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自由”的诗句有哪些关于“自由”的诗句包括: 1、唐末郑谷《鹭鸶》 原文: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译文: 春天里,鹭鸶时而悠闲地站立在烟波迷蒙的池塘边上,时而静卧在冷雨飕飕的寒苇丛里。 渔翁回去后沙汀上雾色苍茫,鹭鸶又在无人来往的滩头上自由自在飞上又飞下。 2、唐代宣宗宫人《题红叶》 原文: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译文: 流水为什么去得这样匆匆,深宫里却整日如此地清闲。 我殷勤地辞别这一片红叶,离开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3、北宋苏舜钦《和淮上遇便风》 原文: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译文: 清澈的淮水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里吹来,吹送着我小小的归舟。 黄昏时假如泊舟在喧闹低湿的地方,将令我忧愁。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 4、南唐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原文: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译文: 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 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5、南宋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原文: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候?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退休。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2.关于自由的诗句1、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和淮上遇便风》宋代:苏舜钦 译文: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 2、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江上吟》唐代:李白 译文: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 3、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题红叶》唐代:宣宗宫人 译文:流水为什么去得这样匆匆,深宫里却整日如此的清闲。我殷勤地辞别这一片红叶,离开这好去到自由的人家。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 译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5、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唐代:王维 译文: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3.诗经中关于自由生活的句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出自《诗·小雅·鹤鸣》 4.诗经中关于自由生活的句子小雅·鹿鸣之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国风·周南·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其他羔羊(国风·召南) 君子于役(国风·卫风)樛木(国风·周南) 静女(国风·邶风)北门(国风·邶风) 北风(国风·邶风)七月(国风·豳风)。 5.求关于 自由 的古诗及名句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作者:李颀 查看该作者简介 >> 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戴司颜 【江上雨】 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星辰照何处,风雨送凉秋。寒锁空江梦,声随黄叶愁。萧萧犹未已,早晚去苹洲。 名句 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 ——马拉默德 正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富尔克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 缪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斯米茨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费斯克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孟德斯鸠 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的。——《法国国民公会宣言》 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任尔夫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西奥多·罗斯福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 德 自由不仅为滥用权力而失去,也为滥用自由而失去。——麦奇生 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华盛顿放肆的生活,不是自由的生活。——佚 名甘心做奴隶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贝 克 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富兰克林 如果一切都任我欲为,我会有迷失在这自由深渊之感。 6.有关自由的诗句,格言或名言警句1、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贝多芬(德国) 2、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德国)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这样美好,活它一辈子吧!---贝多芬(德国) 4、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贝多芬(德国) 5、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 ---贝多芬(德国) 6、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德国) 7、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德国) 8、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德国) 9、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贝多芬(德国) 7.向往自由生活 不被世俗困扰的诗句1、《归园田居 其一》晋代 陶渊明 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译文: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2、《归园田居 其二》晋代 陶渊明 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译文: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难闻到车马声响。 白天里经常地关闭柴门,独处在空室中不生杂想。偏远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拨开草丛不时互相来往。 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我种植的桑麻不断长高,我开垦的土地日益增广。 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像那零落草莽。3、《归园田居 其三》晋代 陶渊明 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4、《归园田居 其四》晋代 陶渊明 原文: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译文:离山泽去做官已经很久,现在又返林野尝到欢娱。 且携着我的儿女侄子们,拨开那乱草木寻访废墟。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遗迹,桑和竹残存着枯朽干株。我打听在这里打柴的人:过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这里的打柴人便对我说:都死光了没有留下后裔。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面貌,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不虚!人一生就好似虚幻变化,到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5、《南陵别儿童入京》唐代 李白 原文: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译文: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