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太行山”的诗句有哪些1,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出自唐代:李白《北上行》 白话文释义: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2,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出自元代: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白话文释义: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 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白话文释义: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出自清代: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白话文释义:晴日丘峦历历在目,就像美人的发髻。 远望蜿蜒曲折的太行山如同蝌蝌。稗花开满田中,像浓重的霜雪落了一寸多厚。 5,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出自魏晋:曹操《苦寒行》 白话文释义: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2.描写太行山的诗句1、唐 李白《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白话文释义: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2、元 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白话文释义: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3、唐 李白《行路难·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白话文释义: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汉 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白话文释义: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扩展资料: 1、《北上行》文学赏析: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 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 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2、《行路难》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3、《苦寒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高干本是袁绍的外甥,又系其下属任并州牧。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时,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上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路难三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苦寒行 3.描写太行山诗词句子(第一首)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徵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唐·李隆基 ∞ (第二首)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李贺 ∞ (第三首)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茫。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初入太行路 唐·白居易 ∞ (第四首) 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何不至,赤日方煎烁。 石露山木焦,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 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坂,夕望贝邱郭。 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因寄建安作。 白雪和难成,沦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桀从军乐。 早晚归汉庭,随公上麟阁。 ——太行苦热行 唐·刘长卿 4.描写太行山的诗词苦寒行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绿。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太行山大峡谷无名氏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 太 行 山 无名氏心旷天欲高, 豪气干云霄。 未得强贼首, 不敢笑黄巢。 5.关于太行山的诗句1、《初入太行路》唐代诗人白居易 原文: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译文:天气寒冷见不到日光,太行山山峰巍峨。 听说太行山非常凶险,今天我就要独自去看看。 2、《太行山行》明代诗人石珝 原文: 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 汉军已料骑士屈,魏武重叹车轮摧。 译文:太行山多么雄伟啊,在幽深的山谷中狂风呼啸。 汉朝将士们早已料到骑兵会屈服于大山之下,魏武看着车轮只能重重叹气。 3、《晓入涿州界看太行山》宋代诗人汪梦斗 原文: 晓风刮骨似严寒,漠漠吹沙塞鼻关。 卧入范阳元不觉,醒来忽见太行山。 译文:风吹在身体上好像刮骨刀一样寒冷,大漠吹来的风沙塞住了鼻子。 在范阳的时候睡着了,醒来就看见了太行山。 4、《早发坡泉薄暮至太行山下》明代诗人谢榛 原文: 地分三晋此山川,形胜迢遥在马前。 乱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横断夕阳天。 译文:这座山把此地分为三个国家,看着这山好似就在马前。 在这条乱石横生的路上,太行山横断在夕阳下。 5、《题太行山石壁》宋代诗人徐范 原文: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 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译文:太行山连着千里之外的草原,在此独自饮酒感觉天地都小了。 喝醉之后躺在花草中没有人知道,还是黄鹂的叫声打破了寂静。 6.描写太行山诗词句子(第一首)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凉德惭先哲,徵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唐·李隆基 ∞(第二首)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李贺∞(第三首)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茫。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 ——初入太行路 唐·白居易 ∞(第四首)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何不至,赤日方煎烁。石露山木焦,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坂,夕望贝邱郭。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因寄建安作。白雪和难成,沦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桀从军乐。早晚归汉庭,随公上麟阁。 ——太行苦热行 唐·刘长卿。 7.描写太行山的诗句1、唐 李白《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白话文释义: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2、元 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白话文释义: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 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3、唐 李白《行路难·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白话文释义: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汉 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白话文释义: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扩展资料: 1、《北上行》文学赏析: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 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 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 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 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2、《行路难》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3、《苦寒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高干本是袁绍的外甥,又系其下属任并州牧。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时,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上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路难三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苦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