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秋色泛舟的诗句

1.描写“秋天泛舟湖上”的诗句都有哪些

1.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释义: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2.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释义: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3.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释义: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4.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释义:一片芦花被刚刚下过的雨冲洗得格外白净,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徐徐升起。

5.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释义:记得在一个秋天的清晨,岸上还有霜露沾连在树叶上,我曾经行经这儿,并将船停靠在垂虹桥傍。

6.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释义:透过清秋的薄雾,传来了采菱姑娘的笑语。 湖面风平浪静,像白色的素绢平铺。

7.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释义:分别后虽然两地同样都是秋天,但是两人已经不再一起了。

8.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释义:过江去戏秋天的水,特别喜欢这火红的芙蕖。

9.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释义: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10.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释义: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

2.描写秋天泛舟湖上的诗句

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3.描写泛舟的诗句

1、泛舟越洪涛 魏晋 曹植 《赠白马王彪》2、泛舟当泛济 南北朝 吴均 《酬别江主簿屯骑》3、泛舟过东邻 唐 王维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4、琉璃汗漫泛舟入 唐 杜甫 《渼陂行》5、泛舟如昨日 唐 孟浩然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6、泛舟如昨日 唐 孟浩然 《屿赠白云先生王迥》7、泛舟江上别 唐 孟浩然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8、尔从泛舟役 唐 李白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9、山逐泛舟行 唐 李白 《送储邕之武昌》10、泛舟亦何伤 唐 杨炯 《巫峡》11、泛舟伊水涨 唐 张说 《奉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庄见贻之作》12、泛舟过东邻 唐 王维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13、泛舟归山东 唐 岑参 《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14、泛舟俱远津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15、借问泛舟人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16、泛舟惭小妇 唐 杜甫 《草阁》17、浦南人泛舟 宋 米芾 《阮郎归·双双鸳鸯戏苹洲》18、长爱越水泛舟 宋 杨无咎 《白雪·檐收雨脚》19、泛舟赤壁 宋 林正大 《酹江月/念奴娇》20、与客泛舟赤壁 宋 刘克庄 《念奴娇·天风浩动》21、自葛水、泛舟西下 宋 王奕 《贺新郎·有客过东鲁》22、苏子泛舟 宋 刘将孙 《沁园春·壬戌之秋》23、泛舟同远客 唐 贾岛 《寄贺兰朋吉》24、泛舟送之 元 虞集 《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25、泛舟无雪 元 虞集 《苏武慢·十载燕山》26、谁忘泛舟 魏晋 曹植 《朔风诗》27、泛舟经姥庙 宋 陆游 《闲中戏赋村落景物》28、泛舟盖长川 魏晋 王粲 《从军诗》29、泛舟黄河 魏晋 曹叡 《善哉行四解》30、泛舟洛川 魏晋 曹摅 《答赵景猷》31、泛舟中流 魏晋 曹摅 《答赵景猷》32、泛舟东川 魏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33、泛舟舻 南北朝 鲍照 《代春日行》34、泛舟昆明池 清 魏耕 《赠钱肃润》35、泛舟沧海外 宋 蔡肇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36、骤涨阶前可泛舟 宋 方回 《喜雨》37、郎若泛舟寻 宋 龙辅 《山中寄外》38、故作泛舟归 宋 释梵琮 《偈颂九十三首》39、缠会沧溟便泛舟 宋 释智愚 《颂古一百首》40、屡起泛舟兴 宋 苏泂 《秋兴》。

4.关于泛舟的诗句

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张孝祥《西江月》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朱彝尊《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5.描写“秋天泛舟湖上”的诗句都有哪些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释义: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

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释义: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释义: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林逋《咏秋江》 释义:一片芦花被刚刚下过的雨冲洗得格外白净,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徐徐升起。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

——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释义:记得在一个秋天的清晨,岸上还有霜露沾连在树叶上,我曾经行经这儿,并将船停靠在垂虹桥傍。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释义:透过清秋的薄雾,传来了采菱姑娘的笑语。 湖面风平浪静,像白色的素绢平铺。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释义:分别后虽然两地同样都是秋天,但是两人已经不再一起了。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释义:过江去戏秋天的水,特别喜欢这火红的芙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释义: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释义: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

