳阳楼》杜甫《登鹳雀楼》王之

原文: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王勃的滕王阁诗,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岳阳楼

你问的这个问题本来比较奇葩。

首先分开来讲这三首诗:

(1)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从前四句到后四句换了一次韵。前四句中的“渚”“舞”“雨”押同一个仄声韵,后四句中“悠”“秋”“流”押同一个平声韵。而我们一般所见的律诗中都押的是同一个韵,并且是平声韵。

再看第三句与第四句,对仗十分严格。而在一般律诗中,颔联与颈联的对仗是必须的。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在律诗的成型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影响。

(2)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相较王勃的诗来说,就更接近律诗了。在押韵方面已没什么问题,“楼”“悠”“洲”“愁”都押同一个韵。只是颔联对仗还不够完美。

(3)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就是比较正统的律诗了,押韵方面不用说,在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上也十分严格。

然后综合起来看,这三首诗表达出了律诗从雏形到成型的这么一个过程,但前两首还是不能算作是律诗的。

如果真要找格律上的共同之处的话,只能说在诗句间的对偶都十分严格,有着律诗的味道。

举个例子来说吧。

从词性上来说, 像“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一句,字面上“画栋”对“珠帘”,“朝”对“暮”,“飞”对“卷”,“南浦”对“西山”,“云”对“雨”都十分严格。

从声律上来说,用平仄标示这两句就成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可以看出在每句第二,四,六(五言的诗每句就只看二,四)字以及句末上平仄都是相对的。

这两个特点也适用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好了,就说这么多,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追问。如果想加深对诗词格律的了解请看看王力先生编的《诗词格律》一书。

8.王勃的资料and李白、杜甫、王勃的诗句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王勃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李白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杜甫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