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洛阳关林的历史资料有哪些关林相传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 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洛阳市东15公里的白马寺东,它的前身是周代的成周城,曾做过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后,在成周城的旧址上广为扩建,使其极具规模。 宏伟壮丽的东汉都城在封建建筑史上达到空前的水平,它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城市。 2.洛阳关林景点导游词洛阳关林导游词 在洛阳市城南约7公里的关林庙,规模不大,但是香火极旺,因为这里埋葬着蜀汉名将关羽关二爷的首级(头颅)。根据古代封建礼制,帝王墓为“陵”,王侯将相墓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开始建庙种植柏树,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9年)加以扩建,基本形成如今的关林庙的规模。关林庙的建筑规格是按照传统的宫殿式修建的,游客进入关林大门后,步行沿着中轴线向前游览,依次可以看到关林庙的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庙部分,在祠庙的后面,就是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墓冢(地)。 当你来到关林庙,除了拜祭武圣人关二爷之外,还有很多亮点值得你去观赏。明代(修建)仪门上的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和清代(修建)大门上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反映了从明代到清代,关羽的地位从王侯级别上升到了帝王级别。 当你来到仪门和二殿时,不要忘记抬头看看上面的匾额:“威扬六合”和“光昭日月”两块匾额,分别出自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手。当你从仪门走向拜殿时,能看到两边有一百多尊“甬柱顶雕石狮”,小狮子各个圆润生动,一点没有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间中原石刻的最高水平。在大殿和二殿内,还有不少和关羽相关的木刻和雕像,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和关羽夜读春秋等。 在每年的九月,关林庙将会举办大型国际朝圣大典,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将会在这里祭拜关圣人;每年的春节期间,关林庙还会举办大型庙会,有时会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非常热闹。关林庙距离龙门石窟不远,一般游客会一并游玩。 篇二:洛阳关林导游词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 据庙碑记载,关林汉时有庙,距今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现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式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从大门外的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和“大一统”的思想意识。 财神殿,是关林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殿门裙板上浮雕龙凤、牡丹、麒麟等,额坊彩绘八仙及“斩颜良”、“诛文丑”、“杀秦琪”等12幅关羽故事,展示关羽万人无敌的神勇历史。殿门悬有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额。二殿佛龛内塑关羽财神像一尊,关平、周仓肃立左右。两边各立一童子,持算盘者为招财童子,持称者为利市童子。二殿东西墙上的壁画,展现了百姓心目中所熟知并供奉的各路财神。 3.关于洛阳的诗词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 15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宋 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清 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唐 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唐 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唐 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唐 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 李颀 25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 唐 李贺 26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 唐 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唐 崔颢 30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 李白 32汉有洛阳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晋 萧衍 36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唐 谢珧 4.描写洛阳的诗句多写几个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 秋似洛阳春 .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 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唐 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 洛阳园苑尤纷拏. 唐 韩愈 10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唐 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唐 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 与君都盖洛阳城. 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 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宋 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清 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唐 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唐 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唐 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唐 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 李颀 25洛阳吹别风, 龙门起断烟. 唐 李贺 26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 唐 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唐 崔颢 30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 李白 32汉有洛阳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晋 萧衍 36既乏琅邪政, 方憩洛阳社. 唐 谢珧 37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 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唐 崔颢 38洛阳三月梨花飞, 秦地行人春忆归. 唐 崔颢 39传闻合浦叶, 远向洛阳飞. 唐 江左 40洛阳谁不死? 戡死闻长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门前四五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 黄金枝映洛阳桥. 唐 白居易 42风起洛阳东, 香过洛阳西. 三国 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宋 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 46长安重游侠, 洛阳富财雄. 唐 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 司马光 48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三国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晋 左思 《三都赋》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 司马迁 52人间佳节惟寒食, 天下明园重洛阳. 宋 邵雍 53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 54汉魏文章半洛阳. 汉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国魏 曹植 56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阳名园歌舞沉, 乱鸦啼破林几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晋 潘岳 60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唐 白居易 61洛阳访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古诗十九首之三》 63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华林满芳景,洛京遍阳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唐 王昌龄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许敬宗 68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唐 张九龄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贤 70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唐 武则天 7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韩愈 72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唐 徐凝 73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唐 白居易 74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离绪亦纷纷.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唐 张九龄 77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唐 苏颋 78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唐 李商隐 79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 宋 文及翁 80人间何曾识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杨万里 81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唐 木兰花 82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唐 于邺记得采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