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姊姊翁翁的宋词

1.谁有长一些的宋词,急

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满江红冬至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筩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满江红竹里行厨,来问讯、诸侯宾老。

春满座、弹丝未遍,挥毫先了。云避仁风收雨脚,日随和气熏林表。

向尊前、来访白髯翁,衰何早。志手里,功名兆。

光万丈,文章耀。洗冰壶胸次,月秋霜晓。

应念一堂尘网暗,放将百和香云绕。算赏心、清话古来多,如今少。

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

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打梁州、箫鼓浪花中,跳鱼立。

山倒影,云干叠。横浩荡,舟如叶。

有采菱清些,桃根双楫。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入。

任碧筩、十丈卷金波,长鲸吸。满江红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

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月色波光看不定,玉虹横卧金鳞舞。

算五湖,今认只扁舟,追千古。怀往事,渔樵侣。

曾共醉,松江渚。算今年依旧,一杯沧浦。

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怅望家何许。但中秋、时节好溪山,皆吾土。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北城市埭。玉水方流汇。

青樾里,红尘外。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

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分散两国盖。

消减东阳带。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浣溪沙催下珠帘护绔丛。花枝红里烛枝红。

烛光花形夜葱茏。棉地绣天香雾里。

珠星壁月彩云中。人间别日子春风。

浣溪沙烛下海棠倾坐东风百媚生。万红无语笑逢迎。

照妆醒睡蜡切轻。采〔虫东〕横斜春不夜,绛霞浓淡月微明。

梦中重到锦官城。浣溪沙新安驿席上留别送尽残着更出游。

风前踪迹似沙鸥。浅斟低唱小淹留。

月见西楼清夜醉,雨添南浦绿波愁。有人无计恋行舟。

浣溪沙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

吴山应在碧云东。无力海棠风淡荡,半眠官柳葱茏。

眼前春色为谁浓。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宝髻双双出绮丛。

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

鱼子笺中词宛转,龙香拨上语玲珑。明朝车马莫西东。

浣溪沙红锦障泥杏叶鞯。解鞍呼渡忆当年。

马骄不肯上航船。茅店竹篱开席市,绛裙青快〔属刂〕姜田。

临平风物故依然。浣溪沙白玉堂前绿绮疏。

烛残歌罢困相扶。问人春思肯浓无。

梦里粉香浮枕簟,觉来烟月满琴书。个侬情分更何如。

朝中措丙午立春大雪,是岁十二月九日丑时立春东风半夜度关山。和雪到阑干。

怪见梅梢未暖,情知柳服犹寒。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

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朝中措身闲身健是生涯。

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朝中措系船沽酒碧帘访。洒满胜鹅黄。

醉后西园入梦,东风柳色花香。水浮天处,夕阳如锦,恰似鲈乡。

中有忆人双泪,几时流到横塘。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馀。

禽弄晚晴初。倦客长惭杜宇,佳辰且醉提壶。

逍遥放浪,还他渔子,输与樵夫。一棹何时归去,扁舟终要江湖。

朝中措天容云意写秋光。木叶半青黄。

珍重西风祛暑,轻衫早怯新凉。故人情分,留连病客,孤负清觞。

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难忘。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践,看看尝面收新茧。

南柯子槁项诗馀瘦,愁肠酒后柔。晚凉团扇欲知秋。

卧看明河银影、界天流。鹤警人初静,虫吟夜更幽。

佳辰只合算花筹。除了一天风月、更何求。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

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南柯子七夕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晚香浮动五云飞。

月姊妒人、颦尽一弯眉。短夜难留处,斜河欲淡时。

半愁半喜是佳期。一度相逢、添得两相思。

鹊桥仙七夕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们日照清愁。

想见垣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间蟾兔,肯去伴沧洲。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飓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西江月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云英此夕度蓝桥。

人意花枝都好。百媚。

2.青玉案 贺铸 赏析题及答案

贺铸·青玉案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提示:将鼠标移动到颜色不同的字词上可以看到注解。

【赏析】 此词为抒写相思失落,幽居惆怅之作。起首二句艳丽:偶见丽人,翩若惊鸿。

次四句芳思:揣想谁人天赐艳福,得与其人花前月下、朱户雕窗、共度华年。再二句赋词:无端逗起多情,久伫蘅皋,思绪缭乱,提笔摅怀。

末四句闲愁:以反问呼起,以系列比喻自答,将愁思之多而纷乱、迷茫无边、连绵不休形容曲尽,且切合时序,衬映心境,情景浑融,语意精新,故成绝唱。 全词因果相承,情景互换,融情入景,设喻新奇。

