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铜陵的诗句

1.关于铜陵的诗句

《铜官山醉后绝句》

唐代:李白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译文:

我爱铜官山,这里乐无穷,住它千年也不想离开。我要天天长舒舞袖,拂遍五松山的山山水水。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游铜陵时所作,作者看到铜官山、五松山的雄浑景色,酒醉以后,兴奋地舞之蹈之,再也不想回长安去了,也是作者不愿低头折腰事权贵的傲慢者的心态,同时也是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处发挥作用的失意者的心态。

2、赏析

这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但其间诗人思想情感高强度的抒发和艺术夸张手法的大胆使用让人们拍案叫“绝”。“我爱铜官乐”,诗中首句就开门见山点出全诗主旨。这里诗人直抒胸臆,豪爽坦荡,用侠人直语引出诗人对铜陵深沉爱的情感,夸张之源正在于此。

爱铜陵之情,诗人先从眷恋不舍之情写起——“千年未拟还”。“千年”从时间上极度夸张,引出了诗人对铜陵爱的延绵,从时间(数字)的夸张,引出情感的夸张,表现诗人情感的真挚。诗人置酒铜官山,宴饮谈笑,挥动象征壮志的长剑助兴,拂动帘大的衣袖歌舞长啸,使读者羡慕其乐。

由宴饮歌舞之乐,诗人又用夸张把情感推向高潮。三、四两句即言诗人对铜官山欢宴之乐还嫌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意,尚须一回舞袖,拂尽秀色可餐的五松山。五松山山秀木荣,山上岗峦泉洞、花草树木,不可能教“舞袖”“拂尽”,这是浪漫色彩行为的空间上的夸张。

表现了诗人对铜陵山山水水的深情蜜意,“拂尽”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似水柔情。诗中用的两处夸张,方式虽属相同,皆属于扩大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前者把时间往长处说,后者把空间往大处说),但细加斟酌,二者尚萌不同。

前一夸张写得较虚较略,后一夸张写得较详较实,两者从时间、空间的不同角度烘云托月,在造成色彩强烈的艺术境界中,让诗人“我爱铜官乐“感情的积聚爆发。

由此可见,在抒情诗里,夸张能把诗人的情感强烈鲜明地抒发出来。夸张的“失真”和悖理,诗情的真实和感人,二者反映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差异和联系。而正如艺术真实离不开生活真实一样,夸张当然也离不开诗人郁积的深沉强烈的思想感情。

无此,夸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拨动读者情感共鸣的心弦。李白这首诗中夸张手法的成功就在于有雄厚的思想情感基础作后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铜官山醉后绝句

2.描写铜陵的诗句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唐 李白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淡然与世闲。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铜官山保胜侯庙

唐 裴休

浔阳贤太守,遗庙古溪边。树影入流水,石门当洞天。

幡花迎宝座,香案俨炉烟。若到千年后,重修事宛然。

铜官山

宋 梅尧臣

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题陈公园

宋 苏轼

南北山光照绿波,濯缨洗耳不须多。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春池水暖鱼自乐,翠岭竹静鸟知还。莫言垒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

落帆重到古铜官,长是江风阻往还。要使谪仙回舞袖,千年翠拂五松山。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冈陵来势远,幽处更依山。一片湖景内,千家市井间。

陈公学堂诗

苏东坡

虚斋识得名利空,甘守林泉到老同。宏博古今通圣域,闲依花草咏芳丛。

潜心藐视三公贵,寄迹高随四皓风。每忆屡征端不就,令人千载话无穷。

狮子青映碧云天,侧有天民嗽醴泉。丹凤七襄频赐诏,黄冠千古独招仙。

闲来清啸无愁月,醉里沉酣不计年。我为羊裘忘世态,羊裘偏应客星元。

黄山谷

千里相知隐逸园,羡君名重翰林仙。自惭谬点朱衣列,独惜真儒绿野贤。

默契诗书新日月,趣遗桃李旧山川。须知樽酒无情曲,恨极难逢十年前。

阻风铜陵

黄庭坚

顿舟古铜官,尽夜风雨黑。泱波崩奔去,天地无限隔。舟人紧维笮,何暇思挂席。凭江裂嵌空,中有时水滴。

洞视不敢前,潭潭蛟龙宅。网师登长鳣,贾我腥釜鬲。斑斑被文章,突兀喙三尺。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魁梧类长者,卒以筌饵得。浮沉江湖中,波中永相失。有生甚苦相,细大更啖食。安得无垢称,对榻忘语默。

阻水泊舟竹山下

黄庭坚

竹山虫鸟朋友语,讨论阴晴怕风雨。丁宁相教防祸机,草动尘惊忽飞去。

提壶归去意甚真,柳暗花浓亦半春。北风几日铜官县,欲过五松无主人。

小注:⑴维笮:系船缆绳。⑵鳣:即:鳇鱼。⑶釜鬲:炊具。⑷噞喁:鱼张口呼吸的样子。⑸筌饵:钓竿上的鱼饵。⑹竹山:竹墩山,位于大通镇。⑺提壶:鸟名

很详细吧。选我吧!

