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介绍崂山绿茶的作文450字大家对茶并不陌生,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种茶可能也有人不是很熟悉,它就是有名的崂山茶 。 崂山绿茶原产于青岛崂山,是南方茶树“南茶北引”近10年的成果。以绿茶为主,兼有少量乌龙茶,红茶,花茶青岛崂山耐冬绿茶园。是中国种植茶叶的最北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高山云雾、昼夜温差大,驰名中外的水源地,培育出的崂山茶和崂山绿茶,其色、香、味、韵、型俱佳。 崂山绿茶的“南茶北嫁” 喜欢喝茶的青岛人都知道“崂山绿”,它吸收了山水精华,汤碧色青,品之回味无穷。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崂山茶并不是“坐地户”,而是从千里之外“移民”而来。 南茶“北嫁”入崂山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1957年冬,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崂山万里江茶、崂山云雾茶等十大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从第一批茶树“客人”移居崂山算起,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到今天,崂山“客家”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户”了。 这种茶在全国绿茶中享有极高声誉,被消费者盛誉为“江北第一名茶”。【仟福茗茶】崂山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崂茗茶相传由宋邱处机、明张三丰等崂山道士由江南移植,亲手培植而成,数百年为崂山道观之养生珍品,清顾炎武善作诗赞崂山,蒲松龄曾饮崂茗茶(聊斋)写绛雪,崂茗茶的成品属于绿茶,由精选鲜茶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加之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慢,有充分时间积累养分,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有大量的多酚类、咖啡碱、芳香物质和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有兴奋解乏、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清心明目之优点,特别是茶内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高,茶汤浓醇鲜爽、饮后颊齿留香。 欢迎广大朋友来品崂山绿茶! 2.崂山绿茶从整个市场来讲,崂山绿茶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由于假冒崂山绿茶的出现,使崂山绿茶收到很大的冲击。主要以部分原因是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如何辨别,于是总结了几条关于如何辨别真假、好坏崂山绿茶的方法: 1.看汤色: 崂山绿茶茶汤清澈,象透明玻璃 2.看叶底:崂山绿茶香气清而不腻,茶汤厚实,不苦不涩,口感纯净,高档崂山绿茶更是入口即甜,喉头回甘,香气清雅。 3。 新鲜绿茶和陈旧绿茶: (1)新鲜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 (2)陈旧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4。 春茶、夏茶和秋茶: (1)春茶外形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 (2)夏茶外形条索较粗松,色杂,叶芽木质分明;泡出的茶汤味涩,叶底质硬,叶脉显露,夹杂铜绿色叶子。 (3)秋茶外形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色绿;泡出的茶汤色淡,汤味平和、微甜,香气淡,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5。 高山绿茶和平地绿茶: (1)高山绿茶外形条索厚重,色绿、富光泽;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 (2)平地绿茶外形条索细瘦、露筋、轻薄,色黄绿;泡出的茶汤色清淡,香气平淡,滋味醇和,叶质较硬,叶脉显露。 3.谁有关于崂山绿茶和卡布奇诺的全部信息卡布奇诺(Gappuccino/Cappuccino Coffee) 20世纪初期,意大利人阿奇布夏发明蒸汽压力咖啡机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卡布奇诺咖啡。卡布奇诺是在意大利特浓的咖啡上,倒入以蒸汽发泡的牛奶。此时咖啡的颜色,就象卡布奇诺教会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条头巾一样,咖啡因此得名。 特浓咖啡的浓郁口味,配以润滑的奶泡;颇有一些汲精敛露的意味。撒上了肉桂粉的起沫牛奶,混以自下而上的意大利咖啡的香气,新一代咖啡族为此而行动不已。 一种加入以同量的意大利咖啡和蒸汽泡沫牛奶相混合的意大利咖啡,这种咖啡的颜色就象卡布奇诺教会修士深褐色连兜帽一样,布奇诺咖啡因此而得名。传统的卡布奇诺咖啡是三分之一浓缩咖啡,三分之一蒸汽牛奶和三分之一泡沫牛奶。 它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独特魅力,起初闻起来时味道很香,第一口喝下去时,可以感觉到大量奶泡的香甜和酥软,第二口可以真正品尝到咖啡豆原有的苦涩和浓郁,最后当味道停留在口中,你又会觉得多了一份香醇和隽永……一种咖啡可以喝出多种不同的独特味道,不觉得很神奇吗?