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宋词的所有格式】生查子 〔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见 可 怜 人, ◎ ● ● ○ ○, 一 夜 头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归, ◎ ○ ◎ ● ○, 明 月 关 山 笛. ◎ ● ○ ○ ▲. 收 拾 锦 囊 诗, ◎ ● ● ○ ○, 要 寄 扬 雄 宅. ◎ ● ○ ○ ▲. 说明:又名《楚云深》, 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两仄韵,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词例:〔清〕纳兰容若 谁 道 飘 零 不 可怜? ◎ ● ○ ○ ● ● △. 旧 游 时 节 好 花 天, ◎ ○ ◎ ● ● ○ △. 断 肠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晕 红 才 着 雨, ◎ ● ○ ○ ○ ● ●. 几 丝 柔 柳 乍 和 烟, ◎ ○ ◎ ● ● ○ △. 倩 魂 销 尽 夕 阳 前, ◎ ○ ◎ ● ● ○ △.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 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 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 求对仗. 玉楼春 词例:〔宋〕宋祈 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 ◎ ● ○ ○ ▲, 毂 皱 波 纹 迎 客. ◎ ● ◎ ○ ○ ●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 ◎ ● ● ○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 ● ◎ ○ ○ ● ▲.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 ◎ ● ○ ○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 ◎ ○ ○ ●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 ◎ ● ● ○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 ● ◎ ○ ○ ● ▲. 说明:又名《木兰花》、《春晓曲》,双调五十 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 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如上,词调中有长短不一的,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去声 就是第四声 其他的,给的不是很详细,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说明嘛,我还可以翻译一下: 这一曲调由宋代姜夔创作,共一百零一字. 上阙的第五句,也就是“(平)平仄、(平)平平仄”这一句,上半句三个字,下半句五个字,叶仄(还没想明白),第四个字,可以是平声,也就是一、二声; 第七句【仄(仄)仄平平】有五个字,句式是,上句一个字、下句四个字,第七句的下半句【(仄)仄平平】可以和第八句【平平(平)仄】对仗;第九句【仄平平仄】和第十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对仗. 下阙的第一句【仄仄】可以和之后的【(平)仄平平】这一句合为一句,连成六字句;第三句【(仄)仄平平仄】和第四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合为一句——上句五个字、下句四个字的九字句. 这首词都是按照姜夔的词而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其他作者也是一样. PS:其实你可以多找些这个词牌的词对照一下.你也可以看一下“翠楼吟”的百科.刚想起来的,链接给你吧. 你还真是······ 刚找到了,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这是上下两阙的第七句,领格的作用是领起下文,这首词中,是一字领两句 例如: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 八声甘州) “叹”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姜夔 齐天乐) “正” 领格,应即领字;在单字作用上最为明确,因为单字不成一个概念,作用只是领起下文. 一字领两句,是说这一个字在句首,引出之后的两句.上下阕,不要求相同! PS:不只有一字领两句;还有一字领一句、领三句、领四句.只是一字领两句最多! 所谓上一下四句,指的应该是下阙【(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应该是说这一句如果要断句的话,应该这样划分,#/####.。 2.宋词常见词牌名,及各自的格式和要求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牌名有《长相思》、《浣溪沙》、《卜算子》、《乌夜啼》、《如梦令》等 。 《长相思》《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词牌要求: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例子: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2.《浣溪沙》 词牌要求: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子: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卜算子》 词牌要求: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例子: 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4.