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吟咏秋天找出古今中外有关秋风的名言诗句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二、吟咏秋天找出古今中外有关秋风的名言诗句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刘禹锡:《秋风引》)。 三、有关秋风的诗句1、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2、秋风辞 两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译文 秋风刮起,白云飞。 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 思念美人难忘怀。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3、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文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4、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唐代: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译文 凄凄切切的秋风已吹起,天气转凉了,远游的人儿还没有归来,不禁叫人牵肠挂肚,增添离别的感伤。现在塞外应该是衰草遍野,满目枯黄了吧,而飞往江南的北雁还迟迟未到。 嫩脸已经变衰如芙蓉般凋谢,新眉也像杨柳的叶子失去了往日的颜色。她见到秋天里众芳摇落的情景,睹物思人,心中充满了悲伤,可是那柔肠寸断的离愁别情,又有谁知道呢? 5、甘州遍·秋风紧 唐代: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 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 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译文 秋风正紧,沙漠中大雁正向南飞,在天地相接处感觉大雁飞的很低,战阵延绵如云,整齐排列。 大漠中各种声音响起,边境的战争的声音四处响起,愁苦中听到了戍边的号角和征战的鼓声。 青冢北面,黑山西面。 飞沙时起时落,常常让行人迷路。战士们穿着冰冷的铠甲,战马的蹄子上沾染着被杀敌人的鲜血,攻破蕃奚。 皇帝下诏,士兵踏着丹梯准备受赏。 四、关于秋风的诗句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译文: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出自:唐代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译文: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 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 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 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 “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 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 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 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 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 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道后期。 五、有关秋风的诗句八月奉教作 唐 李峤 春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虞美人 北宋 晏几道 秋风不似春风好,一夜金英老。 更谁来凭曲阑干, 惟有雁边斜月、照关山。 双星旧约年年在,笑尽人情改。 有期无定是无期, 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 雨中怨秋 唐 杨凭 辞家远客怆秋风,千里寒云与断蓬。 日暮隔山投古寺,钟声何处雨蒙蒙。 玉蝴蝶 唐 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唐 杜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 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杂曲歌辞·妾薄命 唐 李百药 团扇秋风起,长门夜月明。羞闻拊背入,恨说舞腰轻。 太常应已醉,刘君恒带酲。横陈每虚设,吉梦竟何成。 再止庙居 唐 韩偓 去值秋风来值春,前时今日共销魂。颓垣古柏疑山观, 高柳鸣鸦似水村。菜甲未齐初出叶,树阴方合掩重门。 幽深冻馁皆推分,静者还应为讨论。 在郡秋怀二首 唐 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厥南山岑。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浙江晚渡怀古 唐 刘沧 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潮声归海鸟初下, 草色连江人自迷。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 此来一见垂纶者,却忆旧居明月溪。 六、有关秋风的诗句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七、含有秋风的诗句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蜀道后期》 年代:唐 作者: 张说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引》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秋日》 年代:唐 作者: 耿玮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 年代:唐 作者: 贾岛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秋宿湘江遇雨》 年代:唐 作者: 谭用之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年代:宋 作者: 陆游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思》 年代:唐 作者: 张籍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军城早秋》 年代:唐 作者: 严武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子夜秋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 南北无名 镐京春酒沾周宴,汾水秋风陋汉才。——《上元应制》 年代:宋 作者: 王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湘夫人》 年代:先秦 作者: 屈原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古歌》 年代:汉 作者: 汉无名氏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辞》 年代:汉 作者: 刘彻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年代:魏晋 作者: 曹操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燕歌行》 年代:魏晋 作者: 曹丕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咏怀》 年代:魏晋 作者: 阮籍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杂诗》 年代:魏晋 作者: 左思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渡河北》 年代:南北朝 作者: 王褒 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 ——《巫山高》 年代:南北朝 作者: 王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题稚川山水》 年代:唐 作者: 戴叔伦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江汉》 年代:唐 作者: 杜甫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登乐游原》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 ——《南乡子》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题兴化寺园亭》 年代:唐 作者: 贾岛 秋风清,秋月明。 ——《秋风清》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行路难》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子夜四时歌:秋歌》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 年代:唐 作者: 李煜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浪淘沙》 年代:唐 作者: 李煜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玉蝴蝶》 年代:唐 作者: 温庭筠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鸳鸯草》 年代:唐 作者: 薛涛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年代:唐 作者: 虞世南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 ——《三鸳鸯篇》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潼关》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采桑子·重阳》 年代:现代 作者: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年代:现代 作者: ** 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年代:唐 作者: 陈子昂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送崔融》 年代:唐 作者: 杜审言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黄头郎》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南山田中行》 年代:唐 作者: 李贺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黄头郎》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南山田中行》 年代:唐 作者: 李贺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开愁歌》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 ——《房中思》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两事向谁道?自作秋风吟。 ——《京城》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塞上曲》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 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城傍曲》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秋日》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江月楼》 年代:唐 作者: 薛涛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忆洛下故园 时淮汝寇戎未灭。》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白但惜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南湖晚秋》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