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楼阁的诗词览亭台楼阁阅千古诗文———楼阁诗赋遥想亭台楼阁,或耸立于青山之上,依附于江河之畔,或点缀于园林之中,生落于繁华之地,似一种装饰依一分山水,亮一道风景,星移斗转它们又成为历史遗迩,文化名胜,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逸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远望,追右探胜,有所惑,遂凝化为诗文„„爱晚亭青砖青瓦,石基飞檐,古色古香。四角微微翘起,似大鹏展翅,即将凌空凹曲的屋面,避免了造型的冷峻,优美的镶嵌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仿佛自己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于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停车漫步,枫叶红满天,二月花开,寄情与爱晚,一语中的,品味这飞不起的“翼然”。 八镜台气势磅礴,光彩夺目,登台远眺可“南望五岭,东关七闽”蓝群山之参差,俯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暮雨,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桃源世外!如此赣州城明文遐迩的楼阁文化,红色圆柱,翠绿碧瓦,飞檐层层,四面如一,台形长分,安置“双龙之护栏,又似浪花翻卷。大气复然”!【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黄鹤楼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尊,看洲诸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落红城五月梅花!心远地宽,把酒凭楼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曰归来?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文量书香谁堪比拟?的一句崔颢的一句“苟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让其声名始盛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无数文个量客在此登览圣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是黄鹤楼成为久写不衰的主题。滕王阁帝子长洲,仙人归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株连,都化作空潭云影,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于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王勃,落一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风月无边,坐落在自然之中的滕王阁,好似永远表示着“我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的荡气回肠。 亭台楼阁,集数千年来诗词文化,聚了世中文人墨客,共赏其建筑之伟岸,意境之深幽。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二):亭台诗词赏析中国传统亭台楼阁的造型多种多样,其审美价值主要并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建筑物欣赏到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而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轶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望远,追古探胜,心有所感,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寄寓了相思送别,游子怀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而且许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思送别。 陶潜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林景熙有“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溪亭》)。 王实甫《西厢记》里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当数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 从这些诗词里可以看出,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亭”,已然成了离别相思的象征。孤亭幽思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清人廖鸿还为此亭赋诗一首:“天涯沦落孤亭在,本是浮生作是观。观尽凄清西湖月,水光尤为美人寒,壮士悲歌,文士不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孤独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这种悲哀常常为封建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游目骋怀之后感受到“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拨响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心弦,引起了长久的共鸣。 【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游子怀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岳阳楼》,作者在迟暮之年登上了慕名已久的岳阳楼,既看到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又感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落寞,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面对“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后人南宋词人柳永由于游宦他乡,事业难成,而思乡、惜生,在登临之际对生命意义和反思比谁都多。“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 二、关于“亭台楼阁”的古诗词有哪些1.《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5.《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亭台楼阁诗四首 滕王阁[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腾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动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述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的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委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望海楼[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 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首联是主画面——望海楼.为了衬托望海楼之高,先写镇江城,“云间”和“近青天”极写其高峻,这就为百尺望海危楼打下坚实的基础.楼而能飞,是因为屋檐翘起,如五色雉飞翔,“缥缈”则有仙境的意味. 颔联写近景——长江,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一联.