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孝德的诗句古代关于孝德的诗句有“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一)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出自末徐熙创作的《劝孝歌》。诗曰“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该诗描写了母亲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因此,“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之所以著孝经,是因为母亲为儿子付出这么多,孝敬母亲是一个人的品德,是理所应当的,不孝之人禽兽不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2.有关感恩孝心的诗句1、《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那人生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吗? 2、《游子吟》——唐代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3、《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4、《忆母》——宋代倪瑞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译文:自己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呀。 5、《十五》——宋代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译文:把母亲带到扬州后,就安家于临时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每当月圆之夜,听到杜鹃啼叫,虽然南北远隔,但是仍然深深的牵挂彼此。 3.关于孝德 的古诗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4.关于孝德的诗歌(一)《踏莎行》·天地人为贵 太空无极,星辰无数, 唯地球有人生出. 宇宙创造出神奇, 人类变成造物主. 幸福无边,聪明无度, 做人当彼此爱护. 让和谐远离战争, 盼每个家庭和睦. (二)《沁园春》·天下至道在和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至德要道. 读老子孔子,经书典籍,治世名言,敬业 忠孝.修身养性,立身行道,志在谋国家 富饶.须牢记,要爱人敬人,奉亲养老. 和谐需要平等,临事只为家国计较. 法古今完人,满而不溢,为下不争,居上 不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治理好家庭 细胞.再重提,和谐治家国,首当行孝. (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十月怀胎妈妈苦,一朝落草爹爹笑. 提儿尿尿吹口哨,逗儿笑笑装怪调. 举上肩头骑马马,躲到树后藏猫猫. 食时挑拣盘中菜,行时担心路上跤. 百般呵护荷捧珠,千方调教鸟啼巢. 垂髫总角逢人夸,弱冠而立涉世焦. 曾学孟母择邻居,亦请良师入户教. 名利场中防眼红,潜规则里怕身飘. 父盼成龙天上飞,母望养老身边绕. 爹爱家谱添独孙,妈忧儿子杂二毛. 爹妈古稀得新乐,孙子襁褓有牢靠. 桑榆晚景发苍苍,早起晚睡弹旧调. (四)《沁园春》·孝乃天之经,地之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当行孝. 学武穆精忠,重华大孝,羔羊跪乳,灵狐 返巢.基因遗递,惟妙惟肖,天道认姊妹 同胞.循天理,传孝悌礼乐,中华之宝. 看登月奔小康,显文明古国之标高. 谈敬业奋发,仁慈博爱,舍己为人,功在 孝道.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息讼于言传 身教.睁眼看,现代文明,功在本朝. (五)《踏莎行》·祭祀先祖,传承孝道 祭如神在,言敬心哀. 携儿孙登堂同拜. 饮水思源不忘本, 民族始方兴未艾. 孝无终始,善行不怠. 世上无物可不爱. 由此及彼推而广. 看盛世姗姗到来. 5.古代孝德的诗句古代关于孝德的诗句有“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一)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出自末徐熙创作的《劝孝歌》。 诗曰“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该诗描写了母亲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因此,“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孔子之所以著孝经,是因为母亲为儿子付出这么多,孝敬母亲是一个人的品德,是理所应当的,不孝之人禽兽不如。 (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该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描写的是母子分离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对母亲深沉的内心情感。诗人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6.关于孝德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7.关于孝敬的名言诗句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8.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最有名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9.谁有关于“孝心”的名言或诗句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这子欲报德,吴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赫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 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 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历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