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名川大山和名人赞咏的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后蜀〕孟昶 木稼曾闻达官怕 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楼钥 天边将满一轮月 世上还钟百岁人 ——〔宋〕吴叔经贺友寿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李清照 佩苇遵考训 晦水谨师传 ——〔宋〕朱嘉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朱熹赠友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好了,这是名人赞咏的对联 2.关于大山名川的名言《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关于名川大山和名人赞咏的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 ——〔五代吴越〕契盈题杭州碧波亭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五代后蜀〕孟昶 木稼曾闻达官怕山颓今见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韩琦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宋〕楼钥 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宋〕吴叔经贺友寿 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宋〕李清照 佩苇遵考训晦水谨师传 ——〔宋〕朱嘉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宋〕朱熹赠友 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元〕赵孟頫题扬州迎月楼 好了,这是名人赞咏的对联。 4.列举中国的名川大山江西井冈山 ·江西龙虎山·江西三清山·江西庐山 安徽九华山 ·安徽天柱山 ·安徽黄山·安徽齐云山·安徽琅琊山 山东泰山 ·山东崂山 山西恒山·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四川缙云山 浙江普陀山 ·浙江雁荡山 陕西华山 湖南衡山 湖北武当山 辽宁千山 江苏钟山 ·江苏天台山 福建武夷山 陕西骊山 河南鸡公山 肃麦积山 新疆天山 云南玉龙雪山 这个网站有具体的介绍:/uu110/spe/msdc/ 5.名存实亡,莫名其妙和名川大山中的"名"字是什么意思1、名存实亡: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名”的意思是名义。 名存实亡出处: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2、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理解不了其中之巧妙,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名:说出。莫:没有什么人; 莫名其妙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3、名川大山:有名的大河和大山。名:有名的,著名的。 6.中国有哪些名川大山五岳(Five Famous Mountains),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其中泰山居首。它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五岳景色各有特点,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许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 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