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乌鸦的诗句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 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 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 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群鸦争晚噪,一意送斜阳 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惟有幕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带甲满京华,落日孤城闭幕鸦 树树西风,幕鸦寒不起 寒鸦散乱只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 旧苑鸦寒荒皋雁瘦,吴霜正染青袍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数点苍茫里,饥乌接翅归 湖边老屋墙压篱,饥鸦啄雪枝上嘀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2.描写乌鸦的诗句天净沙 秋 无名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无题 鲁迅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兰陵王 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 乱鸦过,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 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3.关于乌鸦的古诗有哪些《乌引雏》 唐- 韦应物 日出照东城,春乌鸦鸦雏和鸣。雏和鸣,羽犹短。巢在深林春正寒,引飞欲集东城暖。群雏缡褷睥睨高,举翅不及坠蓬蒿。雄雌来去飞又引,音声上下惧鹰隼。引赶雏乌,尔心将如,何得比日搜索雀卵噉尔雏。 《欲雪》 宋-范成大 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说与江梅须早计,冯夷无赖欲争春。 《菩萨蛮·冥濛秋夕溥清露》 宋-张孝祥 冥濛秋夕溥清露。玉绳耿耿银潢注。永夜滴铜壶。月华楼影孤。佳人纡绝唱。翠幕丛宵上。休劝玉东西。乌鸦枝上啼。 《题密山寺壁》 宋-范端臣 篱落邻林麓,江湾应霭烟。乌鸦依野屋,独鹿度平田。孤阁高竿隔,篮棂绿柳连。僧栖心象息,游衍亦夤缘。 《诉衷情 继古韵》 元- 王丹桂 瑞云深处是仙家。高枕卧烟霞。调引个中物象,玉兔配乌鸦。甘淡素,弃轻纱。远浮华。身崇三教,心敬三光,头戴三花。 《简曾才叔》 宋- 戴复古 虚庭贮明月,酒醒独登楼。偶逐一笑乐,遂成三夕留。乌鸦工报晓,蟋蟀早吟秋。欲赴东溪约,烦君具小舟。 古诗中意象乌鸦有什么含义? 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4.有关乌鸦的诗句七律·乌鸦·和塞北草 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群鸦争晚噪,一意送斜阳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惟有幕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带甲满京华,落日孤城闭幕鸦树树西风,幕鸦寒不起寒鸦散乱只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旧苑鸦寒荒皋雁瘦,吴霜正染青袍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数点苍茫里,饥乌接翅归湖边老屋墙压篱,饥鸦啄雪枝上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关于乌鸦的诗句有哪些1、宋·戴复古 《淮村兵后》 原文选段: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释义: 寂寞的一株小桃树,没人欣赏,默默地开着红花。 满眼是迷离的春草,笼罩着雾气,黄昏里盘旋着几只乌鸦。一处处毁坏倒塌的矮墙,缭绕着废弃的水井;这里与那里,原先都住满了人家。 