诗人好象是一边喝酒,一边画画,一边吟诗,长江夹着三峡的涛声从笔底流过,杯中六朝的帆影连同酒一起喝下,不禁诗画之兴大作,一边画出片片白帆,一边吟出这句诗. 颈联写远景——红日、白烟.夕阳在呜呜的画角的催促下渐渐下沉,远处幽静的江边弥漫着白烟.这里不乏有“长河落日圆”和“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 登拟岘台[宋]陆游 层台飘渺压城堙,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首联点题,拈出拟视台的地形和登临的时序.“缥缈”以见层台之高,“浩荡”以明春意之广,两个形容词都用得颇为贴切.但相比之下,更为入神的还推一个“压”字.城、、、艳、、依出,本自高大险峻,而层台雄踞其上,反使城、、盐、、见得矮小局促.诗人用“压”字将这种感受精确不移地表达了出来,不但更显示层台的巍峨,且将台与城从静止变为活动,从互相孤立变为浑然一体,使整个句子也产生了流动感.清人陈訏《剑南诗选题词》云:“读放翁词,须深思其炼字炼句猛力炉捶之妙,方得其真面目.”首联二句出语浅易,但下一“压”字,便振起全联精神,如试易以“出”、“跃”、“立”、“接”诸字,于平仄均无不合,而境界终逊一筹.放翁炼字妙处,于此可见一斑. 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以层台高峻,方能极目远眺,尽千里之远.第四句则生发第二句,因春色浩荡,才觉心旷神怡,涤十年尘虑.颔联二句既承上,又启下.于骋目惬心之际,眼前的景物不知不觉也变了样子,那便是颈联“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在“衣上”凡尘洗涤一空的放翁看来,萦回曲折的江水,潺潺流去,毫无汹涌激荡之势,倒是充满一团和气;平缓伏的峰峦,款款移来,不见峻峭陡拔之态,却似蕴藉深沉的哲人.颈联写景.但并非纯粹描山绘水,其间有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放翁这两句诗,所造的正是有我之境.春日登临,心头一片恬静,因此看得山山水水都那么冲淡,那么悠然.同样是拟拟台风光,在另一首《秋晚登拟、、视、、、望祥符观》中,却现出“雨昏回望殿突兀,秋晚剩觉山苍寒”的萧瑟之气来.什么原因呢?原来“中原未。 四、关于“亭台楼阁”的古诗词有哪些1.《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2.《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5.《黄鹤楼 / 登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五、山水日月的诗句求描写日月的诗句各十首,谢啦描写"日"的诗句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明·王世贞)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 (宋·陆游) 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五代·牛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宋·张先) 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蹉跎 (清·袁枚)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国·王国维) 从来系日乏长绳 (唐·李商隐)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南北朝·谢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陷)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唐·贾至)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杨朴妻)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刘禹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魏·曹操) 百岁开怀能几日,一知己不多人 (清·何阑庭)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明·顾炎武)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唐·杜甫)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韦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范仲淹)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元·施耐庵)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宋·李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宋·苏轼) 描写"月"的诗句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六、对汉宫春晓(楼阁,山水)描写的诗句有哪些关于"汉宫"的诗句1、作汉宫妆(宋·刘克庄·《沁园春》)2、汉宫梳罢女真妆(宋·无名氏·《失调名》)3、传入汉宫(宋·无名氏·《踏莎行》)4、借问汉宫谁得似(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5、光明休咏汉宫新(宋·李之仪·《临江仙》)6、明妃初出汉宫时(宋·王安石·《明妃曲》)7、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宋·王安石·《明妃曲》)8、朝为汉宫妃(宋·王安石·《明妃曲》)9、粉额汉宫妆(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10、汉宫太息遣明妃(宋·陆游·《书感》)11、汉宫瑟(宋·陈亮·《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12、雄巢汉宫树(唐·李白·《白头吟》)13、甘泉祠殿汉离宫(宋·叶梦得·《江城子》)14、汉宫铅粉净无痕(宋·无名氏·《瑞鹧鸪》)15、汉宫里(宋·无名氏·《摸鱼儿》)16、今日汉宫千岁药(宋·赵希蓬·《满江红》)17、老作宫祠散汉(宋·吴儆·《西江月》)18、汉宫五夜剪金莲(宋·岳珂·《宫词一百首》)19、微雨点月汉宫秋(宋·宋白·《宫词》)20、莺漏汉宫语(宋·吴文英·《祝英台近》)关于"春晓"的诗句1、春眠不觉晓(唐·孟浩然·《春晓》)2、杜宇一声春晓(宋·苏轼·《西江月》)3、春晓千门放钥匙(宋·无名氏·《鹧鸪天》)4、清淮晓色鸭头春(唐·刘禹锡·《浪淘沙》)5、溪痕浅、山堂春晓(元·无名氏·《满江红》)6、春晓于飞彩仗明(宋·曹勋·《浣溪沙》)7、去作阳台春晓(宋·陆游·《如梦令》)8、春晓轻雷(宋·张元干·《点绛唇》)9、暗澹绿窗春晓(宋·朱敦儒·《西江月》)10、春瓮晓生肥(宋·方岳·《水调歌头》)11、流苏帐晓春鸡早(唐·温庭筠·《玉楼春》)12、忆得熙春晓立班(宋·洪适·《浣溪沙》)13、每上春泥向晓乾(宋·曾觌·《鹧鸪天》)14、春晴晓雾连天碧(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15、春晴晓雾连天碧(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16、柳巷莺啼春未晓(宋·王千秋·《临江仙》)17、杜宇一声春晓(元·冯尊师·《苏武慢》)18、江南春晓(宋·李之仪·《蓦山溪》)19、临晓西湖春涨雨(宋·张先·《木兰花/玉楼春》)20、谢娘春晓(清·朱彝尊·《洞仙歌》)。 七、谁能告诉我几句描写“亭台楼阁”的诗句【标题】:又登岳阳楼 【年代】:宋 【作者】:陈与义 【内容】:--------------------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标题】:江楼早秋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排 【内容】:--------------------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 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 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 清风水苹叶,白露木兰枝。 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 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