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太湖的诗词1、太湖四石青岑岑唐白居易 《池上作 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处也。》 2、虚管太湖来唐白居易 《轿?钏罩荨?》 3、太湖三山口唐僧皎然 《杂曲歌辞·古别离》 4、时称太湖精唐李颀 《赠张旭》 5、沅湘为太湖唐元结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6、万倾太湖上宋尹洙 《水调歌头·万倾太湖上》 7、一碧太湖三万顷宋向子諲 《浣溪沙》 8、莫话太湖波浪险宋蔡伸 《南乡子·天外雨初收》 9、太湖望极平无际宋毛并 《水龙吟·渺然震泽东来》 10、太湖风月宋赵善括 《醉蓬莱·正槐堂日永》 11、太湖极目宋赵善括 《水调歌头·雨霁彩虹卧》 12、曳杖太湖曲宋卢炳 《水调歌头·再拜识英度》 13、落日太湖头宋刘辰翁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14、平生太湖上宋无名氏 《水调歌头 建炎庚戌题吴江》 15、虚管太湖来唐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 16、凌霜远涉太湖深唐张彤 《奉和白太守拣橘》 17、太湖浪说朱衣鲋唐李群玉 《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 18、闻有太湖名唐皮日休 《太湖诗·初入太湖》 19、太湖有曲处唐皮日休 《太湖诗·销夏湾》 20、唼太湖萍元马钰 《*心香 咏鹤》 21、东户太湖摇碧元李孝光 《水调歌头·月来印千水》 22、画舫何妨宿太湖宋苏轼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23、画舫宿太湖宋苏轼 《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24、今年来往太湖曲元王冕 《船上歌》 25、太湖七十溇为墟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140》 26、太湖夜照山灵影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238》 27、太湖西岸景萧疏明唐寅 《题画二首》 28、棹入空明看太湖宋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 29、太湖风卷浪头高宋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30、拳然太湖出宋曹勋 《山居杂诗九十首》 31、故乡隔太湖宋仇远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32、笑忆太湖波上宿宋李洪 《纪行杂诗》 33、寄语松陵与太湖宋李廌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34、太湖万顷涓滴无宋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35、太湖三万六千顷宋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36、太湖连底冻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 37、拈来抛掷太湖里宋释宗演 《颂古二十四首》 38、尽情抛掷太湖里宋释宗演 《颂古二十四首》 39、闲送苕溪入太湖宋苏轼 《赠孙莘老七绝》 40、太湖三万顷宋叶茵 《晚年辟地为圃僭用老坡和靖节归田园居六韵》 2.关于太湖的诗词歌赋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王昌龄:(约698-756),唐京兆长安(今属陕西省)人。字少伯,开元进士,曾任江宁丞。为盛唐边塞诗派著名诗人。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题 太 湖 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 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掩雨龙归霄汉暝,网鱼船过水云腥。 乘风欲往终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杨基:(1326-1378后)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山西按察使。兼工书画,与张羽、高启、徐贲称明初“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 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名缶庐、苦铁,十七岁以字行,浙江省安吉县人。清末任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为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工诗、书法和国画,擅写石鼓文,尤精金石篆刻。三十岁始作画,以写意花卉、蔬菜为主,山水、人物亦偶为之,他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曾创立杭州西泠印社,出任第一任社长。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太湖孝子鱼传说 古时候的一个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连太湖也冰封了,不少渔船被冻在太湖里不能移动了。 有一只渔船,住着母子两个人。由于接连几天冰不化,船不能动,船上一点吃的也没了。母亲躺在船上卧病不起,实在饿了,就叫儿子抓条鱼吃,填填肚子。儿子看看冰冻的太湖和生病的母亲,就咬咬牙脱下身上的衣裳,破冰下水捉鱼。在湖里摸了很长时间,全身冻得发紫,好不容易捉到一条鱼。他爬上船穿好衣服,正要杀鱼,只见这条鱼双眼流泪,像是在哀求放了它。 儿子看看生病的娘,母亲又病又饿,等着给烧点鱼汤喝喝,再看看双眼流泪的鱼,看看实在下不了手。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个办法,他自说自话拿起菜刀,把鱼剖成两半,一半是留着五脏六肺的,一半光是肉。他把有内脏的一半,放进湖里,对它说:“鱼呀鱼,你有五脏六肺,回到水里去寻活路吧!借你的半身,我要去救救娘亲的命,请你原谅我。”奇怪,那半片鱼,好像通了人性。一会儿,摇头摆尾地游了开去。小伙子很高兴。连忙把另一半烧了汤,端给娘吃了。娘喝了鱼汤,肚子也不饿了,病也渐渐地好了。娘也乐,儿也乐。 过了几个月,渔民们发现太湖里多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鱼,它宽如手掌,但只有半个脑袋一只眼睛,没有椎骨肋刺,浑身透明,可以看见五脏。更稀奇的是,鱼身的一面只有一层簿皮,另一面却是雪白的肉,---这叫啥鱼呀?后来渔民听到这母子俩讲的故事,深受感动,恍然大悟,就把这种鱼叫作“孝子鱼”。直到今天,太湖里还有这种鱼! 3.求描写太湖美的诗词皮日休的太湖诗: 1、初入太湖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今朝得游泛,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 连空淡无颣,照野平绝隙。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 疏岑七十二,山双山双露矛戟。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 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 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扌雹。 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 枕下闻澎湃,肌上生瘮□。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 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 2、晓次神景宫 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 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 浓露湿莎裳,浅泉渐草屩。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 静径侵泬寥,仙扉傍岩崿。松声正凊绝,海日方照灼。 欻临幽虚天,万想皆摆落。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 琼帏自回旋,锦旌空粲错。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 凝看出次云,默听语时鹤。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晴来鸟思喜,崦里花光弱。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摐铎。 清斋洞前院,敢负玄科约。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 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 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托。