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秦观忆王孙

1."[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

李重元

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春词、夏词、秋词、冬词),这一首为其四首中的春词。

这首词所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

就其所用词语看,全词所用也无非是宋词中惯用的语汇,如柳外高楼、芳草斜阳、梨花带雨、黄昏杜鹃。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仅凭借七个音符的不同组合就能构成无数美妙的乐章一样,这首词也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天然精巧的构思,描写了一个独立、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我们先看一看这首词的结构。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那一份香眇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又呈为一种由大到小,逐步收束,词终而趋于封闭的心态特征。此词起笔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连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轻飘扬到天尽头了。这一句,情与景都呈现出一种杳眇深微的特征。接下来,场景收束为田间路头杨柳、柳外高楼。继而,在杜鹃声声中,将到黄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景再次收束为小院梨花带春雨。最后,螟色入庭院,场景收束为一个无言深闭门的近镜头。可以想见,闭门人游荡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将最后回到常日紧闭的心扉内。词作结构由大而小,由外而内,由景生情,总体上表现为收束的特征。这一特征又准确地表现了古代妇女那种内向型的心态。

2.宋词婉约派秦观,李澋的作品(全文)

还有,是“李璟”吧

中主词留下的不多

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回,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望远行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3.忆王孙的词牌格律

常用体【忆王孙】词牌格律范词欣赏:常用体【忆王孙】宋·李重元(31字)(《钦定词谱》称是秦观作品)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意群】)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中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意群】,孤句【意群】)杜宇声声不忍闻。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意群】)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注:1.标准【忆王孙】的【主韵律】统一是“平仄仄平”单平入韵;因而“空、深”字宜仄。

2.【主格律】统一是“仄平平”双平促韵,也就是说第一、四句是【气群】的增韵结构,逗号结尾。3. 从【词构学】角度讲,常用体的第三句是属于【主韵律】结构的单平入韵,即第二【意群】是孤句, 因无任何辅助句,所以意独立而“急促”收韵,是句号结尾。

4.请注意,虽然标准体与常用体一样都是五句五平韵,但词构学的意义不同,标准体是两个【意群】。5.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比较原词谱:⊙○⊙●●○△,⊙●○○⊙●△。⊙●○○⊙●△,●○△,⊙●○○⊙●△。

符号:○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