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故乡有关的诗句1、故乡的路 离家的日子 夜晚 故乡的路总在闭上眼的瞬间 伸到思绪间,与记忆缠绵 故乡的路上 洒满了我的童年 悲欢。酸甜。泪水与笑脸 此刻却觉得 无论曾经的苦还是甜 在记忆中都是一支悠扬的歌 动人心弦,像一泓清泉 故乡的路 承载着我的昨天 昨天的我衣衫褛褴 随风奔跑 在长满野草的土路边 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2、雨中思乡 绵绵细雨,细雨绵绵 苍空中飘落的雨滴成线 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思念 故乡的雨啊 一定又洗刷出一个明净的村庄 麦浪在乡亲的梦里滚翻 绿树中的一角屋檐冒着袅袅炊烟 想象爬上故乡的山头 父亲坐在老屋的门上 用手背揩掉额头的劳累 点燃一支旱烟,微眯着眼看 屋檐上雨滴落个不断 汇合成欢快的溪水 流向绿油油的田间 3、坐在老家门上 坐在老家门上 看空中云卷云舒 瓦蓝的天空 因为云越多而越深邃 门前碗口粗的杏树上 一头毛驴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驴叫了一声 这头驴也仰起脖子叫了叫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样的白 突然从我身旁跳过 停了停,奔向草丛中 几只鸡乱叫着 从草中跑了出来 其中有一只 脖子一伸便吞下一只虫子 一声熟悉的声音 让我望着路口 瘦弱的母亲 正赶着猪仔们朝家走来 4、思乡的歌 对思念故乡 是一首悠扬 悠扬又动听的歌 总在深深的夜晚 明月高悬、星星眨眼 一缕微云被清风剪断 总在这样的夜晚 我用思乡的心轻轻歌唱 可爱、美丽的故乡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金色的麦浪一定又开始翻滚了吧 你看,乡亲们嘴角又浮起了微笑 今夜,就安心地睡吧 在梦里和故乡一起沉睡 做一个幸福的梦 醒来时,也许 父亲拿皮鞭赶着毛驴 又驮来一些希望 5、故乡,我的诗行 故乡,一个横卧在山沟里的村庄 我要用手中的笔 揉和心间流淌的思绪 写一首诗把你赞扬 故乡啊故乡 在天际连绵起伏的山的脊梁 在山沟里蜿蜒的溪水轻唱 在月下闪亮着的灯光泛着豆黄 清风揭起夜幕的衣角 日子于是在山里人的梦里插上翅膀 飞翔,飞翔…… 飞翔到辉煌的前方 故乡,在微弱的烛光下 你的儿子 用泪水敲打着键盘 把思念的句子排列成跳跃的诗行 2.与家乡有关的诗词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诗人“辞亲远游”,仗剑出蜀的见闻感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前六句写舟行江上的远观近察,着重描绘荆楚古国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结尾两句抒写故园之思。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万里相送,如影随形,情真意切,如此从对面落笔,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着一“仍”字,韵味悠长,本来诗人放舟东下,一路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依相伴,可是出了荆门,山势平缓,视野开阔,只见一江绿水,滔滔向前,相比之下,可见“故乡水”一如既往,绵绵不尽的深情厚谊。 (二)、兄弟之思。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抒写作客他乡的思家念亲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直抒胸臆,以漂泊异乡的孤独落寞来反衬佳节思亲的焦灼、深挚。不经迂回,直奔题旨,形成高潮,出现警句。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但是,三四两句作者却跨越时空,落笔对面,不写自己,而写兄弟,遥想兄弟们重阳登高想念诗人的情景,远隔千里的兄弟们佩带茱萸,携手登高,有说有笑,好不开心,突然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种构思,曲折有致,出乎常情,不写己思人,而写人思己,更见己思之深、之切。 (三)、夫妻之思。杜甫的《月夜》写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月自己对妻儿子女的深切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陷身长安叛军之手,思念远在鄜州的妻女,焦心忧虑的不是自己失去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担忧、牵挂,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妻女。首联写妻子望月怀人,只一“独”字活现异地相思的凄苦悲凉,颔联写女儿未谙世事,天真幼稚,反衬妻子刻骨铭心之“忆”,呼应上联的“独”字。“忆”字跨越时空,勾联现在和过去,鄜州和长安,充满辛酸和忧虑。时局动荡,战火纷飞,谁能保证妻离夫散的各自安全呢?颈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的凄苦,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让人伤心落泪呢?前面三联落笔妻女,全是诗人的想象之辞,末联抒写诗人的希望,希望妻离子散的痛苦生活早日结束,希望夫妻子女能够团圆美满,安享天伦之乐。全诗通过对面设想妻子望月怀人,女儿稚趣无知来烘托诗人对妻女的忧虑和牵挂,中秋怀人之中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 (四)、家人之思。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抒写羁旅怀人之情。“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二句写诗人自己。寒冬腊月,长夜漫漫,诗人客居驿馆,彻夜难眠,抱膝而坐,形影相吊,一股凄清落寞之情涌上心头,冷清暗淡的画面烘托出诗人的思家念亲之急之切。三四两句转换角度,不写自己,改写家人,系诗人的想象之辞。家人围炉夜坐,深更半夜还未休息,只是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啊,着一“说”字,不见对象,不道内容,具有旅途奔波经验的人们不难想见,这份思念和牵挂多深,多苦!全诗四句,后两句写家人“说”自己,实际上是为了表现“远行人”对“家中人”的思念。对面落笔,含蓄深沉。另外,高适的《除夕作》也是采用对面落笔写家人之思,同样具有语短情长,耐人寻味的特点,“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伤心悲苦,凄怆忧愁,情调比白居易的诗作更为沉痛。 参考资料: 3.和家乡有关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慈母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思念之诗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一作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一作事)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 相 思 <;无名氏 > 去年秋,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 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间一转头, 人生放下休。 4.和家乡有关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慈母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思念之诗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一作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一作事)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 相 思 <无名氏 > 去年秋,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 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间一转头, 人生放下休。 5.与故乡有关的诗句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6.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 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 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 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 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 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 李煜>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 韦应物>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 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 黄庭坚>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 赵瑕>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