贺方回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贺铸《青玉案》——张中行故事之八张中行先生是诗词专家,有他的《诗词读写丛话》为证。

行翁自己亦吟诗填词,我与波多野真矢成婚时,他有首贺诗:“漫道盈盈一水间,凤城东望有神山。仙姬巧放穿心矢,本自高飞共翅还。”

这对于我而言,固然是极好的纪念,但于老先生的诗作里,却是一般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此诗未收入《说梦草》。

比较起他的诗来,我更喜欢他的词。他在《敝帚的大用》文中说:“新交的一位忘年交靳君,喜欢旧体诗词,写杂文之暇,也作旧体诗词。

知道我有时候也诌一两首,竟反文章是自己的好之道而行,总是愿意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然后是出乎我的意料,不但背诵得很熟,还有索隐之瘾或猜谜之癖,或者问,某某词语是指什么,或者谈领会要求证实:‘这句是说什么事,对吧?’这常常使我大为其难。”

我那时读他的词的心情,与周公汝昌为张伯驹词集作序时的心情,尤为相近。行翁词里的那种婉约气质,真是学不来的。

他也明确对我说过,他不喜欢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曾问过行翁,词里最爱是哪一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贺铸贺方回。

贺铸词中,最爱又是《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谢,琐窗朱户,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老先生晚年游戏,分别以这首词每句为题作文,如《不过横塘路》,如《但目送芳尘去》,这是明的;半明半暗的,如《锦瑟无端》;全暗的,如《城》等。我现在手边没有一套完整的老先生的文集,凑不全了。

我印象中,行翁的这套文章是完成了的。记得他说过,最难作的是“梅子黄时雨”一句,但是也写出来了。

如果再给行翁编集子的话,无妨把这一套收在一起。他自己填词却没有填过《青玉案》,他最常用的词牌是《浣溪沙》。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爱情,永远是千百年来诗人词客吟咏不断的题材。

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爱情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情而生恨,生怨,生愁,生思者,比比皆是。

关于爱情,千百年了,都流传着无数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大多是有结局的。

爱,是两个人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爱是挚热的。但有一种所谓的“情”, 是没有结果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单相思”。那是一相情愿的情。

在现实社会中,也许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偶然间相逢,注定一生的难忘,风雨如晦,朝思暮想”。

虽不曾言语,不曾相识,却莫名地产生了好感,产生了情素。而这种感觉,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也。对于她(或他)是幸福的,而对于你,则是一种莫名的煎熬。

她是云雨巫山的女神,是《天龙八部》里的神仙姐姐;或许她是一股吹过的风,一朵飘过的云。却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

每当回首,留给我们的,是那如梦如烟的幻影,抓也抓不着,留也留不住。也许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或许,我们会发出感叹“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又或许,“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而词人贺铸遇到自己心中的女神,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贺铸的这首《青玉案》吧! 贺铸,字方回,河南汲县人。一生不曾从科举入仕,只在地方上当过小吏,初任武职,四十岁才改转文职,晚年退居苏州。

为人耿直,才兼文武,一生屈居下僚,因此贺铸的词,多抒写个人的怀才不遇。他最为脍炙人口的莫不是这首《青玉案》。

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宋词此调字数句法稍有差异,以贺铸“凌波”一首最为常见。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过横塘路,我只有目送她,带着芳香的尘土,飘然远去。凌波,指女子轻盈的步伐。

曹植《洛神赋》有句“凌波微步,罗神生尘。”在此,贺铸显然是化用曹植《洛神赋》里的句子。

同时也在暗示着诗人遇到的女子,和曹植《洛神赋。

3.文学诗词,对长辈的称呼

辈分和称谓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

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

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

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 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

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考** “考”和“**”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但生前不再称考*。

4.哪些英文诗值得背诵

雪莱的《选择》 每一条道路上都有出发的人, 每一个人头上都有一方天空, 每一方天空上都有莫测的云, 每一朵云都兆示着命运。

无声地选择方向, 一颗星辰或者一双眼睛, 人怎样地选择世界, 世界就怎样地选择人。 默默地选择起点, 骄傲地选择归程, 夜间选择黎明的人, 黎明选择他为自由的风。

