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赛里木湖”的优美句子有哪些·赛里木湖像一匹巨大的、蓝得发亮的缎子,南风吹拂,满湖绽开着朵朵小小的白浪花。 ·湖是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迫逐,在嬉戏。 ·湖面在阳光照射下,闪耀出金刚钻、绿宝石般的光芒,耀得眼睛睁不开。 赛里木湖(Sayram Lake):省级旅游名胜景区,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州霍城县,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 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2.赛里木湖的诗句有没有赛里木湖 大西洋的最后一滴泪 请给我的眼睛把把关 隐藏的碧波,是否水平如镜 冷暖自知的疼痛, 是否有孩子嘘寒问暖 高原的肥臀 民族的纽带 我有一个终身成就, 尊敬大自然 比老人古老的赛里木湖呐 天上的丝绸是月亮 大地上的丝绸,说是你。 比大海湛蓝。水天一色,波光潋滟 新疆的披肩 江南恬淡雨后的向往, 荷出淤泥而不染。你, 赛里木湖出人类而不染 我的赞美充满担忧,又无比信任 你有调节脏乱差的杠杆 赛里木湖。城管不是你的归宿 小贩不是你的人间 天际的脚铃铛, 少女的首饰盒 战士的手中枪 大地的睡袋 我追求一生的职业。赛里 赛里木,赛里木湖 3.描写新疆景色的诗句1、《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3、《渔家傲·秋思》 宋代 :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4、《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4.求新疆赛里木湖的详细资料赛里木湖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宁市西面,丝绸之路的北道,博乐市西南90余公里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 以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享誉古今中外。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米,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周长90公里,水域面积455——460平方公里,呈椭圆形,最大水深92米,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 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小,湖水矿化度为3克/升左右 ,略带咸味,属微咸湖。 赛里木湖湖滨水草丰富,为优良牧场。每年入冬,这里雪涌水凝,略呈椭圆形的湖面镶在冰山雪原之中,宛若洁白松软的丝绵上搁置着一块碧绿的翡翠。 到了夏季,湖畔林茂涧清,草茂花繁,辽阔的草原上,幕帐点点,炊烟袅袅,牛羊成群,牧马奔驰,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牧场风景画。 环湖气候湿润,年均降水量近400毫米,年均气温1.1摄氏度,冬季较长,夏季凉爽,春秋相连。 湖周植被以草原和森林广布为特征。云杉林是湖周主要森林,树干笔直、苍劲挺拔,层层叠叠,织成塔林。 林荫之内,伴有桦林、花楸、山楂等树种;林下浅草平铺,野菇丛生;林中还栖息马鹿、雪鸡、金雕、啄木鸟等异兽珍禽,湖中天鹅、斑头雁、白眉鸭等水禽畅游嬉戏。 赛里木湖还具有重大的科学考察价值,赛里木湖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地质学称为“地堑湖”。 而且赛里木湖盆地的第四纪湖泊沉积记录了西天山的地貌发育和古冰川作用的全部历史,反映了我国西北与中亚地区第四纪气候与环境的几个变化阶段,同时也为西北地区冰期与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了科学证据。 1989年,赛里木湖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旅游名胜景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景区。 名称趣谈: 有着诸多称谓的赛里木湖:因是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古籍亦称天池。当地人称呼赛里木湖为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的东岸设有鄂勒著依图博木军台(即三台)而得名。 赛里木湖古称“西方净海”,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突厥语中“赛里木”意为“平安”之意。而赛里木湖是哈萨克语,是祝愿的意思;因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又被称为天池和乳海。 旅游看点: 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环绕,天水相映;隆冬季节赛里木湖瑞雪飞舞,银装素裹,雪涌水凝,葱萃的苍松与洁白的雪被交相辉映,构成一派北国林海雪原的壮阔景色;春夏季节,湖畔广阔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可以使人们充分领略回归自然的浪漫情怀与寒外独特的民族文化。赛湖长期以来还流传着湖怪、湖心风洞、旋涡与湖底磁场等传说,这给美丽的赛里木湖又蒙上了一层极富想象力的神秘面纱。 近年有人总结了“赛里木湖十景”,即“金缎镶边”、“科山观松”、“净海七彩”、“湖心情侣”、“激浪拥堤”、“绿海珍珠”、“乌孙古家”、“富士东峙”、“赛湖跃金”和“松头雾瀑”。 文化底蕴: 古往今来不少诗人雅士对赛里木湖作了大量生动描述。 公元1221年邱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道:“大池方圆二百里,雪山环之,倒影池中,名之曰天池”,清中叶洪高吉赞美赛里木湖为“净海”。清末文人宋伯鲁以“四山吞浩森,一碧拭空明”的诗句,描绘了赛里木湖雄旷清澈的自然景观。 诗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这样的诗句:“你宝石兰的湖水/一见便教人心神荡……”。