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罗裙的古诗句

1.求:含有“裙”(罗裙)的诗句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生查子》

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李商隐《江南曲》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白居易《小曲新词》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孟浩然的《春情》

元稹的《晚宴湘亭》中,舞女红裙碧袖,歌甜舞旋,令人心醉。“花低愁露醉,絮起觉春狂;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

杜牧的《偶呈郑先辈》里,少女淡妆婷婷玉立,款款动人,绣着双凤,散发着郁金花香裙子似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叫人心驰神飞。“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李贺的《兰香神女庙》讲到一种“金丝裙”,它那样清雅馥郁,冰清玉洁的美丽,说明了当时裙子的新品繁多,美不胜收。“舞佩剪鸾翼,帐带涂轻银;。。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

还有象“黄陵女儿茜裙新”、“女妆素面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白色罗裙翻酒污”、“榴花不似舞裙红”、“白妆素面碧纱裙”等诗句

2.带有罗裙的诗句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

柳腰身。昨日乱山昏。

来时衣上云。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宋代:贺铸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

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宋代: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斗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

又有斗百草之戏。”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际已开始斗草。

穿针:指七月七日七巧节。《西京杂记》载:“汉宫女以七月七日登开襟楼,寄七子针”,以示向天上织女乞求织锦技巧,称之为“七巧节”。

“罗裙”句,七夕月夜,你身着罗裙,裙湿香露;头戴玉钗,鬓插香花,立于夜风之中。唐·温庭筠《菩萨蛮》云:“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流水”句: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化来,此处指女子去远,无处寻觅。

行云: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这里指心爱的女子行踪不定。

飞雨:微雨。

3.描写夏景的古诗句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首夏》

【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灸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4.描写夏景的古诗句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7、《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3、《首夏》【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

脉脉防忧煎.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17、《三月晦日偶题》【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18、《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19、《初夏淮安道中》【元】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20、《夏日杂诗》【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21、《夏日》【唐】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

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22、《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5.关于莲的诗句

描写莲的诗句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芙蕖》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采莲曲》梁元帝

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夏歌》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6.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咏 荷 诗·词·文【咏白莲(其二)】 唐·皮日休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莲】 唐·唐彦谦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独芙蓉】 唐·王贞白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游。【菩萨蛮】 荷花 宋·陈与义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红少绿多时,帘前光景奇。绳床乌木几,尽日繁香里。

睡起一篇新,与花作主人。 【卜算子】 荷花 宋·辛弃疾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涉。 【南乡子】 李绚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竟折团荷遮晚照。【高荷】 唐·元稹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 。

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荷花】 唐·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醉桃源】 芙蓉 宋·吴文英青春花姊不同时。

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

风来吹绣漪。惊旧事,问长眉。

月明仙梦回。凭栏人但觉秋肥。

花愁人不知。【五律 荷】 清·纳兰性德鱼戏叶田田,凫飞唱采莲。

白裁肪玉瓣,红翦彩霞笺。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怜并蒂,常绣枕函边。 【秋莲】 元·刘因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卜算子 咏莲】 清·吴绡谁种白莲花。

秋到花开处。陶令腾腾醉欲归。

香满庐山路。莫笑出青泥。

心净还如许。一片琉璃照相馆影空。

常向波中住。【咏同心莲】 昭明太子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

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

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韩愈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题白莲】 唐·白居易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小庭水植率尔成诗】 钱微泓然一缶水,下与坳塘接。

青菰八九枝,圆荷四五叶。动摇香风至,顾盼野心惬。

行可采芙蓉,长江讵云涉。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宋·梅尧臣彤云赤雾生绿房,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羽盖裹露明目口。浊水一石乱蛙龟,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房莲】 宋·司马光莲房前后熟,供噉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尚怜食蘂在。

深映绿荷低。脆美如新采,近根犹带泥。

【采莲曲】 宋·陆游采莲吴妹巧笑倩,小舟点破烟波面。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

女伴相邀拾翠羽,归棹如飞那可许。倾鬓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

【芙蓉曲】 元·萨都剌秋江渺渺鞭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绛袍春浅护云暧,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 南朝·梁·吴均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采莲曲】 南朝·梁·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梁·祖孙登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轻不定,菱歌引更长。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 隋·殷英童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折荷有赠】 唐·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越女】 唐·王昌龄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古意】 唐·韩愈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古采莲 元·吾丘衍湿风吹花生冷香,冯夷为舞冰丝裳,霏霏粉金飘晚塘。

浮兰舟,鼓桂楫,歌采莲,为君发:迟迟归来弄明月。【莲塘霁望】 唐·刘兼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只鸂鶒绣初成。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新荷出水】 宋·岳珂贴水初翻紫玉团。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