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庭筠《望江南》的赏析(80字以内)“望江怀远”,虽是唐宋词中习见的主题,但若就含蓄蕴藉而言,似应首推温庭筠此词。作者巧妙地选择“望江楼”作为抒情女主人公的活动空间,用江上景烘托和写照其心中境,从而曲折有致的表现了其盼归之切和用情之专。 首句揭出女主人公登楼盼归的时间: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她便满怀希望地去等候那点点帆影。拳拳此念,不可不谓急切;依依此情,亦不可不谓执著。次句点染女主人公登楼盼归的情态。“独倚”二字,既使人想见她的孤单寂寞,也隐含“斯人独憔悴”之意。“望江楼”,分明是她怀远盼归的处所。所登既为望江楼,则其所盼必然是江上归棹。着一“望”字,女主人公的凭栏凝眸之态跃然纸上。有道是“独自莫凭栏”,因为栏外景色往往触发起心中愁思。而今,女主人公却甘冒其“险”,正见出其怀想之深,希望之烈——尽管归音杳然,她却仍固执地认为自己期待中的帆影今天会从天边飘来。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徒骋远目,希望成空。“过尽”两句便展示其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灵历程:那驶过楼前的千片征帆,每一片都有可能是她意中人的归舟,因而她心中一次又一次地升腾起希望之火;然而,每一片都径直驶去,绝不稍留,这又使她内心的希望之火一次次熄灭。“过尽千帆皆不是”,在无数次“是”与“不是”的辩认过程中,女主人公曾多少回忧而复喜,喜而复忧,又曾多少回由希望的峰巅向失望的深渊坠落?如是循环,其心灵受到的摧伤自不待言。终于,连最后一点帆影也消失在遥远的天边,只有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默默无语而又悄焉含情的一江春水——这脉脉斜晖和悠悠江水,岂不正象征着女主人公的不尽情思,无穷怨望?这里,女主人公活动的空间固然一无变更,时间却已从清晨推移到傍晚,作者就在这不变的空间与变动的时间的交叉中,将女主人公眼中所见为“千帆”,心中所念只“一人”,所谓“天下人何限,慊慊独为汝”。这又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既专且深。此正其含蓄蕴藉处。结句写女主人公将视线移向长满白苹的水中小洲,断肠情怀更难排遣。“肠断”二字,见出女主人公此时已由失望趋于绝望。今日若此,明日复将如何?作者留给我们的想象余地是多么宽广! 温庭筠多“密丽”之作,此词的风格却较为疏淡。作者一字不提及女主人公的容貌服饰,而纯用白描手法作心态、心绪描写,景物的构置也完全服从于映衬心态、烘托心绪的需要,因而与作者的其他词作,有着不同的况味。 2.望江南的翻译和赏析望江南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句解】: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断脸复横颐,写眼泪纵横交流貌,颐,指脸颊。 此句与前首起句看似形式相同,其实结构大有不同,前首恨由梦生,而“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完全从正面刻画描写,无尽的泪水纵横交流于脸颊,“复”字更加突出泪水连绵不绝的样子。 词人极度伤心无处排遣,惟有日日以泪洗面。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凤笙,相传萧史、弄玉夫妇吹萧,萧声引动凤,后人便以“凤”字形容笙萧,比喻笙萧之美好。心中的痛楚能够向谁诉说呢,和着眼泪不说也罢,凤萧声声,如怨如诉,留泪伤情之时还是不要吹的好,这样只能令心中的悲痛愈发加重。 “莫将”、“休向”看似告戒他人的语气,实则是词人自己警戒自己。 肠断更无疑。 若真是要和泪说,泪时吹,那定是断肠无疑的啊!词人心中不住地劝慰自己,可是真的能说服么?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道:“‘断肠’一句,承上说明心中悲哀,更见人间欢乐,于己无分,而苟延残喘,亦无多日,真伤心垂绝之音也”。 【评解】: 词人直接由泪入手,极尽描摹,断脸横颐,俨然在目。 随后却作劝慰语,心事不必再说,凤笙不必再吹,无穷难言之隐,直欲含泪而吞。“断肠”一句,直截了当,词人终于将极度悲痛失声倾诉。 刘永济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提道:“昔人谓后主亡国后之词,乃以血写成者,言其语语真切,出自肺腑之言也。”实乃贴切。 3.望江南里的恨字甚么意思《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的词作。这首记梦小词,抒写了作者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中文名称 《望江南·多少恨》 别 名 《忆江南·多少恨》 创作年代 五代宋初 作 者 李煜 文学体裁 词 出 处 《南唐二主词》 作品原文 《望江南》①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②。还似旧时游上苑③,车如流水马如龙④。花月正春风⑤![1]2作品注释编辑 ①此词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云:“一名《梦游仙》、《梦江南》、《江南好》。”《全唐诗》、《词谱》等均作《忆江南》。 ②梦魂:古人认为在睡梦中人的灵魂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唐代刘希夷《巫山怀古》中有句:“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③还似:《花间集补》中作“还是”。