《如梦令》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 词牌要求: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例子: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 词牌要求: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例子: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扩展资料: 词牌的来源 词牌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或者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 词牌名也有可能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 这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 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牌。 3.关于宋词的所有格式生查子 〔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见 可 怜 人, ◎ ● ● ○ ○, 一 夜 头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归, ◎ ○ ◎ ● ○, 明 月 关 山 笛。 ◎ ● ○ ○ ▲。 收 拾 锦 囊 诗, ◎ ● ● ○ ○, 要 寄 扬 雄 宅。 ◎ ● ○ ○ ▲。 说明:又名《楚云深》, 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两仄韵,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词例:〔清〕纳兰容若 谁 道 飘 零 不 可怜? ◎ ● ○ ○ ● ● △。 旧 游 时 节 好 花 天, ◎ ○ ◎ ● ● ○ △。 断 肠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晕 红 才 着 雨, ◎ ● ○ ○ ○ ● ●。 几 丝 柔 柳 乍 和 烟, ◎ ○ ◎ ● ● ○ △。 倩 魂 销 尽 夕 阳 前, ◎ ○ ◎ ● ● ○ △。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 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 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 求对仗。 玉楼春 词例:〔宋〕宋祈 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 ◎ ● ○ ○ ▲, 毂 皱 波 纹 迎 客。 ◎ ● ◎ ○ ○ ●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 ◎ ● ● ○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 ● ◎ ○ ○ ● ▲。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 ◎ ● ○ ○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 ◎ ○ ○ ●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 ◎ ● ● ○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 ● ◎ ○ ○ ● ▲。 说明:又名《木兰花》、 《春晓曲》,双调五十 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 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如上,词调中有长短不一的,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 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去声 就是第四声 其他的,给的不是很详细,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说明嘛,我还可以翻译一下: 这一曲调由宋代姜夔创作,共一百零一字。 上阙的第五句,也就是“(平)平仄、(平)平平仄”这一句,上半句三个字,下半句五个字,叶仄(还没想明白),第四个字,可以是平声,也就是一、二声; 第七句【仄(仄)仄平平】有五个字,句式是,上句一个字、下句四个字,第七句的下半句【(仄)仄平平】可以和第八句【平平(平)仄】对仗;第九句【仄平平仄】和第十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对仗。 下阙的第一句【仄仄】可以和之后的【(平)仄平平】这一句合为一句,连成六字句;第三句【(仄)仄平平仄】和第四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合为一句——上句五个字、下句四个字的九字句。 这首词都是按照姜夔的词而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其他作者也是一样。 PS:其实你可以多找些这个词牌的词对照一下。 你也可以看一下“翠楼吟”的百科。刚想起来的,链接给你吧。 你还真是······ 刚找到了,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这是上下两阙的第七句,领格的作用是领起下文,这首词中,是一字领两句 例如: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 八声甘州) “叹”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姜夔 齐天乐) “正” 领格,应即领字;在单字作用上最为明确,因为单字不成一个概念,作用只是领起下文。 