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表明慢生活的诗句你问的好广泛。。。苏轼不同的句子表现出的各个阶段的人生感想都不同,除开豁达和重情,还有淡然恬静和乐观。我在下面自己写几个吧,希望你用的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燕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像这首还衍生了今天的一个成语叫雪泥鸿爪。有感叹时光飞逝,劝人珍惜时间和超脱世事的意境和品质。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是他被贬惠州时的作品,有乐观释然,淡然恬静,享受自然,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境。 2.有关“描写缓慢”的诗句有哪些1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 秋风辞(两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 蒹葭(唐)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5 百忧集行(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6 卜算子·感旧(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形容时间很慢的诗句有哪些? 1、孤枕锦衣寒,夜月更漏长。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3、一别之后,两地想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4、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白居易 5、时攀芳树愁花尽,昼掩高斋厌日长。——独孤及 6、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苏轼 7、倦学厌日长,嬉游念佳节。——元稹 3.形容时间很慢的诗句有哪些1、孤枕锦衣寒,夜月更漏长。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3、一别之后,两地想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4、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白居易 5、时攀芳树愁花尽,昼掩高斋厌日长。——独孤及 6、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苏轼 7、倦学厌日长,嬉游念佳节。——元稹 8、《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唐 李白) 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 晴薰榆荚黑,春染柳梢黄。 雪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 低平稳船舫,轻暖好衣裳。 白角三升榼,红茵六尺床。 偶游难得伴,独醉不成狂。 我有中心乐,君无外事忙。 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 9、《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唐 独孤及) 望远思归心易伤,况将衰鬓偶年光。 时攀芳树愁花尽,昼掩高斋厌日长。 甘比流波辞旧浦,忍看新草遍横塘。 因君赠我江枫咏,春思如今未易量。 10、《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能否帮忙解释一下苏轼的雨中风慢这首诗的意思宋- 苏轼 - 雨中花慢 【年代】:宋 【作者】:苏轼 【题目】:雨中花慢 【内容】: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 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 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 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著猜防。 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 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 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注释: 上片写梦境。描述一位烟鬟雾鬓的水神,凌波驭风翩然而来。从冰绡琼佩的服饰去辨认,竟是旧时的情侣 。顿觉天地清明 ,霭消霞吐。接着描写含情相对,若即若离的画面,益增梦境迷离惝恍之感。词的起句,写景、写人,常因需要而定 。《念奴娇·过洞庭》是由景及人的,写罢“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之后,才点出“著我扁舟一叶 ”。如果这首词也采取同样写法,把起句和“秋霁”联互换一下位置,损益几个字使成为“秋霁天高,明霞乍吐,曙凉宿霭初消。????一叶凌波渺渺,烟鬟雾鬓萧萧”。这样平铺直叙,纵使字句斟酌至当,也平庸无力,振不起来。作者所以致梦是思念情侣,并非流连光景,所以一起就要突出重点正如《楚辞·湘夫人 》之手法,以“帝子降兮北渚”突起,然后才写“袅袅兮秋风”。从词的这一片看 ,这两句写景是插在写人的中间的,于是它还兼有另一作用。作者把李氏比之于水神,当她来临的时候是“烟鬟雾鬓萧萧。从“ 萧萧 ”两字可体味出是粗服乱头的形象。后来又是“微颦不语”。 那么,当他们乍见互认的一瞬间又是如何呢?这时喜悦的心情必与自然景物融而为一 。“明霞乍吐”可喻喜形于色。“宿霭初消”也可说暗指暂释久积的愁云。 还值得注意的是“认得兰皋琼佩”一句在这里用典确切。江妃当日解佩以赠郑交甫,颇似李氏之接受孝祥相爱 ;其后情好而终 ,彼此又复相似。琼佩信物犹识,而旧人已难重寻。片末写梦中李氏的举止表情极细:沉默微颦,稍进又止;遗世独立,何姗姗其来迟!超凡,遥远貌。 下片写梦中的思想活动。尽管这位水神是如此可望而不可及,但终不失望。盈盈愁思,冉冉神交,“断魂欲遣谁招”。这里所谓断魂,实指受到损害的爱情,与“帝遣巫阳招我魂”(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句)之取义《楚辞·招魂》有别。他和李氏是受多方面的压力不得已而分离的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张先《一丛花》句),作者表示要矢志不渝,等待着青鸾传信,等待着乌鹊填桥。然而这种希冀究竟是微茫的,自从李氏归山学道,两人之间又多一层障碍。什么“琴心三叠儛胎仙 ”(语出道家《上清黄庭内景经》,胎仙指胎灵大神 ,儛同舞 ),自是空劳怅望;所谓:“翡翠戏兰苕”(晋郭璞《游仙诗》句)的虚无幻境,令人尤不忍看。“庄生晓梦迷蝴蝶”,栩栩然蝶也,那是好梦;这一对爱情悲剧的主人公却是咫尺天涯,相思相望 ,又怎得不魂销肠断?幽梦乍醒,惊鸿倏逝,这时正是秋霁曙凉,雾消霞吐,仙人驾着红云远去,天际隐约听得笙箫。词情至此,笔与神驰,也把读者带到情思缥缈的境界。 通观全词,除最后三句述醒后幻觉外,余皆梦中所见,写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极烟水迷离之极。苏轼的《江城子》也是记梦,上来就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后来又说 :“纵使相逢应不识。”上片写的是死别之情,下片才写梦境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他这是凭悼亡人,可以如此实写;孝祥和李氏是生离而非死别,因此虚实兼顾。梦境本虚,故以“认得”实之。重圆无望是事实,却以“犹自待”虚词掩之。其他如“相顾无言”与“微颦不语”,“明月夜,短松岗”与“红云一片,天际笙箫”等等,一写永诀的哀伤,一写暂离的悲戚。对比二者,措辞可谓各尽其妙。而后者描写梦里重逢,尤能将真挚爱情和微茫心事曲折地表达出来。孝祥自从绍兴丙子(1156)送别李氏,曾有“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及“不如江月 ,照伊清夜同去 ”(《念奴娇》)等句。 一别逾十年,如今同之远来省亲,怎会不勾起内心深处的痛苦?词里说 :“神交冉冉,愁思盈盈,断魂欲遣谁招 ?”前二句承上启下,第三句竟是一篇主旨,细心体味便知。明杨慎盛称于湖词,曾引“秋净(霁)”一联为“写景之妙”的例句(《词品》卷四),倘当日得知本事,所以理解全词更深,料应拊掌称绝。 满意请采纳 5.希望时间慢一点的诗句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释义: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 登乐游原》 释义: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经临近黄昏。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出自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释义: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 4、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出自宋代晏殊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译文:人从出生到逝去,都要经历人世间的这段时光。可岁月悠悠,人生易老。时光就那样,它只懂得催人老,不相信世间有多情的人。常常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而伤感,离别后每次酒后(我)就因思念而泪湿春衫呢。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唐代李商隐《锦瑟》 译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6.苏轼豁达不羁的诗有哪些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