2、唐·李白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原文选段: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释义: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早已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也被这阵挂的树枝作响落叶飘散的声音惊醒,难耐凋零凄凉之景,呱呱的加了几声,想起曾经相遇相知的种种,不禁感慨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而此时此刻我实在难耐心中的孤独悲伤,叫我情何以堪。 3、唐·李商隐 《隋宫》 原文选段: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释义: 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4、唐·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 原文选段: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释义: 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今天一别我知道两地悲愁。 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乌鸦都已归巢只见水悠悠。 5、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原文选段: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释义: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 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6.关于乌鸦的古诗1、春乌鸦鸦雏和鸣唐韦应物 《乌引雏》2、乌鸦枝上啼宋张孝祥 《菩萨蛮·冥濛秋夕溥清露》3、玉兔配乌鸦元王丹桂 《诉衷情 继古韵》4、麻雀乌鸦总祸胎现代陈独秀 《金粉泪(56首)》5、乌鸦与鹪鹩宋戴表元 《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6、乌鸦工报晓宋戴复古 《简曾才叔》7、乌鸦盘舞黄云乱宋范成大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8、惟余乌鸦作使者宋范成大 《后巫山高一首》9、乌鸦撩乱舞黄云宋范成大 《欲雪》10、乌鸦依野屋宋范端臣 《题密山寺壁》11、攫祭乌鸦噪晚田宋黄载 《赣州道上见上坟者》12、元府乌鸦飞后夜宋蓝方 《和庞学士》13、面比乌鸦色未深宋李石 《赠墨手道人寄晁子止即用子止韵》14、空城夜夜乌鸦啼宋刘垕 《玉树谣》15、乌鸦无数是耘丁宋刘应凤 《送文总管朝燕四首》16、王孙金弹打乌鸦宋陆文圭 《古意四首寄张可与孙晋卿》17、却共乌鸦为侣伴宋释警玄 《偈》18、乌鸦啗腐骨宋释妙伦 《偈颂八十五首》19、乌鸦解八麒麟叫宋释明辩 《颂古三十二首》20、乌鸦变作白头鸦宋释咸杰 《偈公六十五首》21、一双乌臼打乌鸦宋释永颐 《果熟》22、梦觉乌鸦渺渺中宋舒岳祥 《梦笑》23、乌鸦蝼蚁有君臣宋郑侠 《次韵张老见赠》24、乌鸦群飞啄人脑明归有光 《郓州行寄友人》25、乌鸦暮徘徊明李濂 《战城南》26、乌鸦得食号相随明刘基 《神祠曲》27、庙傍乌鸦亦不来明刘基 《神祠曲》28、乌鸦殉腐肉明刘基 《以野狸饷石末公因侑以诗》29、落日乌鸦绕云黑明刘基 《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溪书)》30、晓散乌鸦千点细明沈明臣 《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31、岂见白蝠如乌鸦明沈周 《挽方水云道士用东坡先生清虚堂韵》32、果哉乌鸦白明石珝 《杂诗(二首)》33、雪中一阵乌鸦起明唐寅 《马》34、乌鸦乱攫春盘肉明田艺蘅 《钱塘门》35、乌鸦惊飞辘轳长明许妹氏 《四时歌·冬歌》36、乌鸦千点古坟侧明袁中道 《麻城道中二首》37、乌鸦鸣其上明袁中道 《咏怀四首》。 7.有关乌鸦的名句饥鸦啄雪枝上啼。 宋·谢翱《送人归乌伤》。本句大意是饥饿的乌鸦有的正在啄食着积雪,有的正在树枝上啼叫。 冬季,大地上白雪茫茫,鸟雀极难寻到食物。乌鸦不善于筑巢储食,因而冬天常常忍受饥饿之苦。 饿极则只得“啄雪”,只得在枝上悲啼。“饥鸦”的形象被刻画得活灵活现,真切可见。 可用来描写饥饿的乌鸦。南宋爱国诗人 谢翱 《送人归乌伤》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乌鸦名言唐·白居易《乌夜啼》。啼涩:啼叫声嘶哑。 这两句大意是:乌鸦叫声嘶哑,是饥饿使喉咙发出的声音变得低沉;乌鸦飞得很低,是由于翅膀结了冰而低垂。前句是听觉形象,后句是视觉形象,把乌鸦又“饥”又“冻”的狼狈样子写得很逼真。 可用来描写寒天的乌鸦。