3.赞美铜陵的诗句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唐 李白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淡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铜官山保胜侯庙 唐 裴休 浔阳贤太守,遗庙古溪边。树影入流水,石门当洞天。

幡花迎宝座,香案俨炉烟。若到千年后,重修事宛然。

铜官山 宋 梅尧臣 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题陈公园 宋 苏轼 一 南北山光照绿波,濯缨洗耳不须多。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二 春池水暖鱼自乐,翠岭竹静鸟知还。莫言垒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

三 落帆重到古铜官,长是江风阻往还。要使谪仙回舞袖,千年翠拂五松山。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冈陵来势远,幽处更依山。一片湖景内,千家市井间。

陈公学堂诗 苏东坡 虚斋识得名利空,甘守林泉到老同。宏博古今通圣域,闲依花草咏芳丛。

潜心藐视三公贵,寄迹高随四皓风。每忆屡征端不就,令人千载话无穷。

又 狮子青映碧云天,侧有天民嗽醴泉。丹凤七襄频赐诏,黄冠千古独招仙。

闲来清啸无愁月,醉里沉酣不计年。我为羊裘忘世态,羊裘偏应客星元。

黄山谷 千里相知隐逸园,羡君名重翰林仙。自惭谬点朱衣列,独惜真儒绿野贤。

默契诗书新日月,趣遗桃李旧山川。须知樽酒无情曲,恨极难逢十年前。

阻风铜陵 黄庭坚 顿舟古铜官,尽夜风雨黑。泱波崩奔去,天地无限隔。

舟人紧维笮,何暇思挂席。凭江裂嵌空,中有时水滴。

洞视不敢前,潭潭蛟龙宅。网师登长鳣,贾我腥釜鬲。

斑斑被文章,突兀喙三尺。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魁梧类长者,卒以筌饵得。浮沉江湖中,波中永相失。

有生甚苦相,细大更啖食。安得无垢称,对榻忘语默。

阻水泊舟竹山下 黄庭坚 竹山虫鸟朋友语,讨论阴晴怕风雨。丁宁相教防祸机,草动尘惊忽飞去。

提壶归去意甚真,柳暗花浓亦半春。北风几日铜官县,欲过五松无主人。

小注:⑴维笮:系船缆绳。⑵鳣:即:鳇鱼。

⑶釜鬲:炊具。⑷噞喁:鱼张口呼吸的样子。

⑸筌饵:钓竿上的鱼饵。⑹竹山:竹墩山,位于大通镇。

⑺提壶:鸟名 很详细吧。选我吧。

4.关于铜陵的诗句

《铜官山醉后绝句》 唐代:李白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译文: 我爱铜官山,这里乐无穷,住它千年也不想离开。

我要天天长舒舞袖,拂遍五松山的山山水水。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游铜陵时所作,作者看到铜官山、五松山的雄浑景色,酒醉以后,兴奋地舞之蹈之,再也不想回长安去了,也是作者不愿低头折腰事权贵的傲慢者的心态,同时也是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处发挥作用的失意者的心态。

2、赏析 这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但其间诗人思想情感高强度的抒发和艺术夸张手法的大胆使用让人们拍案叫“绝”。“我爱铜官乐”,诗中首句就开门见山点出全诗主旨。

这里诗人直抒胸臆,豪爽坦荡,用侠人直语引出诗人对铜陵深沉爱的情感,夸张之源正在于此。 爱铜陵之情,诗人先从眷恋不舍之情写起——“千年未拟还”。

“千年”从时间上极度夸张,引出了诗人对铜陵爱的延绵,从时间(数字)的夸张,引出情感的夸张,表现诗人情感的真挚。诗人置酒铜官山,宴饮谈笑,挥动象征壮志的长剑助兴,拂动帘大的衣袖歌舞长啸,使读者羡慕其乐。

由宴饮歌舞之乐,诗人又用夸张把情感推向高潮。三、四两句即言诗人对铜官山欢宴之乐还嫌不足以表达自己的爱意,尚须一回舞袖,拂尽秀色可餐的五松山。

五松山山秀木荣,山上岗峦泉洞、花草树木,不可能教“舞袖”“拂尽”,这是浪漫色彩行为的空间上的夸张。 表现了诗人对铜陵山山水水的深情蜜意,“拂尽”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似水柔情。

诗中用的两处夸张,方式虽属相同,皆属于扩大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前者把时间往长处说,后者把空间往大处说),但细加斟酌,二者尚萌不同。 前一夸张写得较虚较略,后一夸张写得较详较实,两者从时间、空间的不同角度烘云托月,在造成色彩强烈的艺术境界中,让诗人“我爱铜官乐“感情的积聚爆发。

由此可见,在抒情诗里,夸张能把诗人的情感强烈鲜明地抒发出来。夸张的“失真”和悖理,诗情的真实和感人,二者反映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差异和联系。

而正如艺术真实离不开生活真实一样,夸张当然也离不开诗人郁积的深沉强烈的思想感情。 无此,夸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拨动读者情感共鸣的心弦。

李白这首诗中夸张手法的成功就在于有雄厚的思想情感基础作后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官山醉后绝句。

5.描写皖南的诗词

1、皖南的黄山。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唐代: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释义:

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酒至半酣您又发出江涛海啸的歌声,使我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殆尽。

2、皖南的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秋浦歌十七首.其二》唐代:李白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释义: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3、皖南的池州(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一作“九华楼”)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释义:

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一声画角夕阳照在楼头。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4、皖南的宣城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释义: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5、皖南的九华山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释义:

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扩展资料: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

皖南地势以皖南山区和皖南沿江平原组成,有九华山、黄山2个山系纵横其间。皖南地名起源于唐代江南道,雏形于宋代江南东路,成型于元代江东建康道与清代皖南道,定型于民国皖南行政署。皖南代表的文化是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皖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