一字领两句,是说这一个字在句首,引出之后的两句。 上下阕,不要求相同! PS:不只有一字领两句;还有一字领一句、领三句、领四句。只是一字领两句最多! 所谓上一下四句,指的应该是下阙【(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应该是说这一句如果要断句的话,应该这样划分,#/####。 4.关于宋词的所有格式生查子 〔唐〕白居易 昨 宵 醉 里 行, ◎ ○ ◎ ● ○, 山 吐 三 更 月。 ◎ ● ○ ○ ▲。 不 见 可 怜 人, ◎ ● ● ○ ○, 一 夜 头 如 雪。 ◎ ● ○ ○ ▲。 今 宵 醉 里 归, ◎ ○ ◎ ● ○, 明 月 关 山 笛。 ◎ ● ○ ○ ▲。 收 拾 锦 囊 诗, ◎ ● ● ○ ○, 要 寄 扬 雄 宅。 ◎ ● ○ ○ ▲。 说明:又名《楚云深》, 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 式相同,各两仄韵,上 去通押。 浣溪沙 词例:〔清〕纳兰容若 谁 道 飘 零 不 可怜? ◎ ● ○ ○ ● ● △。 旧 游 时 节 好 花 天, ◎ ○ ◎ ● ● ○ △。 断 肠 人 去 自 今 年! ◎ ○ ◎ ● ● ○ △。 一 片 晕 红 才 着 雨, ◎ ● ○ ○ ○ ● ●。 几 丝 柔 柳 乍 和 烟, ◎ ○ ◎ ● ● ○ △。 倩 魂 销 尽 夕 阳 前, ◎ ○ ◎ ● ● ○ △。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 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 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 求对仗。 玉楼春 词例:〔宋〕宋祈 东 城 渐 觉 风 光 好, ◎ ○ ◎ ● ○ ○ ▲, 毂 皱 波 纹 迎 客。 ◎ ● ◎ ○ ○ ● ▲。 绿 杨 烟 外 晓 寒 轻, ◎ ○ ◎ ● ● ○ ○, 红 杏 枝 头 春 意 闹。 ◎ ● ◎ ○ ○ ● ▲。 浮 生 长 恨 欢 娱 少, ◎ ○ ◎ ● ○ ○ ▲, 肯 爱 千 金 轻 一 笑。 ◎ ● ◎ ○ ○ ● ▲。 为 君 持 酒 劝 斜 阳, ◎ ○ ◎ ● ● ○ ○, 且 向 花 间 留 晚 照。 ◎ ● ◎ ○ ○ ● ▲。 说明:又名《木兰花》、 《春晓曲》,双调五十 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 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如上,词调中有长短不一的,也有全首齐言的,如《生查子》上、下片实为两首五言绝句,《玉楼春》上、下片实为两首七言绝句。 词体并不完全丢掉整齐之美。 去声 就是第四声 其他的,给的不是很详细,就不太清楚了 至于说明嘛,我还可以翻译一下: 这一曲调由宋代姜夔创作,共一百零一字。 上阙的第五句,也就是“(平)平仄、(平)平平仄”这一句,上半句三个字,下半句五个字,叶仄(还没想明白),第四个字,可以是平声,也就是一、二声; 第七句【仄(仄)仄平平】有五个字,句式是,上句一个字、下句四个字,第七句的下半句【(仄)仄平平】可以和第八句【平平(平)仄】对仗;第九句【仄平平仄】和第十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对仗。 下阙的第一句【仄仄】可以和之后的【(平)仄平平】这一句合为一句,连成六字句;第三句【(仄)仄平平仄】和第四句【(仄)平平仄】也可以合为一句——上句五个字、下句四个字的九字句。 这首词都是按照姜夔的词而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其他作者也是一样。 PS:其实你可以多找些这个词牌的词对照一下。 你也可以看一下“翠楼吟”的百科。刚想起来的,链接给你吧。 你还真是······ 刚找到了,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韵) 这是上下两阙的第七句,领格的作用是领起下文,这首词中,是一字领两句 例如: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 八声甘州) “叹”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姜夔 齐天乐) “正” 领格,应即领字;在单字作用上最为明确,因为单字不成一个概念,作用只是领起下文。 一字领两句,是说这一个字在句首,引出之后的两句。 上下阕,不要求相同! PS:不只有一字领两句;还有一字领一句、领三句、领四句。只是一字领两句最多! 所谓上一下四句,指的应该是下阙【(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应该是说这一句如果要断句的话,应该这样划分,#/####。 5.宋词有什么格式吗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 渔歌子⑤[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⑥。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⑦。 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踏莎行 郴州旅舍[宋]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元溪不见梅)[宋]辛弃疾 千丈冰溪百步雷。 柴门都向水边开。 乱云剩带炊烟去, 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 过崔嵬, 东林试问几时栽? 动摇意态虽多竹, 点缀风流却欠梅。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赴新州)[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 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 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象《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他各词,前后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叠。