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雕有关的诗句

1.关于鸟雕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2.谁画的虾最有名

1.齐白石画虾最有名。

齐白石虾图,体现了高度的笔墨技巧,在表现了水墨、宣纸的独物性能外,又将虾之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是白石笔下最写实的对象之一。 齐白石画虾没有题诗,收藏者可能会在画上题诗,无法考证。

2.与虾有关的古诗词: 双箝鼓繁须,当顶抽长矛。鞠躬见汤王,封作朱衣侯 ——唐·唐彦谦《索虾》 虎落平崖受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欺. 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

——【清代】 祁珊洲 鳞光一片来,信是真龙种,齐璜有后,薪火可传也。” ——著名书画家范曾 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

渚蒲拔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

岂知白挺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 ——【宋】苏轼《画鱼歌》 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宋】苏轼《连江雨涨》 一 河虾自有成龙志,苦练江湖不记年。

今日舞须腾四海,为迎奥运作宣传。 二 青虾曾似细商量,结队成群出小塘。

腾跃清泉萱纸上,好期善价挂中堂。 三 一弯新月落桥边,惊煞群虾未敢前。

恐是钓钩凭晚下,人间骗局令心悬。 ——邓清泉 咏虾二首 其一 今朝虽是过河虾,也把四海作为家。

他年若得蛟龙助,翻江倒海荡天涯! 其二 鲤鱼已跳龙门去,留你踟躇伤心绪。 寂寞海角等闲渡,曾经立志腾玉宇。

跳跃灵于蟹,峥嵘势若龙;生前无滴血,死后一身红。 ——熊鉴《咏虾》 3.擅长画雕的人物暂未找到。

李苦禅擅长画鹰。 方形眼眶,斧形的利嘴,强调鹰与雏的相对。

斜三角的整体造型,向上飞去的整体动态。李苦禅画鹰多为“静态”的鹰,多为蹲视姿态。

如《松鹰图》,数只雄鹰立于山颠,蓄势待发。 4.与雕有关的诗: 《竹溪惠白雕三绝》白雪通身洁,丹砂傅顶红。

赠余有深意,鹇义与闲通。鹦鹉鹪鹩赋,鹇宁愧二虫。

吾衰边幅窘,姑置小池中。世有殊尤物,天悭赋咏才。

恨渠生较晚,不及见邹枚。雕争怒力狐争死,二物形意无纤殊。

——《薛九宅观雕狐图》梅尧臣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金字经》 马致远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奉赠严八阁老》 杜甫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赠猎骑》 杜牧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