唐代诗人 白居易 《乌夜啼》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隋·杨广《失题》。这两句大意是:寒鸦点点,上下翻飞,流水潺潺,环绕孤村。 此条状景孤寂,满目凄凉。“数点”对“孤村”,“寒鸦飞”对“流水绕”,空旷寂寥,沉闷压抑,使人平添惆怅。 写作时适用于借写景表现落拓孤寂的心境。隋朝第二代皇帝 杨广 《失题》数点苍茫里,饥乌接翅归。 宋·孙觌《雨》。这两句大意是:在苍茫的暮色之中,几只饥饿的乌鸦翅膀接着翅膀飞回树林。 因是“苍茫里”,“饥乌”又是从远处飞来,轮廓不清晰,选用“数点”二字便显得分外贴切。“接翅归”既表现出饥乌越飞越近,也表现出“归”时的具体情状,使“归”更加形象化。 可用来描写暮鸦归林的景象。宋代文人 孙觌 《雨》渺渺倦鸦翻,相随归薄暮。 宋·孙觌《发桂林……》。渺渺:悠远的样子。 翻:指鸟飞。薄暮:傍晚。 这两句大意是:傍晚时分,远处那些疲惫的乌鸦互相追随着在苍茫的暮色中归巢。天色晚了,乌鸦也成了“倦鸦',“倦”字用得恰切;乌鸦在暮色中归巢,越飞越远,越远越小,“渺渺”二字用得准确。 可用来描写暮归的乌鸦,或用来描写苍茫的暮色。宋代文人 孙觌 《发桂林……》群鸦争晚噪,一意送斜阳。 关于乌鸦的名言宋·戴复古《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噪:大声鸣叫。 这两句大意是:傍晚,成群的乌鸦争着乱叫,一心一意送斜阳落山。为了描写暮色降临的情形,作者选取暮鸦群噪的场面,并想象群鸦正在送别“斜阳”。 诗句从极为寻常的描写对象之中表现出盎然的情趣,可用来描写聒噪的乌鸦,也可用来描写村野傍晚的景象。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访杨伯子监丞自白沙问路而去》哑哑噪夕晖,争宿不争飞。 明·高启《归鸦》。这两句大意是:乌鸦在夕阳的余辉下哑哑地聒噪着,它们争抢着占据枝头过夜,却从来不争着展翅高飞。 讽刺乌鸦只知“争宿”,不肯“争飞”,不仅符合乌鸦的习性,而且极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既可用来描写乌鸦,也可用来讽刺那种只知与他人攀比物质享受,而在事业上却毫无进取心的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 高启 《归鸦》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唐·杨巨源《乌夜啼》。哑哑(yā鸭):象声词,形容乌鸦的叫声。 这两句大意是:乌鸦在细弱的树枝上栖息不稳,半夜里在城头上“哑哑”地啼鸣。城头夜半乌鸦啼,其声哑哑久不息。 这乌啼之声,仿佛倾耳而可闻,弱枝啼乌,也如在目前。诗句语言质朴,而形象鲜明。 唐代诗人 杨巨源 《乌夜啼》瘦马羸童行背秦,暮鸦撩乱入残云。唐·蒋吉《出塞》。 撩乱:同“缭乱”,纷乱。本句大意是:傍晚,成群的乌鸦纷乱地飞入了天边的残云。 暮色苍茫,残云在天,一群乌鸦缭乱地飞,“暮”、“残”、“撩乱”等几个形容词语,有力地增强了表达效果。可用来描写傍晚成群翻飞的乌鸦,或用来描写苍茫的暮色。 唐代诗人 蒋吉 《出塞》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 乌鸦名言宋·刘子翚(huī辉)《天迥》。 寒鸦:寒天的乌鸦。这两句大意是:寒天的乌鸦乱糟糟一片,不知有多少只,都向江边飞去,栖息在一棵树上。 乌鸦惯于傍晚时分集聚成群,白天又分散开来,忽聚忽散,从无秩序可言。所以,诗文中常以“乱”或“乌合”形容乌鸦。 这里在“乱”字之上又加一‘散”字,“散乱”的寒鸦,飞动时更是乱糟糟一片,落下时又是黑压压一树,形象分明可见。可用来描写暮鸦。 宋代理学家 刘子翚 《天迥》欲觅一枝何处所,满天风雪漫回翔。清·张一鹄《归鸦》。 漫:徒然。回翔:盘旋飞翔。 这两句大意是:乌鸦想要找到一枝安身,可那一枝又在哪里呢?满天风雪纷飞,它徒然四处盘旋飞翔着。乌鸦不善造巢,风雪袭来,只能到处寻觅栖息之所。 然而,天寒地冻,一枝难觅,只能在满天风雪中“漫回翔”。诗句形象如画,含义隽永。 可用来描写风雪中的乌鸦,也可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清代画家 张一鹄 《归鸦》真理不是乌鸦,不能抓住它的尾巴。 前苏联音乐活动家 谢德林裁决总宣布乌鸦无罪,却判鸽子有罪。古罗马诗人 玉外纳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下听长而短,时闻绝复寻。 关于乌鸦的名言南朝·梁·刘孝绰《咏百舌诗》。迁乔:迁往高处。 迥(jiǒng窘):远。这几句大意是:百舌飞到高处,它的叫声从远处传来;百舌飞进山谷,它的叫声便自幽深处传出;在下面听它的叫声,有时长有时短,有时能听到有时听不到,又要去寻找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