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①这是根据《类编草堂诗余》所分小令、中调、长调而得出的结论。 ②万树《词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体"。 徐本立《词律拾遗》增加四百九十五个"体"。清代的《钦定词谱》共有二千三百零六个"体"。 ③大中,是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59年)。 ④这是依照一般的说法。 ⑤原名《渔父》。 6.宋词都有哪些格式词牌名有好几百呢 现列举一些:望江南、长相思、菩萨蛮、鹊踏枝 (蝶恋花) 浪淘沙、生查子、捣练子、南乡子、诉衷情、 临江仙、巫山一段云、河传、春光好、浣溪沙、 渔歌子、谒金门、风流子、采桑子、长命女、 清平乐、摊破浣溪沙、虞美人、子夜歌、乌夜啼(相见欢)、 捣练子令、望江梅、破阵子、点绛唇、踏莎行、 山亭柳、玉楼春、南歌子、阮郎归、浪淘沙令、 鹧鸪天、思远人 、卜算子、卖花声、醉落魄、 少年游、江城子、水调歌头、西江月、满江红、 定风波、洞仙歌、念奴娇、满庭芳、水龙吟、 青门引、望海潮、八六子、鹊桥仙、如梦令、 青玉案、六州歌头、石州引、摸鱼儿、瑞龙吟、 解连环、瑞鹤仙、苏幕遮、花犯、六丑、兰陵王、 西河、夜飞鹊、关河令、惜分飞、贺新郎、好事近、 减字木兰花、燕山亭、喜迁莺、渔家傲、凤凰台上忆吹箫、 苏武令、一剪梅、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 满江红、秦楼月、苍梧谣、忆王孙、小重山、 霜天晓角、安公子、钗头凤、汉宫春、夜游宫、 谢池春、昭君怨、太常引、祝英台近、木兰花慢、 减字浣溪沙、沁园春、唐多令、齐天乐、八归、 扬州慢、淡黄柳、长亭怨慢、暗香、疏影、 风入松、柳梢青、绮罗香、双双燕、忆秦娥、 湘春夜月、后庭花、莺啼序、八声甘州、金缕歌、 渔父词、宝鼎现、曲游春、一萼红、高阳台、 眉妩、长亭怨、一剪梅、女冠子、甘州、月下笛、御街行。 以上全是我打出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7.宋词的格式及写法求教宋词是有严格的声律的,所以比诗更有音乐性。 您提出的几种词牌的格律如下: 所用符号:“-”表示平,“|”表示仄,“+”表示可平可仄。 ①《卜算子》 +||--(句)+|--|(韵)+|--||-(句)+|--|(韵) +||--(句)+|--|(韵)+|--||-(句)+|--|(韵) ②《西江月》 +|+--|(句)+-+|--(韵)+-+||--(平)+|--+|(仄) +|+--|(句)+-+|--(韵)+-+||--(平)+|--+|(仄) ③《一剪梅》 +|--+|-(韵)+|--(句)+|--(韵)+-+||--(句)+|--(句)+|--(韵) +|--+|-(韵)+|--(句)+|--(韵)+-+||--(句)+|--(句)+|--(韵) ④《渔家傲》 +-+--||(韵)+-+|--|(韵)+|+--||(韵)-+|(韵)+-+|--|(韵) +-+--||(韵)+-+|--|(韵)+|+--||(韵)-+|(韵)+-+|--|(韵) ⑤《如梦令》 +|+--|(韵)+|+--|(韵)+||--(句)+||--|(韵)-|(韵)-|(叠)+||--|(韵)。 8.古体诗词格式<;诗词格式谱曲>;-作者:王庆凯 编著 内容简介 诗词格律,顾名思义就是写作和欣赏古典诗词的格式规律。虽然这是属于诗词形式上的一些要求,但适当遵循这些形式上的规律,是为了更完美,更深入地表现和欣赏作品的内容,因为内容总是要求通过适当的形式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掌握一些诗词格律,对我们练习写作,特别是阅读与欣赏前人的作品是大有帮助的。比如懂一些格律如诗体、词牌、韵语、声调、对仗等,就能更深一层体味前人作品的妙处。 “格律”真的就像人们想象中那么深奥难懂吗?本书作者王庆凯先生认为,所谓“格律”,不过就是古人为了诗词吟诵起来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感而制定的一些格式。为了方便初学者查阅和对照模仿写作,书中列举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诗歌体裁以及98种常见词牌的基本格式,都一一用不同的符号标明了押韵、平仄等具体要求,旁边还附上传统名篇作为示范例子。旨在让初学者容易看懂,表面上高深玄奥的古典诗词格律的殿堂大门,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敲开和迈进了。“让人轻松地学习我国古典诗词”。 (全新正版)诗词格式谱曲-作者:王庆凯 编著点此查看商品大图 价格: 24.20元 更多讲述 古体诗词格式 书 运费: 6.00元(平邮)10.00元(快递)0.00元(EMS) 此商品已经下架 查看同类的其它商品 销售数: 0 件,剩 50 件 所在地: 北京市 浏览量: 正在读取。 类 型: 全新 服务保障: 安全购物 此商品使用百付宝付款,收货满意后卖家才能拿到钱 相关商品推荐 往前翻往后翻(全新正版)闲话之3-作者。19.40元(全新正版)际遇——梁启。21.00元(全新正版)敬畏生命:五。11.00元(全新正版)冰心散文:十。17.40元(全新正版)懒洋洋的日子。17.30元(全新正版)季羡林散文全。39.40元查看所有文学图书相关商品>> 商品详情 商品评价 购买咨询 如何购买 基本信息 原价:29.00元 作者:王庆凯 编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54752 页码:23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11-1 印刷时间:2008-11-1 字 数:200000 商品标识:20436134 9.写宋词一般的格式和要求是怎样的一字句的平仄 (1)多是虚字, 如:“难”、“故”、“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且”、“方”、“纵”等。 动词也有:“把”、“向”、“指”、“对”、“望”、“着”、“看”、“念”、“叹”、“标”、“料”、“想”、“怅”、“恨”、“怕”、“问”等。 (2)多是仄声,且多是去声。 