自乾隆28年(1763年)起,清政府将赛湖列入需每年都要举行祭典的名山大川之一。 凄美传说: 赛里木湖传说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的哈萨克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还没有赛里木湖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盛开鲜花的美丽草原。 草原上,有一位叫切丹的姑娘与叫做雪得克的蒙古族青年男子彼此深深相爱,可是凶恶的魔鬼贪婪切丹姑娘的美色,将切丹抓入魔宫,切丹誓死不从,伺机逃出魔宫,在魔鬼们追赶下,切丹被迫跳进一个深潭。当雪得克勇拼后赶来相救时发现切丹已经死去,万分悲痛中也跳入潭中殉情而死,刹时,潭里涌出滚滚涛水,于是,这对恋人的真诚至爱和悲痛泪水,化成了赛里木湖。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7月底、8月初,当地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牧民,都要在这里举行赛里木湖那达慕大会。那时是您到这里观光旅游的好时机。 届时草原百里方圆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相约而来,载歌载舞举行传统的体育比赛及集市贸易活动。内容有摔跤、赛马、刁羊、姑娘追等少数民族传统娱乐和物资交流活动,各种比赛、表演精彩纷呈,气氛非常热烈。 可充分领略到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草原民族风情。 特色经济: 1987年开始,赛里木湖中引进冷水性鱼类,目前已有16种之多,成为高山湖泊水产养殖实验基地。 现在赛里木湖大面积养鱼已获成功,将成为自治州最大的水产基地和旅游重点区之一。高白鲑是这里的特。 5.描写“新疆”的诗句、诗词有哪些1、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释义: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4、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释义: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 5、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释义: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名称由来: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清军入关以前,它所统辖的疆域仅限于中国东北地区。 入关后,它迅速统一了中国大部。但在个别地区,它的统治也是经过了多年反复之后才最终确立的。 清朝前期的几代皇帝,都视统一全中国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国的控制区域不断扩大和巩固。 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时,清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 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 。 6.对新疆赛里木湖的感情怎么写我的家乡在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新疆。 那里有花、有草、还有几个美丽的湖,其中最美的就要算赛里木湖了。这是一片足有四百多平方公里宽的湖水,像海一样。 湖水的边际非常清澈,清得能看到湖底的大大小小的灰色石头。湖的两岸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花草多得多不胜数。 这些美丽的风景给赛里木湖编织了一个华丽的花环。在湖边的小水洼里,有许许多多的小癞哈蟆。 有的时候,你还能在湖面上看到优雅的野生白天鹅。可惜湖里不能游泳,是因为水太深太冷的缘故。 太阳一照,水就变得五颜六色,一阵微风吹来,水面又变得波光粼粼,看着非常美。赛里木湖是冷水湖,湖中盛产一种冷水鱼,叫高白鲑。 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当地居民的一道美味佳肴。每年夏天到秋天,都会有骑车爱好者在湖边举行环湖自行车比赛。 这时候,赛里木湖变得人山人海。赛里木湖真美,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赛里木湖。 7.形容新疆的诗句1、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2、从军北征 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3、独不见 唐代: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 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 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 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4、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 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5、碛中作 唐代: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译文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8.描写新疆景色的诗句1、《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2、《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3、《渔家傲·秋思》 宋代 :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4、《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5、《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