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 僧齐己。

3.和工匠有关的诗句

1、工匠

作者:张筱 现代

木,石,铁,锡,铜

一个雕刻的工匠

不拒绝材质的差异

只在乎刀工的精准无误

我知道,一个好工匠

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招与

智慧,技巧,功力

他不愿意重复自己

是的,一个诗歌的工匠

该雕刻怎样的句子

又该刨平什么样意象

来呈现诗之不朽

我也是一个工匠

一个文字的工匠

在词与句之间剔除媚骨

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寻找恰当出口

2、工匠

作者:沈羊 现代

工匠,将地球化了浓妆

泥土被烧的青红

垒成墙,高高在上

火炕换成暖床

一层层,对窗相望

地球没了呼吸

脚,接不了地气

高跟鞋,高举时尚

美丽的姑娘

将蚕丝穿在身上

工匠将土地里的金属

做成镜框

一双近视眼,放远几百年

工匠,潜心改变

远古的麦田

没有一粒出于自然

3、工匠

作者:咏剑 现代

用犀利的目光观察内燃机的动力

用力量与火去切割铸坯

用炽热的情怀

去点焊出璀璨之光

用汗水去兑换

每一炉铁水

每一炉钢流

每一根材料

用天车吊装货物稳顺抵达

用万用表精准判断出设备故障

用目光,听音,捕捉轧机故障部位

用电脑操作输送每一批矿料

用精度使设备无缝隙运行

用科技创研制造出新材料

4、工匠和艺人

作者:秋野珺雪 现代

工匠和艺人

他斫树,凿木,度长短

小的打桌椅,大的做栋梁

直的立柱子,弯的做犁头

他养了一屋儿女

有粗有细,有弯有直

弯的直的各有所长

很多年后,他们家成了木柴厂

每日里画画写字的是艺人

他不问油盐,没有晨昏

他画了一片江山

画了一堆石头,几根毛竹

又添上两间草庐

最后,他干脆搬进去

做了石头和毛竹的邻居

5、工匠的感想

/文/赖建防 现代

修整了一下午的棱角

从审美的角度上去看

好像还缺些什么

明天继续美化吧

做产品得与厨师烧菜一样

同样讲究色、香、味

色者产品之外观也

香者产品之工艺也

味者产品之功能也

我要让客户见我的产品

像见到初夜之新娘

4.与志气有关的诗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出处:三国志

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出处:《扬子江》

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处:《杂说送张琥》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处:《陈涉世家》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处:《岳阳楼记》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处:《夏日绝句》

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处:《竹石》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处:《白马篇》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出处:《南园》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处:《长歌行》

11、位卑未敢忘忧国。——出处:《病起书怀》

12、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出处:《对联》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处:《行路难·其一》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处:孔子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处:《孟子》

1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处:《卜居》

1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

1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处:刘勰

1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出处:汉书

20、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

2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处:《登科后》

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处:《无题》

2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处:《蜀相》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处:《酬乐天扬州》

2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出处:《吕氏春秋》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处:《蜂》

2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出处:《登飞来峰》

28、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出处:《后汉书·班超传》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处:司马迁

30、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处:刘勰

3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处:《警世贤文》

5.与射艺有关的诗词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箭雨流星霜满弓

忙拈鹊画弓,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正中宾鸿,落在蒹葭不见。

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

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

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

弩发若碧涛吞日,矢飞超电掣风驰

6.与郭靖有关的诗句

(一) 调寄沁园春·郭靖 大漠初闻,铁汉将军,心烈若磐。

仗骄人艺业,惩奸灭恶,惊天豪气,倒海移山。降龙双掌,九阴绝技,一片丹心照玉阑。

苍天喻,似他般义士,伟若峰峦。 誓当斩除权奸,提五尺青锋震宇寰。

若张弓励马,痴忠愚意。披星戴月,矢志憨顽。

除死方休,鞠躬尽粹,誓以精诚赴险关。歌千句,痛陈英雄事,俯仰山川。

(二) 江城子----护襄阳 十年襄阳护城墙,北固望,匈奴狼. 铁衣遍野,枪矛横四方. 弯弓射雕影难忘,常思量,东泛光. 想想如今须如霜,不似往,又何妨. 赤膊杀狼,精气斗志昂. 北风吹来煞是凉,穿铁衣,杀敌狂. (三)人月园·咏郭靖 浩歌马嘶日黯黄, 擎剑白发扬。 赤雨洗血岗。

阿斗难扶, 襄阳同亡。 英雄无泪, 痴狂笑我, 我笑痴狂。

来生休提, 半溪明月, 一荷清香。 (四) 一剪梅·咏郭靖 会挽强弓射大雕, 策马狂飙, 天地英豪. 为其真爱利名抛, 不要蒙袍, 怎有金刀? 铁血丹心不动摇, 一代天骄, 也欲折腰. 韶华只为百民焦, 风又飘飘, 雨也萧萧. (五) 霜天晓角 楚天吴地,尤剩江山半壁。