二字平仄 (1)平仄或(第一字平,第二字仄)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平平式 如:“年年.如社燕,飘流泊翰海,来寄修椽。” 三字句平仄 (1)平平仄 如:“吹凉叶。”“人如削”、“凭闲久” (2)平仄仄 如:“佳丽地,南朝盛事准现?”“天且住”。 (3)仄平平 如:“鬓微霜”“玉川迷,路东西。” (4)仄仄仄 如“似梦里,泪泪滴” (5)仄平仄 如“汉江侧,月弄仙人佩声” 四字句的平仄 (1)平平仄仄 如:云南归雁、楼西飞雁 仄仄平平 如:楼锁轻烟、木落霜州 (2)仄平平仄——最普遍、常见(第三字必平) 如:汉家陵阙、江山如画、天南游客 (3)平仄平仄——也是常见的 如:遗踪何在、人在何处?枝上同宿 (4)平平仄平——也是常见的 如:从今又添、云窗静掩 五字句平仄 (1)五字律句平仄 即五言律诗平仄 仄仄平平仄 如: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平平仄仄平 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平平平仄仄 如:玉阶空伫立 仄仄仄平平 如:独自莫凭阑 (2)五字拗句的常见现象 平仄仄平仄 如: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 仄平平仄平 如:有人楼上愁 露华浓湿衣 仄平平平仄 如:有深深良愿 望秦关何处 六字句平仄 (1)仄仄平平仄仄 如:莫厌悲歌笑语 我欲乘风归去 (2)平平仄仄平平 如:临分败笔题诗 伤心千里江南 (3)仄仄仄平平仄 如:晚雨未摧宫树 转使客情如醉 (4)六字句常见的两种拗句 仄平平仄平仄 如:晚来无限萧瑟 一时多少豪杰 平平仄仄平仄 如:西风万里无限 关河梦断何处 七字句平仄 (1)与七言律诗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平林默默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断续寒飐断续风,纵使古条似旧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如:楚客欲呵瑶瑟怨,那上少年今在否 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岸花零落鹧鸪啼,小窗和雨梦梨花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格式)点点波间冷云照 (2)不合平仄常规的拗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 如:酒旗息鼓甚处市 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露萤清夜照书卷 八字句平仄 (1)一字和七字句组合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如:度|绮燕流萤斗双语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2)二字句和六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如: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3)三字句和五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如:芳草郊|灯明闲凌泞 九字句平仄 (1)三、六字句式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如: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2)六、三句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3)四、五句式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惟有林前|银炷照啼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如:野渡再横|杨柳得荫浓 十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最好是|一川应月光流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歌舞地|清天满目成秋苑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如: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十一字句平仄(最长的) (1)六、五句式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何人为写悲壮|吹角鼓城楼 (2)四、七句式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10.关于宋词的词牌名词牌只是代表一个格式,并不直接与内容相关。 但是当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后,选择适当的词牌有利于更好地表达。词之题意,不外言情、写景、纪事、咏物四种:题意与音调相辅以成,故作者拈得题目最宜选择调名,选调得当则其音节之抑扬高下,可处处可助发其意趣。 1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宜为慷慨激昂之词;小令浪淘沙,音调尤为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2浣溪沙、蝶恋花:音节和婉,作者最多,宜写情,也宜写景3临江仙、凄清道上:最宜用于写情,对句两两作结,句法更见挺拔4洞仙歌:婉转缠绵,可以写情,可以纪事,一叠不足,作若干叠者更妙5祝英台近:顿挫得神,用以记事,亦甚佳妙;6齐天乐:音调高隽,宜用于写秋景之词,姜夔用以咏物;7金缕曲:宜用以写抑郁之情。此调变体甚多。 别名《贺新郎》,可赋本意,用以贺婚8沁园春:多四字对句,宜于咏物。别名《寿星明》,可赋本意,用以祝寿9高阳台:跌宕生姿,亦为写情佳调;10、金菊对芙蓉:有回鸾舞凤之姿,用以纪事、咏物,皆流利可爱;楼主注意以上只是根据该词牌特点决定的,不一定拘泥于这些感情。 只不过这些感情配上该词牌的句式比较便于表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