6.乘船在湖上泛舟的诗句有哪些

1、《国风·鄘风·柏舟》先秦:佚名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翻译: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 2、《小寒食舟中作》唐代:杜甫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翻译: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3、《舟中读元九诗》唐代:白居易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翻译: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 4、《渡浙江问舟中人》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翻译: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5、《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宋代:贺铸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翻译:画船载着离愁驶离了岸边,不料正有顺风送我登程。

7.关于“湖中泛舟”的诗句有哪些

1、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2、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3、儿童随笑放翁狂,又向湖边上野航。

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5、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

6、轻解罗裳,独上兰舟。7、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8、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9、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

10、泛舟入荥泽,兹邑乃雄藩。1、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作者:孟浩然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2、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_百度汉语作者:吴筠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作者简介吴筠 ,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字贞节。一作正节。

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

后入嵩山,师从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师正,受授上清经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

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

东游至茅山,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3、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作者:陆游儿童随笑放翁狂,又向湖边上野航。鱼市人家满斜日,菊花天气近新霜。

重重红树秋山晚,猎猎青帘社酒香。邻曲莫辞同一醉,十年客里过重阳。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5、湖上招客送春泛舟作者:白居易欲送残春招酒伴,客中谁最有风情。

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点红旌。

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6、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8、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9、《过处和赏荼醾》年代: 宋 作者: 曹勋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

满腹本来同偃鼠,吸川遂欲比长鲸。归来尚带荼醾露,梦想犹闻佩玉。

8.描写泛舟的诗句

1、泛舟越洪涛魏晋曹植 《赠白马王彪》2、泛舟当泛济南北朝吴均 《酬别江主簿屯骑》3、泛舟过东邻唐王维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4、琉璃汗漫泛舟入唐杜甫 《渼陂行》5、泛舟如昨日唐孟浩然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6、泛舟如昨日唐孟浩然 《屿赠白云先生王迥》7、泛舟江上别唐孟浩然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8、尔从泛舟役唐李白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9、山逐泛舟行唐李白 《送储邕之武昌》10、泛舟亦何伤唐杨炯 《巫峡》11、泛舟伊水涨唐张说 《奉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庄见贻之作》12、泛舟过东邻唐王维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13、泛舟归山东唐岑参 《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14、泛舟俱远津唐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15、借问泛舟人唐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16、泛舟惭小妇唐杜甫 《草阁》17、浦南人泛舟宋米芾 《阮郎归·双双鸳鸯戏苹洲》18、长爱越水泛舟宋杨无咎 《白雪·檐收雨脚》19、泛舟赤壁宋林正大 《酹江月/念奴娇》20、与客泛舟赤壁宋刘克庄 《念奴娇·天风浩动》21、自葛水、泛舟西下宋王奕 《贺新郎·有客过东鲁》22、苏子泛舟宋刘将孙 《沁园春·壬戌之秋》23、泛舟同远客唐贾岛 《寄贺兰朋吉》24、泛舟送之元虞集 《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25、泛舟无雪元虞集 《苏武慢·十载燕山》26、谁忘泛舟魏晋曹植 《朔风诗》27、泛舟经姥庙宋陆游 《闲中戏赋村落景物》28、泛舟盖长川魏晋王粲 《从军诗》29、泛舟黄河魏晋曹叡 《善哉行四解》30、泛舟洛川魏晋曹摅 《答赵景猷》31、泛舟中流魏晋曹摅 《答赵景猷》32、泛舟东川魏晋陆云 《答兄平原诗》33、泛舟舻南北朝鲍照 《代春日行》34、泛舟昆明池清魏耕 《赠钱肃润》35、泛舟沧海外宋蔡肇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36、骤涨阶前可泛舟宋方回 《喜雨》37、郎若泛舟寻宋龙辅 《山中寄外》38、故作泛舟归宋释梵琮 《偈颂九十三首》39、缠会沧溟便泛舟宋释智愚 《颂古一百首》40、屡起泛舟兴宋苏泂 《秋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