第一口总让人觉得苦涩中带着酸味,大量的泡沫就像年轻人轻挑的生活,而泡沫的破灭和那一点点的苦涩又像是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品尝过生活的悲喜后,生命的香醇回甘却又让人陶醉…… 这就好像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在享受过童稚、美好的时光后,便要开始面对踏入成人世界的冲击,真正尝到人生的原味——除了甘甜之外,还有一份苦涩。 卡布奇诺的由来 维也纳人柯奇斯基(Fanz George Kolschitsky)是牛奶加咖啡的Cafe Latte创始人。 这两种饮料均是咖啡和牛奶洐生出来,但卡布奇诺的来历却更有学问,一直是欧美研究文字变迁的最佳体材。 Cappuccino此字的历史: 创设于1525五年以后的圣芳济教会(Capuchin)的修士都穿著褐色道袍,头戴一顶尖尖帽子,圣芳济教会传到意大利时,当地人觉得修士服饰很特殊,就给他们取个Cappuccino的名字,此字的意大利文是指僧侣所穿宽松长袍和小尖帽,源自意大利文“头巾”即Cappuccio。 然而,老意爱喝咖啡,发觉浓缩咖啡、牛奶和奶泡混合后,颜色就像是修士所穿的深褐色道袍,于是灵机一动,就给牛奶加咖啡又有尖尖奶泡的饮料,取名为卡布奇诺(Cappuccino)。英文最早使用此字的时间在1948年,当时旧金山一篇报导率先介绍卡布奇诺饮料,一直到一九九0年以后,才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咖啡饮料。应该可以这么说Cappuccino咖啡这个字,源自圣芳济教会(Capuchin)和意大利文头巾(Cappucio),相信Cappuccino的原始造字者,做梦也没料到僧侣的道袍最后会变成一种咖啡饮料名称。 卡布奇诺也和一种猴名有关。非洲有一种小猴子,头顶上有一撮黑色的锥状毛发,很像圣芳济教会道袍上的小尖帽,这种小猴子也因此被取名为Capuchin,此一猴名最早被英国人使用的时间在1785年。Capuchin此字数百年后洐生成咖啡饮料名和猴子名称,一直是文字学者津津乐道的趣闻。 4.描写崂山的文章闻名中外的崂山位于青岛郊区,屹立在黄海之滨,被称为“海上第一名山”。 我们旅游团乘坐索道飞越郁郁葱葱的古木上山,来到了闻名全国的“一线天”。这个小山洞通往高山,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缓缓爬行。 洞内隐隐约约听见流水之声,偶尔还能听见外面的几丝鸟鸣。从洞内往外看,狭窄的山缝中本来很广阔的蓝天渐渐变得很小了,很快就成了一条线。 这就是“一线天”名字的由来。小心地走出一线天,眼前阳光灿烂,呼吸着清新空气,感觉好极了。 再往上攀登,便来到了主峰峰顶。俯视山下,高楼拥大厦的城市、白浪逐沙滩的海湾,尽收眼底。 那边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被称为“石老人”。据说,这是一位老渔民因日思夜想被龙王骗去的女儿而化成的。 在山顶上还可以看见对面岩壁上无数个硕大无比的各种字体的“寿”字,在如此高的崖壁上凿刻出字来是多么不易啊。峰顶上的一块巨石的侧面题有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在这高山之巅,欣赏美景,回味传说,感受神奇,吟诵诗歌——这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崂山不仅有自然美景,也有人工建筑。很快我们就到了崂山脚下的一座古刹。 寺里古木参天,绿树成阴,香火缭绕,经声阵阵。佛殿内人头攒动,人们点香敬佛,祈祷菩萨保佑家人幸福平安。 返程时车靠海边行驶。阵阵惊涛拍打着礁石,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海边也有一块奇石,传说这只上天派来的青蛙无法回去,天天仰望碧空,直至成石。而海边的岩壁旁人流如潮,因为那儿有着崂山的象征——一只大海螺。 旁边山泉流下,至低凹处形成一个大水池。清凉的泉水吸引了大批的孩童,这儿很快就成儿童乐园。 崂山的美丽古老真是让我流连往返。简评:闻名中外的崂山令人向往:“一线天”、“石老人”、古刹、海边奇石……文章诗一样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写,把崂山的美丽古老表现得淋漓尽致。 5.详细的"崂山绿茶"的资料,最好不是百度上查的崂山绿茶的“南茶北嫁” 喜欢喝茶的青岛人都知道“崂山绿”,它吸收了山水精华,汤碧色青,品之回味无穷。 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崂山茶并不是“坐地户”,而是从千里之外“移民”而来。 南茶“北嫁”入崂山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认为崂山三面临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 1957年冬,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 崂山绿茶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信心不足,加之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 1958年我市又试行育苗驯化,由杭州引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 茶树入崂山,首选地方是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太清宫林区。 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落户在太清宫小广场前。当时播种了5万多丛,折合40多亩,但由于长期缺乏管理,仅存活5千至1万丛。 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引种成功。日前,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有人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丛茶树。 