选择飞鸟或者一片落叶, 选择岩石或者一阵烟尘, 谁在无可选择中选择, 他就是被选择的人。 每个人都有一颗无名的心, 每颗心都有寂寞的时辰, 谁选择寂寞的世界, 世界就选择他的歌声。

流星在选择中下沉。 太阳在选择中上升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1 我们愿最美的人繁衍生息, 娇艳的玫瑰才会永不凋零, 成熟的总要死去, 柔弱的后代自会把他放在心间; 而你,却只与自己明亮的眼睛为伴, 燃烧自己,培育那眼里的火焰, 把丰收的地方变成一场饥荒, 你与自己为敌,对甜美的自己未免过于残忍。

你是当今世界最新鲜的装饰品, 你是灿烂春天里的唯一信使, 你在自己的蓓蕾里埋葬了你的子孙, 你这个爱财如命的家伙,你越是吝啬情况就越糟糕。 怜悯这个世界吧,否则你就是个贪得无厌的人, 你把世界应得的一份吃了,只剩下你和坟墓。

二 当四十个冬天围攻你的朱颜, 在你美的园地挖下深的战壕, 你青春的华服,那么被人艳羡, 将成褴褛的败絮,谁也不要瞧: 那时人若问起你的美在何处, 哪里是你那少壮年华的宝藏, 你说,“在我这双深陷的眼眶里, 是贪婪的羞耻,和无益的颂扬。” 你的美的用途会更值得赞美, 如果你能够说,“我这宁馨小童 将总结我的账,宽恕我的老迈,” 证实他的美在继承你的血统! 这将使你在衰老的暮年更生, 并使你垂冷的血液感到重温。

三 照照镜子,告诉你那镜中的脸庞, 说现在这庞儿应该另造一副; 如果你不赶快为它重修殿堂, 就欺骗世界,剥掉母亲的幸福。 因为哪里会有女人那么淑贞 她那处女的胎不愿被你耕种? 哪里有男人那么蠢,他竟甘心 做自己的坟墓,绝自己的血统? 你是你母亲的镜子,在你里面 她唤回她的盛年的芳菲四月: 同样,从你暮年的窗你将眺见—— 纵皱纹满脸——你这黄金的岁月。

但是你活着若不愿被人惦记, 就独自死去,你的肖像和你一起。 四 俊俏的浪子,为什么把你那份 美的遗产在你自己身上耗尽? 造化的馈赠非赐予,她只出赁; 她慷慨,只赁给宽宏大量的人。

那么,美丽的鄙夫,为什么滥用 那交给你转交给别人的厚礼? 赔本的高利贷者,为什么浪用 那么一笔大款,还不能过日子? 因为你既然只和自己做买卖, 就等于欺骗你那妩媚的自我。 这样,你将拿什么账目去交代, 当造化唤你回到她怀里长卧? 你未用过的美将同你进坟墓; 用呢,就活着去执行你的遗嘱。

泰戈尔的飞鸟集 夏天的漂鸟,飞来我窗前歌唱,突然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啊,却没有歌唱,只叹息一声,飘落在那里。

啊!世上小小的流浪者之群啊,把你们的足迹留在我的字句里吧。 在爱人的面前,世界卸下了它的庄严面具, 它变得渺小,宛如一首歌,一个轻轻的接吻。

这是大地悲哀泪滴,常保持著她的微笑盛放。 浩瀚广大的沙漠,常为摇摇头笑笑就飞去的一叶青草而烁起爱情之 火。

如果你渴念太阳而流泪,那麽你也在渴念著星星罗。 跳著舞步的水啊,砂粒们正跟在你的后面,哀求著你的歌声和流动。

你肯承担起他们跛著的负担吗? 她渴望的脸庞,宛如夜雨,梦幻般地缠绕著我的心田。 一度,我们梦见我们是陌路人。

我们醒来时,却发现我们正互相亲爱著。 我的忧悉宛如『黄昏』隐没在寂静的林中一样平静。

飘逸的微风,像看不见的手指,在我的心灵上弹奏著美妙的音乐。 『海啊,你在说什麽?』 『是永恒的疑问。

』 『天啊,你要回答我什麽?』 『是永恒的沉默。』 听吧,我的心,请静听这世界的低语和关怀。

造化的奥秘有如夜的黑暗,多麽伟大 智识的幻影,不过是晨间之雾。 别把你的爱置於悬崖之上,因为那太高不可攀。

今晨,我坐在窗前,世界像个过路的客人,伫立片刻,向我点点头又 走了。 这些小小的思想是那些沙沙的树叶声,它们在我的心灵上印满了快乐 的低语。

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自己的影子。 我的主啊,我的愿望多麽愚 ,使他们的噪音掩盖了你的歌声。