推却后庭歌宴,凭栏处、皆胡骑。 把雕弓挽起,对故人舞戟。

北马南船催动,鏖城下、添新鬼。 (六) 贺新郎 ·咏郭靖 大漠狂风吹,黄云起。

苍茫不见,青天万里。一箭冲霄落双雕,赢得可汗金刀。

公主芳心暗里许,可惜落花流水意。梦中犹记江南风物,慷慨歌,中原赴。

历经险阻成大器,慑宵小,荡寇除魔,扶危济弱,一腔热血任评说。坚守襄阳不破。

侠之大,为民为国。仰天长笑沙场卧,青史留名正气不落。

草木悲,风云作。 (七) 水调歌头--咏郭靖 黄河风凌渡,快意说茶话。

襄阳城下,风怒吼金戈铁马。大漠骑乘射雕,桃花依旧纷飞,往事莫堪首。

布衣上城头,万头齐攒跃。 昏君道,贪官遥,难酬志。

英雄无奈,谈笑不忘古今愁。可叹南国风光,磨灭游人无数,遗恨暗难收。

千载传世事,名垂千古流。 (八) 满江红 风沙莽莽,弦动处、铁羽射雕。

旌旗下烽烟满目,万马嘶号。 一骑独闯重兵营,徒手敢搏豺与豹。

抚长剑、但问仇人头,年正少。 烟雨楼,桃花岛;华山险,人间道。

凭铁血丹心,正气长浩。 慷慨自是侠士气,愚钝每惹红颜恼。

折天骄、坦荡论英雄,谁能料? (九)满江红 大漠风霜,吹面处,刀锋刻就. 凭天射,力挽双雕,雄鹰初涉. 锦绣江南女儿心,懵懂塞北少年意. 最宽怀,得佳人青睐,堪羡慕. 悲故里,何孺弱. 恨天骄,欺凌多. 见硝烟弥漫,尸陈遍野. 更惜当年冤武穆,愤慨能与何人说? 终须是,丹心碧血热,守城阙. (十) 满江红——郭靖 大漠孤烟, 绝顶处、双雕盘旋。 回故土、江南丝柳, 画中婵娟。

