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孤单在外的宋词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此词上阕写的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在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时候,词人步出庭院,抬头望月,感到清冷孤寂。月儿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渲染出一种孤高冷寂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2.形容人的诗词有哪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仿佛兮若轻云之闭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我给你来一段洛神赋吧 你自己截取好句: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这是曹植描写宓妃的,通篇都是佳句 3.形容想念一个人的诗词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出自唐代王维《相思》 白话文释义: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2,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出自宋代: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白话文释义:长久的相思啊,长久的相思。若问这相思何时是尽头,除非是在相见之时。长久的相思啊,长久的相思。这相思之情说给谁听呢,薄情寡义的人是不能体会的。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出自唐代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白话文释义: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出自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白话文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出自宋代:晏殊《玉楼春·春恨》 白话文释义: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 4.谁告诉我些形容一个人美丽的诗词呢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 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 春风驰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 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5.如何形容一个人诗词朗诵的好内容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 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普通话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节奏优美。 声音温雅磁性,松弛有度,或如涓涓流水润泽心灵等。表达自然流畅,动作设计合理,自然大方。 感情丰富、富有创意、引人入胜,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把诗词的意境表现的显得淋漓尽致。朗诵富有韵味,表现力和感染力,声情并茂,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台风自然大方,出入有序有礼,精神饱满,衣着得体。 扩展资料: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朗诵。 6.求诗词来表达一个人达到了顶峰,却感到无比的孤寂答案是: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现在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经常感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简单的说就是,站在高高的地方承受不住那里的风寒.又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所达到的极高境界。 境界越高,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古代形容一个人奋斗的诗词1、《离骚》先秦:屈原 原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文: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原文: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3、《离骚》先秦:屈原 原文: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文: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4、《长歌行》两汉:佚名 原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5、《竹石》清代:郑燮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