我要静静的谛听你的圣音。 我不能挑选最好的。

是最好的挑选我。 那些把灯笼背在背后的人,却把他们的影子,投射在他们的前面。

我的存在有如生命,是一个永恒的奇异。 『沙沙的树叶声在回答风雨:你是谁呀,这样的沉默?』 『我只是一朵花儿。

』 休息之属於工作,正如眼眶之属於眼睛。 人是一个初生的婴儿,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

上帝期望著得到回答,是为了送给了我们鲜花,而不是为了太阳或土 地。 游戏著的光,宛如一个赤裸的小孩,欢乐在绿叶丛中,他并不晓得大 人是会虚伪或说谎的。

啊!美人,你要从爱之中去培养你的内在美,不要在镜前去陶醉你的 外在美。 我的心涌起千层情涛,冲向世界的岸边;我要用泪水的语言,题上她 的签名:『我爱你。

』 『月亮啊,你在期待什麽?』 『我在为必须让路的太阳致敬。』 绿树伸展到我窗前,彷佛是沉默的大地发出的渴望的声音。

上帝对它自己。

5.谁能给我一些诗词写台湾的,最好是雄壮,豪放的~~~~~~~~~~ 爱问知

满江红---何事难平(台海时局感赋) 何事难平?归台计,浑无消息。

凭海望,水迷星黠,陆沉云积。百载听涛期梦醒,一番去国惊为敌! 岂堪见,母子抗分庭,刀兵逼! 炎黄骨,埋九域。

尧舜土,终完璧。 怕秦王功业,血漂千邑。

萁豆相煎谁所愿?阋墙御务真情织!须有日,执手共中华,摩天立!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 金甲雕戈, 记当日辕门初立。

磨盾鼻一挥千纸, 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 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 无功级。 平戎策, 从军什, 零落尽, 慵收拾。

把茶经香传, 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事, 且教儿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 不如人, 今何及。 满江红——黄华江怀古思今 明月清辉,黄华江,怒涛争涌。

忆三国,山河破碎,群雄四起,才冀挥师定北方。问中原谁是主人?叹天堑,烟火连赤壁,梦断矣。

一人呼,万人随。三顾庐,终归魏。

大陆与台湾一衣带水。千秋功业海峡情怀,峥嵘岁月后人还顾。

荣辱华夏炎凉世界,一起负。 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 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面张弓、库页岛上赏雪;饮马恒河畔、碎叶城揽月;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内遥祭华夏先祖…… 汉旗指处、望尘逃遁………… 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那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 遥望东南心惚恍,台澎孤悬狭夷洋。

不思血统忘炎黄,空抛热泪祭二蒋。 英雄愧说郑延平,目断残山一角青。

何日天戈竟东指?海上誓师更留铭。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里名。

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 孽子孤臣一稚儒, 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三百年前逐荷夷,国人奉祀延平祠。

于今后裔多忘祖,感慨无穷涕泪垂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

6.求宋朝的诗词(要有历史渊源的)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1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辛弃疾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28、“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扒灰"这词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红楼梦>>吗

扒灰,又称爬灰,扒灰文雅的说法是聚麀。母鹿的文雅的名字叫麀。聚是共的意思。说兽类没有人那些在性生活上的禁忌和伦理,没有社会原则的约束。认为兽类有**的现象。

民间说法老公公和儿媳妇有一腿叫扒灰。有人解释说:扒灰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脏了媳妇。

这是一个形容**的词语,是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关于扒灰一词的来历有许多种故事传说,有一种说法是: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老公公偷儿媳的隐语。

还有说法是,民间的锡匠,在个人做锡壶的时候,清理型砂的过程中,故意多刮下来一些锡,刮下来的锡就藏在炉灰中。现在打金银首饰的人也是采用这一种手法,来偷去顾客的余料。这种手法比起一些正当的工匠来说,是有些不入眼。