上苑:封建时代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④车如流水马如龙:意思是车子接连不断像流水一样驰过,马匹络绎不绝像一条龙一样走动。形容车马络绎不绝,十分繁华热闹。语出袁宏《后汉纪·孝章皇帝纪》上记载:“建初二年(马)太后诏曰:‘吾万乘主,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旁人无香熏之饰,衣但布皇,如是者欲以身率服众也。……前过濯龙门,见外家车如流水马如龙。吾亦不谴怒之,但绝其岁用,冀以默愧其心。……’” ⑤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花月正春风,意思是形容春天鲜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风微拂的情景,描绘春光的明媚 词牌格律编辑词牌说明《望江南》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作品评析 作品赏析这首词写梦忆江南,为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抒发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李煜降宋后,悔恨长伴,追忆不断。“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这一切多从词中出。故这首词开篇即道“多少恨”,“多少”是只多不少,是太多太深之意,这是作者国破成囚后的真实心境。此情不解,便入梦中。李煜用梦写别情离恨的很多,这本也是诗文骚客常用的笔法,但这里李煜有意强调“梦魂”,有魂离此地,亲历故国之用,既是为下面的梦忆场面增添效果,也是愁恨无奈中的一种寄托,其情苦切,也略可见一斑。在梦里,作者借魂归故国,又回到了旧时的繁华欢情之中,“游上苑”,身份如初,不再是此时的阶下之囚,“车如流水马如龙”,语言朴实、洗练,一言以蔽之,热闹场面活灵活现,笑语欢歌宛在眼前。此语原出《后汉记》,本为马皇后诏中指斥外戚奢华的一句话,用在这里似乎别有寓意,是否是李煜对自己当年的安于奢丽、偏于闲逸的生活有检讨悔恨之意,也未可知。或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词辑述评》中析云:以当年之繁盛,突出今日之孤凄。对过去的眷恋越深,此时的悲哀越重。接下来“花月正春风”一句,似乎梦已不醒,沉湎其中,但将其与开篇“多少恨”对解,则婉转曲致,寓味深长。全词仅5句27字,但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作者以反写正,以乐写悲,以欢情写凄苦,昔与今的对比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但也蕴寓了极深的用意,以人有回味无穷之感。全词一笔即成,语白意真,直叙深情,是一首情辞俱佳的小词 作品辑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统观这首小词,构思新颖,环环相扣,通首都用白描手法,语言明净流畅。《唐宋词鉴赏集》:李煜笔下这个欢乐而又使他悲苦的梦,可以使作品置身于唐宋诗词作家创造的形形色色的“梦”的画廊之中。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车水马龙”句为时传诵。当年之繁盛,今日之孤凄、欣戚之怀,相形而益见。陈廷焯《别调集》卷一云:后主词一片忧思,当领会于声调之外,君人而为此词,欲不亡国也得乎? 4.最短的宋词(26令字)1、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2、望江南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3、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4、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5、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6、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8、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9、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0、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5.诗词鉴赏:望江南/忆江南 仲殊望江南 仲殊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仲殊,名挥,字师利,俗姓张.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考取进士.与苏轼有交住.后弃家为僧,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仲殊这首望江南是咏叹成都蚕市的兴旺繁华.成都因盛产蜀锦而号称锦城,唐宋以来养蚕业和丝纺业十分发达,蚕市为成都一年一度盛大的集市贸易聚会.从这首望江南词中可以看见北宋时期成都的商业贸易已是空前的兴旺繁荣了. 词牌望江南一般单调27字,此词双调54字,上阕起句“成都好”,好在哪引导大家来看蚕市的繁荣,紫陌红楼,车水马龙,下阕写集市散后的丰收喜悦。 此首词作者运用闲熟旳比兴手法:使大景小景结合;动景与静景穿插交替;喧闹与安静平行;繁华与朴素并存,显示出不同一般的构思理念.将成都的好写到了极致读来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