期间没有人管理,但茶苗竟安全越冬,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生长。 入乡容易随俗难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影响。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茶叶种植有所发展,但是种植技术很不普及,特别是制茶技术只有极少的那么几个人掌握,上市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大环境不成熟,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到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1000亩左右。 崂山茶“反客为主” 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粮为茶。大部分农户的承包地种上了茶叶。 茶叶种植面积差不多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崂山绿茶注册商标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崂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种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崂山绿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崂山万里江茶、崂山云雾茶等十大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从第一批茶树“客人”移居崂山算起,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到今天,崂山“客家”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军,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户”了。 崂山绿茶制作工艺 1.种茶即育茶。 要生产出优质的茶叶需要优质的空气、土壤、水分、周围环境,缺一不可。 没有此基础,就没有优质的茶叶。更需要种茶者像关怀、照顾自己的小孩子一样来培育茶叶。 2.茶叶的采摘。 采茶时间在清晨,选取一芽一叶、一芽两叶。 3.杀青。 茶叶晾干后,就进入了炒茶阶段。 通过杀青揉捻将茶叶种的草气味驱除。这一步,直接影响到成品茶的品质。 4.烘干。 在杀青、揉捻之后就可以将茶叶烘干、磨光。 其中关键是要掌握好炒茶的火候。 5.筛选。 将炒好的茶叶中的粉末过滤出来后,卷曲、新鲜、带有浓郁板栗香味的成品茶制作完成。 6.包装。 内包装是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与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复合或喷涂铝后形成的双层或三层复合包装材料,具有防潮保鲜的作用。 外包装主要体现了茶叶的档次与对崂山茶文化的品位,有散装、袋装、盒装、筒装、手提袋等。 7. 冲泡崂山茶时,水温应控制在80℃~90℃。这从水沸腾的程度就能看出来。 如果水冒鱼眼大小的泡,则水温就低了,逼不出“茶香”;如果水全部沸腾,则水温就过高了,冲泡的茶叶会显出“糊”味;只有水冒螃蟹眼大小的水泡,才是冲泡崂山茶最好的水温。 崂山茶文化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 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崂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扬海内外。 崂山种茶已有悠久的历史。 崂山茶相传原由金丘处机,明张三丰等崂山道士自江南移植,亲手培植而成,数百年为崂山道观之养生珍品。清顾炎武曾品作诗赞崂山,蒲松龄曾饮茶《聊斋》写绛雪。 崂山茶的成品茶属于绿茶,由精选崂山鲜茶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崂山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加之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慢,有充分时间积累养分,故崂山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有大量的多酚类、咖啡碱、芳香物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份。 饮用崂山茶,有兴奋解倦、止渴解毒、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功效。特别是茶内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高,茶汤浓醇鲜爽,饮后颊齿留香,令各地好茶者赞不绝口。 因此,崂山茶与崂山矿泉水、崂山耐冬花并称“崂山三绝”,享名天下,冠盖东方。 崂山茶史悠久,绚丽多彩,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含,托情寓义、理性升华,个性独具、形神完美,极具大家风范,在中国茶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同国内其他茶文化源地相比,崂山茶文化有诸多独到之处。一是内聚山海文化的特质。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崂山茶,集天地之灵气,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