民间的石匠,在给人做东西的时候,不完全完工,总要留一些尾巴,等买主买回去后,需要找本村或附近的石匠来消掉这点儿余工。农村的规矩,即使是这一点儿活,中午也要管一顿饭,给些工钱。这是石匠们互相照顾的手段。

王安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被人扣上了扒灰的帽子。说是他的儿子是个傻子死得早,儿媳妇很漂亮,王安石的老婆也死了,于是王安石就在家里的香炉里埋了一首情诗,儿媳在上香时发现了,也和诗一首埋在香炉里。于是两人走在了一起。

清人有一个《吴下谚联》,是另一种说法,好像就是这个谣言的源头:王安石儿子死后,他给儿媳在后院另盖了一个房子居住,可能是担心儿媳红杏出墙,经常去监视,儿媳误会了,在墙上题诗说: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见到后,用指甲把这句诗给扣掉了。因为是石灰墙,所以说是扒灰。其实,这种事情,都是想当然罢了。《吴下谚联》释其由来云:「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另故事说,有一次王安石走过儿媳的房间,看见儿媳睡在透明纱帐的床上,眼球不由得为之而发光。王安石毕竟是诗人,于是在充满灰尘的墙上写了一句:“缎罗帐里一琵琶,我欲弹来理的差。”写完后躲在一旁观察儿媳的动静。儿媳看到公公在外面鬼鬼祟祟的,于是出来看公公在墙上写了什么,一看到公公留下这样的词句,当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于是在公公的诗句后续上了一句:“愿借公公弹一曲,尤留风水在吾家。”王安石看见儿媳的话后,正在暗自高兴,没想到这时儿子出现了,于是赶紧用袖子去擦拭墙上的字迹。儿子奇怪,问老父在做什么,王安石说,在扒灰。又专家考证说,扒灰一词不是出于王安石,而是出自大学士苏东坡先生,但是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在民间,常常有听到公公与媳妇发生性关系,不管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在讲述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个俗语来称呼,谓之“扒灰”,你肯定想这是个奇怪的隐语词吧。当然它是有来历的,让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就知道了:在旧时代,儿媳妇或因丈夫久出,或因丈夫英年早逝,携有幼子不便改嫁,或因迫于公爹淫威,与公爹通奸之事常有,穷苦人家有此情,而大户人家则更多。

8.求两首思乡的诗和两首李商隐的诗

【代赠二首之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1] 同向春风各自愁。[2]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商隐 【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 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凉风只在殿西头。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李商隐 「夜出西溪」李商隐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

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 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

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效长吉」李商隐 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

镜好鸾空舞,帘疏燕误飞。 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

卷541_24 「柳」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 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九月於东逢雪」李商隐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岭外他年忆,於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四皓庙」李商隐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 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高花」李商隐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嘲桃」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平时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送丰都李尉」李商隐 万古商於地,凭君泣路岐。固难寻绮季,可得信张仪。

雨气燕先觉,叶阴蝉遽知。望乡尤忌晚,山晚更参差。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李商隐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更深欲诉蛾眉敛, 衣薄临醒玉艳寒。

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

「江上忆严五广休(一本入集外诗)」李商隐 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逢著澄江不敢咏,镇西留与谢功曹。

「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李商隐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

卷541_37 「访隐」李商隐 路到层峰断,门依老树开。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薤白罗朝馔,松黄暖夜杯。相留笑孙绰,空解赋天台。

卷541_38 「寓兴」李商隐 薄宦仍多病,从知竟远游。谈谐叨客礼,休浣接冥搜。

树好频移榻,云奇不下楼。岂关无景物,自是有乡愁。

卷541_39 「东南」李商隐 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逐羲和去得无。 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

卷541_40 「归来」李商隐 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

卷541_41 「子直晋昌李花(得分字)」李商隐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卷541_42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李商隐 胜概殊江右,佳名逼渭川。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

客鬓行如此,沧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卷541_43 「寓目」李商隐 园桂悬心碧,池莲饫眼红。此生真远客,几别即衰翁。

小幌风烟入,高窗雾雨通。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

卷541_44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写真存焉」李商隐 紫府丹成化鹤群,青松手植变龙文。壶中别有仙家日, 岭上犹多隐士云。

独坐遗芳成故事,褰帷旧貌似元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