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马有关的诗句有什么1.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1.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有关马的诗句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白《将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风翔三百里,兵马如黄巾。夜半军牒来,屯兵万五千。 王翰《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杜甫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杜甫《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近长安花。 《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李白《梦天姥吟留别》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李白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卢纶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有关马的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隋·虞世基《出塞》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诗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清·徐《大猎》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的典故: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周穆王八骏 《拾遗记》: 一名 绝地,足不践土。 二名 翻羽,行越飞禽。三名 奔宵,野行万里。 四名 越影,逐日而行。五名 逾辉,毛色炳耀。 六名 超光,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乘云而奔。 八名 挟翼,身有肉翅。 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 《水注经》: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 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 雷首良马 《穆天子传》: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 翠龙 扬雄《河东赋》注:诗古曰:“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 玉马 《瑞应图》:玉马者,王朝清明尊贤则至。 (马肃)(马霜)。括号内字为合字。 键盘上打不出来。骦 《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 一云骕骦,马色如霜纨。 沙丘马 伯乐对秦穆公曰:“臣有所与九方皋,……”。 秦始皇七匹名马 《古今注》: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楚骓 《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 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九逸 《西京杂记》: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 名曰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九逸。有来宣能御。 乌孙、天马 《张骞转》:元狩中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宛天马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天马子。 萧稍 《神异经》:大宛有良马,鬣至膝尾垂于地,名曰萧稍。 象龙 《冯奉世转》:宣帝时至大宛,得名马象龙而还。 步景 《洞冥记》:东方朔游吉云之地。得神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状;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昼光,毛色随四时之变。 西王母税此于芝田,因食芝田之草。东王公弃之清津,因其而返,绕日三匝,入汉关,马上睡眼不觉而至,名步景。 黄门四骏 《西域赞》: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注:孟康曰:“四骏马名”。 大骊 光武以所乘大骊赠孝忠。 赤兔 《曹操传》: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 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的卢 《马政论》曰:“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 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谓之的吻,凶。”俗云的卢非也。 刘备避樊城之难,过檀溪,谓所乘马的卢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马达备意,一跃三丈。 又庚亮所乘马名的卢,殷浩以为不利主,劝市之。亮曰:“岂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绝影 《后汉书》:曹公所乘马名绝影。 白鹤 《拾遗记》:曹洪与魏武所乘之马名曰白鹤。 时人谚曰:“凭。 4.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诗词、励志名言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 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往 往与"旗开得胜"连用。 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地前进。 马翻人仰:又作"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 形容 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马革裹尸:指在战场上被打死以后,没有棺木盛殓,用马 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死在战场 上。 马工枚速:马其实是司马相如简称,指西汉时期两位著名 的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枚皋二人写文章,一个 写得工稳而标准,一个写得快速。用以称赞各 有所长。 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而开阔。 人困马乏:人马都困乏了,带动别的人或事情,起带头作 用。 人欢马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繁荣兴旺的影象。 牛头马面:出自佛教经典,原指地狱里鬼卒,常形容那些 面目狰狞,恐怖可憎之人。 香车宝马:车是用檀木制的,马是名贵的骏马。形容生浩 的豪华和仪仗排场的气派。 风樯陈马: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掉下马来。比喻擅长某一 事物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败。 骑马找马:比喻一面占着现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较好的工 作。也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老马识途:老马能够认识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办事时 熟悉情况,容易做好。 车水马龙: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跃、快马奔驰一 样。 马放南山:战争结束了,战马无用了,放开它自由奔往山 野。 形容一种在和平环境里人们对战争威胁的 麻痹松懈 谚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版主注:一般说的都是“驴唇不对马嘴”。 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D) 心急马行迟。 有财同享,有马同骑。 任它狗儿怎样叫,不误马儿走正道。 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走马有个前蹄失,急水也有回头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 战马拴在槽头上要掉膘,刀枪放在仓库里会生锈。 肥了骡子瘦了马。 临崖勒马收缰晚。 看不起驴子买不起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跑得马。 望山走倒马。(版主注:有说“望山跑死马”。) 惯骑马的惯跌交。 骑马坐船三分险。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 《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5.关于马的诗句大全1、《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4、《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5、《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6、《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7、《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8、《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9、《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10、《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6.求有关马的诗句诗句: 1.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1.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