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鬲溪梅令宋词

1.隔溪梅令全部诗词

鬲溪梅令鬲溪梅令姜夔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荫,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殢:音替,①沉溺。

如殢酒,即醉酒。②困倦。

盈盈:①仪态美好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王观《卜算子》有“眉眼盈盈处”。②水清澈貌。

《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③充积貌。

④十五岁。《礼记·礼运》有“三五而盈”。

2.隔溪梅令全部诗词

鬲溪梅令

鬲溪梅令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荫,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

殢:音替,①沉溺。如殢酒,即醉酒。②困倦。

盈盈:①仪态美好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王观《卜算子》有“眉眼盈盈处”。②水清澈貌。《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③充积貌。④十五岁。《礼记·礼运》有“三五而盈”。

3.鬲溪梅令翻译

鬲溪梅令 宋·姜夔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

白石《鬲溪梅令》,正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

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

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点绛唇》:“淮南好。

甚时重到。陌上生青草。”

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

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本站印象中央视《红楼梦》里甄士隐那段剧配过此乐。

“好花不与殢香人。”起笔运用提空描写,空中传恨。

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

殢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浪粼粼。”词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

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

《诗·汉广》云:“没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蒹葭》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古诗十九首》亦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千古诗人,精诚所至,想象竟同一神理。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

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

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玉钿何处寻”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

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

木兰双桨,语出《楚辞。湘君》:“桂櫂兮兰枻,”衬托美人之美。

“小横陈”三字,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二字,让人想起“玉体横陈”等粗俗艳冶之事,但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且“不唯清空,又具骚雅”(张炎《词源》),这等字面原不易见。细体味之,始知此是词人之险笔是词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大概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

碧浪粼粼,“兰棹兮桂桨”,与美人荡舟天外,天光云影,物我皆忘,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

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

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

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孤山,本指杭州西湖之孤山。

多梅花,昔为梅妻鹤子之林逋隐居之处。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

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龙城录》云:赵师雄,睢阳人,(隋)开皇中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有酒肆,旁有茅舍,一美人淡妆靓逸,素服出迎,相与。

4.鬲溪梅令翻译

鬲溪梅令 宋·姜夔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

白石《鬲溪梅令》,正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

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

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点绛唇》:“淮南好。

甚时重到。陌上生青草。”

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

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本站印象中央视《红楼梦》里甄士隐那段剧配过此乐。

“好花不与殢香人。”起笔运用提空描写,空中传恨。

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

殢香人是词人自道。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

“浪粼粼。”词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

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

《诗·汉广》云:“没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蒹葭》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古诗十九首》亦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千古诗人,精诚所至,想象竟同一神理。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想望好花,在水一方。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

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

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玉钿何处寻”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

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

木兰双桨,语出《楚辞。湘君》:“桂櫂兮兰枻,”衬托美人之美。

“小横陈”三字,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二字,让人想起“玉体横陈”等粗俗艳冶之事,但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且“不唯清空,又具骚雅”(张炎《词源》),这等字面原不易见。细体味之,始知此是词人之险笔是词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大概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

碧浪粼粼,“兰棹兮桂桨”,与美人荡舟天外,天光云影,物我皆忘,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

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

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

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孤山,本指杭州西湖之孤山。

多梅花,昔为梅妻鹤子之林逋隐居之处。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

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龙城录》云:赵师雄,睢阳人,(隋)开皇中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有酒肆,旁有茅舍,一美人淡妆靓逸,素服出迎,。

5.鬲溪梅令赏析

鬲溪梅令 宋·姜夔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白石词则不然,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犹未悔的唯一。于湖词中怀念李氏之作,白石词中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皆写此种美好感情。

白石《鬲溪梅令》,正是怀人之词。序云:“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丙辰即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同时作《江梅引》,序云:“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无锡),将诣淮南(指合肥),不得,因梦思以述志。”此词所寓之意,不应远求,当即《江梅引》所述之志。

二词皆以梅名调,亦不可忽视。尤其白石怀人诸词多有恐怕归去迟暮之忧思,可以印证此词。

如《一萼红》:“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淡黄柳》:“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点绛唇》:“淮南好。

甚时重到。陌上生青草。”

此词所写:“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正是同一种忧惧归迟的心情。故此词实为怀念合肥情侣之作。

在这首词中,词人灵心独运,用想象营造出一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好花不与殢香人。”

起笔运用提空描写,空中传恨。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

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殢香人是词人自道。

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浪粼粼。”

词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

此即调名“鬲溪梅”之意。《诗·汉广》云:“没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诗十九首》亦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千古诗人,精诚所至,想象竟同一神理。“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想望好花,在水一方。

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词化用其语意,又不露痕迹,正是白石词的妙处。

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

“玉钿何处寻”一句又暗用周邦彦“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之意(《夜飞鹊》)。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幻中之幻。

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木兰双桨,语出《楚辞。

湘君》:“桂櫂兮兰枻,”衬托美人之美。“小横陈”三字,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二字,让人想起“玉体横陈”等粗俗艳冶之事,但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且“不唯清空,又具骚雅”(张炎《词源》),这等字面原不易见。

细体味之,始知此是词人之险笔是词人精心策划的“阴谋”。大概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

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碧浪粼粼,“兰棹兮桂桨”,与美人荡舟天外,天光云影,物我皆忘,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

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

《古诗十九首》云:“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

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

孤山,本指杭州西湖之孤山。多梅花,昔为梅妻鹤子之林逋隐居之处。

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

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

《龙城录》云:赵师雄,睢阳人,(隋)开皇中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林间有酒肆,旁有茅舍,一美人淡妆靓逸,素服出迎,相与扣酒家门共饮,不觉醉卧。即觉,乃在大梅树。

6.帮忙推荐一些煽情又富有哲理的宋词

唐诗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杨炯:从军行

王勃:滕王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望月怀远

李颀:送魏万之京

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高适:燕歌行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独酌四首 送友人 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 客至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

李贺:天上谣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安定城楼

杜牧:九曰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赵嘏:长安晚秋

温庭筠:商山早行

宋词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晏畿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7.谁有17首有深度的宋词,跪求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 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 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 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 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 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 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这是词牌和作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