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与讲座

1.诗词知识专题讲座稿

诗歌专题知识讲座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一、诗歌类别古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从字数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隋唐时期的古体诗,题目中一般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

近体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格律诗”,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严格,讲究二、四、六、八押韵;一首诗的句数也有限定: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古体诗(古风)四言古诗如:《诗经》古体诗的特点①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都是古体诗。②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均为古体诗。

②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五言古诗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七言古诗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杂言古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近体诗(格律诗)绝句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鹳鹊楼》近体诗的特点①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②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律诗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另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如从艺术手法上分,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从表现内容上分有: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恋诗、哲理诗、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

二、诗歌形象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①诗中的主人公形象。

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

②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③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

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具体言之,古诗中常见的形象有以下几类:①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③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④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⑤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三、思想情感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

如辛弃疾曾经。

2.听小学古诗教学的讲座收获与感想怎样写

为了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幼儿们了解认识。

例如我在教幼儿们学习古诗《秋夕》时,先让在幼儿们初步的理解诗意,我们老师最要注重让孩子们进行反复不断地、有感情地吟诵。在反复的感情诵读中,孩子们会积极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中,探索古诗的意境美。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幼儿的想象力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我们教师的古诗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的行为,应充分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精神,古诗课堂提问才能由教师的单方面的行为真正变为师幼共同的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哦! 再次我们在古诗教学时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要过细、全,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幼儿们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幼儿们很快进入角色。如果过全过细的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一是会转移幼儿们的注意力,正确的方法是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左右重点的介绍,使幼儿们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啊,古诗教学所给予幼儿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幼儿们在与古诗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我记得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幼儿的大脑,就是要开发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探索。

于是我借鉴了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大脑的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幼儿独自思考和主动探索的机会,从而为幼儿营造了无限开阔和想象的空间,能让一个不认识字的幼儿通过画面就能读出古诗大意。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幼儿们们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吟诵古诗,需要的则是反复不断、要有感情。

古诗的图画形式多样,而孩子们读古诗的热情和不断发现其中的乐趣,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百读不厌。回顾这个学期的古诗特色教学工作,可以说是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蒙蔓古诗词讲座下载

今晚的古城夜幕低垂,华灯闪烁,虽已是初秋季节,暑期的燥热还是没有完全褪去,但丝毫没有阻挡住那些热爱诗歌的人行色匆匆的脚步,一群人此时此刻正不约而同的奔走在通往高开区“玛琪朵咖啡厅”的路上,第30期“诗词方舟”将于今晚八点在这里如期举行,今晚的“玛琪朵咖啡厅”也将再度成为“诗词方舟”的专属空间。

晚七点三十分,“诗词方舟”的创始人景三郎老师,保定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田禾老师、作家赵风华大姐、甄广明老师,诗人南乡子老师,以及多名初次见面的文友,近二十人陆陆续续如约而至,相聚在城北的这家充满诗意的咖啡店里,吟诗品茶,相互交流,聆听田禾老师的诗文讲座。

咖啡厅里摇曳着淡淡而柔和的光芒,舒缓的乐曲在耳边轻轻的回旋,悬挂在咖啡厅四壁的几幅书法作品给这间咖啡厅更增添了一抹浓浓的文化韵味,临近八点左右,诗人黑马老师、小说家北雁老师、青年诗人自明、美女诗人张洁一行四人也从清苑匆匆赶来。

本次的“诗词方舟”由保定诗人南乡子及美女跳跳鱼主持,第一个环节为自由朗诵,刚刚参加完第六届河北青年诗会的清苑美女作家张洁将自己创作的几首诗歌与众人分享,并诚恳的请大家提出不同意见,从而折射出作者对自己诗歌作品不断追求完美的那份执着。诗人南乡子老师对张洁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作者的诗作文笔清新,语言舒缓,文风朴实,为诗歌作品中的佳作。

《四季风》杂志的创始人之一黑马老师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作品《轮回》,众文友不由随着黑马老师的激情吟诵,陶醉其中。作家甄广明老师也即兴为大家朗诵了一首专门为一文友创作的诗词《凭栏远眺》与众人分享。然给我们大家从中看到已近不惑的甄老师,以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始终保持着年轻人一般的创作激情,才思汹涌,让人叹服。在南乡子和黑马老师的一致提议下,专程来这儿学习,并未准备作品的我,便临时从《四季风》杂志中挑选了清苑女诗人如意的一首诗歌作品《午后》,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意姐的才情,青年诗人自明、厚生也分别朗诵了霜白和赵应的诗歌,美女跳跳鱼则朗诵了著名诗人田禾老师的诗歌作品。

景三郎老师,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了旧体诗和新诗之间相互存在的个体差异和共性关系。并隆重为大家介绍了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同时被翻译成12个版本的精美诗歌《当你老了》,曾担任过英语教师的景三郎老师,将这首英文版的《当你老了》吟诵给大家听,标准的发音,磁性的嗓音,平和的声调,让我们仿佛转瞬之间已经置身于欧美国家的一所大学校园的课堂上,正在静静聆听外籍教师在语文课上吟诗教学的场景。

本期“诗词方舟”景三郎老师还特别邀请了著名诗人田禾老师作为本期嘉宾为大家讲座,对于田禾老师的为人,想必很多文学圈的人都很了解,田禾老师虽集大学教授、校工会主席,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学者诸多名衔于一身,但给我们的感觉,为人总是那么的亲善、谦和,从未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更没有官场上的架子,并且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那份质朴善良的心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无疑也是他专门描写社会底层的诗歌名作《小学同学》,被网络广为传诵的原因之一。

4.讲座心得体会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我们小学课本里也安排了一些内容。

结合刘尊明教授的讲座,我觉得在教学时,不应该盲目追求唯一的标准的分析与评价,而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个人体验,给学生独立体验的自由与空间,尊重学生的多元表达。唐诗宋词是古人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的结晶,沉淀着古人丰富的情感,文学性极强,又充满了人情味。

这些决定了诗歌教学的过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实验论证、逻辑推理,而在于呈现文本内涵,激活学生的生命激情,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文本世界进行审美体验。当每首诗词作为教学对象出现在课堂中的时候,它呈现出的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召唤着师生将它唤醒、将它丰富。

新课程标准中多处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个人的感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力,那么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不但教师可以把创造主体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加以充分理解与体验,而且学生还能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塑艺术形象,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甚至体味到作家创造艺术作品时未曾想到的东西,从而深化原来并不深刻的东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