钱塘江水泥作偶, 青梅游戏展笑颜。 愿无猜, 牵手看河川, 心坦然。

谈笑间, 国将患; 凭意气, 冲霄汉。 犹记靖康耻, 怒拍阑干。

驻襄阳,胡骑裹足, 镇河山单于止步。 终成就、为国留侠名, 英雄范。

(十一) 八声甘州 看飒飒冬雪洒满天,洗去乱世休。 待草色渐进,雪山在望,白雕当头。

正值半壁江山,徐徐正北流。 惟江南七侠,传功授徒。

不忍登高临远,望城郭袅袅,忧国难收。 遇桃花黄蓉,何苦再犯愁? 拜神丐,苦练降龙,却几回失手欧阳峰。

守襄阳,北定乾坤,英名远扬。 (十二) 忆故人 雪耻关名。

自靖康,饮血恨,何人讲。英雄雕马笨情郎,衣带桃花香。

烟雨楼头荡漾。心发狂,差失俊赏。

江山如画,箭似流星,绝尘沙场。

7.跟笔墨有关的诗句

为陈子复画扇戏题

【作者:文徵明】

长松荫高原,虚亭写清泚。

重重夕阳山,忽堕清谈里。

吾生溪壑心,苦受尘氛累。

昔从笔墨间,涂抹聊尔耳。

亦知不疗饥,性僻殊事此。

有如鱼吹沫,不自知所以。

世人不相谅,调笑呼画史。

纷然各有须,缣素盈案几。

袜材真足厌,研吮良自耻。

经旬一执笔,累岁不盈纸。

交游怪逋慢,往往遭怒訾。

岂知书生为,未可俗工拟。

五日画一石,十日画一水。

虽无王宰能,此例自可倚。

陈君乃何人,亦自向庸鄙。

一扇五更年,此负真缓矣。

吾方惧获怒,君顾得之喜。

一笑题谢君,贤于二三子。

题吴教授所藏黄大痴画松江送别图

【作者:刘崧】

是何山莽莽以横,云水浩浩而生风。

天低江迥日欲落,别意乃在苍茫中。

问君此图作者谁?浙东老人黄大痴。

松江先生旧知己,眼明为写秋江姿。

重坡欹岸东南远,木末参差见层褵。

苍浦遥连楚泽深,石林尽带吴堤转。

是时先生从此归,把钓欲拂云中矶。

长风过雨蒲苇净,水色淡沲沾人衣。

只今又作筠州客,惆怅松江渺云隔。

离思犹迷雁荡烟,归心已历洪崖石。

我思大痴焉得从,笔墨往往遗奇踪。

草衣骑牛发如雪,吹笛忆过天台峰。

平生一笔不轻许,傲睨王侯笑尘土。

展图坐对凤山青,却想高情动千古。

君不闻功名利达能几何,长安离别日日多。

灞陵亭前春草碧,灞陵亭下春风波。

题陈氏所藏著色山水图

【作者:贡奎】

独卧晓慵起,梦中千万山。

推窗烟云满,一笑咫尺间。

袅袅美人妆,金碧粲笄鬟。

素波净如镜,绿苹点溪湾。

美哉笔墨工,貌此意度闲。

孤禽立圆沙,渔舟远来还。

我方厌闤市,坐对忘朝餐。

安得林下扉,深居长掩关。

答吴伯固

【作者:郑獬】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笔墨又劲绝,涌纸花光流。

想其挥扫时,天匠无雕锼。

倒下百箧珠,滑走不可收。

嗟余文字拙,瑕颣多疮疣。

乃如丑老妇,见此明镜羞。

美言反见诵,伦拟非其俦。

扶树腐木茂,使之凌昆丘。

又欲唱其宫,使我商以讴。

相搏如风雷,直与郊愈侔。

子趋则甚易,於我宁得不。

力敌气遂作,声应律乃酬。

譬如楚汉翁,画地争鸿沟。

我才非子对,何足当戈矛。

幸子时见过,高吟消百忧。

8.与建筑有关的诗句

诗句:

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鸟斯革,如斯 飞”这是《诗经》中描写周代宫殿建筑的诗句。在古人心目中他们非常自然地把建筑造型与飞禽联系在一起。

阿房宫赋 杜牧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像《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宫归京》中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还有《念昔游三首(其一)》中的“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这都表明杜牧对佛教建筑是颇为欣赏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宫归京》·杜牧

秋山晴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念昔游三首(其一)》·杜牧

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四鼓出嘉会门赴南郊斋宫》·陆游

9.和侠女有关的诗句

您好,查到诗词三首,希望能够帮到您。

年代:明 作者:陈嘉谋

《缺题》

施氏山前旧有人,吴王宫殿几重新.

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

西家女侠今何在?白苎轻萝谢四邻.

年代:明 作者:刘黄裳

《摴蒱歌(并序)》

龙女诵经香饭毕,长安放衙初岸帻.

桃笙幔展燕寝春,试下红衫轻一掷.

绿云点点玳梁间,海燕翩翩对远山.

仙人好博雷翻掌,玉女投壶电解颜.

揶揄笑口如飞雪,黄鹂二月争调舌.

别有呼卢调转高,一声凤叫青天裂.

风摇花片满雕窗,郁金醽酒泛琼缸.

云母屏前怜个个,水精帘下爱双双.

一枝醲李倚银盘,纤纤新笋击琅玕.

已解疾驰夸女侠,故将迟局媚郎官.

醉后双鸾挂海野,樱唇唾出胭脂马.

偷得筹来窃玉符,夺将枭去惊铜瓦.

折腰尘净馆娃前,画眉人在章台下.

摴罢么麽性转灵,不弹宝瑟向君听.

仙郎带酒朝天去,还讽如来般若经.

年代:明 作者:莆田姚旅

《过湘兰故居》

曲榭残烟里,佳人昔此居.

花犹笼锦瑟,苔自绣帷车.

女侠名徒在,江神佩已虚.

销愁不道酒,留恨若教除.

10.与巧合有关的诗句

与巧合有关的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原诗】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入夜一城花灯好象是春风吹开花儿挂满千枝万树,烟火象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驱赶宝马拉着华丽车子香风飘满一路。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错。玉壶的灯光流转着,此起彼伏的鱼龙花灯在飞舞着。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有的插满蛾儿,有的戴着雪柳,有的飘着金黄的丝缕,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在众芳里我千百次寻找她,可都没找着;突然一回首,那个人却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稀落落之处。

【赏析】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给。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专门写人。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金缕缠就的春幡春胜。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主人公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都没有意义与趣味。

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可见词人笔墨之细,文心之苦。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