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 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 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每嗟原宪瘇,常苦齐侯疟。 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廓。三茅亦常住,竟与珪组薄。 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3、入林屋洞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 洞气黑昳目穴,苔发红鬇鬡。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 攀缘不知倦,怪异焉敢惊。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横。 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 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有时若服匿,逼仄如见绷。 俄尔造平淡,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瓦。 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经。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琼。 期之以万祀,守之以百灵。焉得彼丈人,窃之不加刑。 石匮一以出,左神俄不扃。禹书既云得,吴国由是倾。 藓缝才半尺,中有怪物腥。欲去既嚄唶,将回又伶俜。 却遵旧时道,半日出杳冥。屦泥惹石髓,衣湿沾云英。 玄箓乏仙骨,青文无绛名。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 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却憎造物者,遣我骑文星。。。。。.. 4.思念太湖的诗词《月夜游太湖》 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欲寻林屋隐,还过洞庭游。远水初涵夜,长天尽作秋。 湖如青草阔,月似白莲浮。万壑风传笛,三更斗挂舟。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浩荡吾何适,鸱夷不可求。 《太湖(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胡缵宗 茫茫四郡尘嚣外,渺渺五湖烟雾中。若更无山天地溷,纵还有石水云空。 澄潭日出渔帆集,遥浦潮平贾棹通。为谢东庄王相国,金庭玉柱属三公。 《初入太湖》 年代: 宋 作者: 陈舜俞 东南有具区,三万六千顷。百川之雄伟,咸池借溟涬。 玉堂在其下,莫知日月永。鸱夷昔不返,肯顾市朝请。 素怀邈已劳,孤泛此方逞。刺沙出林荒,度浅动苹荇。 渐尽行渐远,湾转势弥迥。疑非地可载,直与天作镜。 青空四垂幙,乱山不能屏。淼茫白鸟行,浩漾好云影。 逻呼十桨急,罛横九帆并。霁中波有光,风后浪犹猛。 澎湃闻乍怄,抛磕内还省。我量觉蹄涔,此身实萍梗。 渊神栗寒肌,浸气飘素领。观澜念往术,濯缨悼前眚。 未能追高谢,且以卒流景。吟非夸独清,济乃仗中静。 寄谢洞庭君,终来老鱼艇。 5.求描写太湖美的诗词皮日休的太湖诗:1、初入太湖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 今朝得游泛,大笑称平昔。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 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连空淡无颣,照野平绝隙。 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疏岑七十二,山双山双露矛戟。 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 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 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扌雹。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 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枕下闻澎湃,肌上生瘮□。 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 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2、晓次神景宫夜半幽梦中,扁舟似凫跃。 晓来到何许,俄倚包山脚。三百六十丈,攒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铄。浓露湿莎裳,浅泉渐草屩。 行行未一里,节境转寂寞。静径侵泬寥,仙扉傍岩崿。 松声正凊绝,海日方照灼。欻临幽虚天,万想皆摆落。 坛灵有芝菌,殿圣无鸟雀。琼帏自回旋,锦旌空粲错。 鼎气为龙虎,香烟混丹雘。凝看出次云,默听语时鹤。 绿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晴来鸟思喜,崦里花光弱。 天籁如击琴,泉声似摐铎。清斋洞前院,敢负玄科约。 空中悉羽章,地上皆灵药。金醴可酣畅,玉豉堪咀嚼。 存心服燕胎,叩齿读龙蹻。福地七十二,兹焉永堪托。 在兽乏虎貙,于虫不毒蠚。尝闻择骨录,仙志非可作。 绿肠既朱髓,青肝复紫络。伊余乏此相,天与形貌恶。 每嗟原宪瘇,常苦齐侯疟。终然合委顿,刚亦慕寥廓。 三茅亦常住,竟与珪组薄。欲问包山神,来赊少岩壑。 3、入林屋洞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 洞气黑昳目穴,苔发红鬇鬡。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 攀缘不知倦,怪异焉敢惊。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横。 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 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有时若服匿,逼仄如见绷。 俄尔造平淡,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瓦。 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经。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琼。 期之以万祀,守之以百灵。焉得彼丈人,窃之不加刑。 石匮一以出,左神俄不扃。禹书既云得,吴国由是倾。 藓缝才半尺,中有怪物腥。欲去既嚄唶,将回又伶俜。 却遵旧时道,半日出杳冥。屦泥惹石髓,衣湿沾云英。 玄箓乏仙骨,青文无绛名。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 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却憎造物者,遣我骑文星。 ..。 6.描写太湖山水诗词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王昌龄:(约698-756),唐京兆长安(今属陕西省)人。字少伯,开元进士,曾任江宁丞。 为盛唐边塞诗派著名诗人。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题 太 湖 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 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掩雨龙归霄汉暝,网鱼船过水云腥。 乘风欲往终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杨基:(1326-1378后)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吴县(今属江苏省)人。 官至山西按察使。兼工书画,与张羽、高启、徐贲称明初“吴中四杰”。 有《眉庵集》。 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 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名缶庐、苦铁,十七岁以字行,浙江省安吉县人。 清末任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为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工诗、书法和国画,擅写石鼓文,尤精金石篆刻。 三十岁始作画,以写意花卉、蔬菜为主,山水、人物亦偶为之,他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曾创立杭州西泠印社,出任第一任社长。 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