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北宋词多就景叙情翻译

1.贺新郎译文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内容】 老大那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鉴赏】: 本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

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该词即是如此。

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都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但南宋统洁者不思北复中原。

因而他们的宏愿久久不得实现。当时,词人正落职闲居上饶,陈亮特地赶来与他共商抗战恢复大计。

二人同游鹅湖,狂歌豪饮,赋词见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首词,就是当时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品。

词中,作者胸怀对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和笔端,浸透纸背。正如周济所云:“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人这种慷慨悲凉的感情,是运用健笔硬语倾泻出来的,因而英气勃郁,隽壮可喜。 周济还指出:“北宋词多就景叙情,……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介存斋论词杂著》)。

与以情为中心的就景叙情不同,即事叙景是以叙事为主干,以抒情为血脉,以写景作为叙事的烘染或铺垫。这首词的上阕,便采用了即事叙景的艺术手法。

在追忆“鹅湖之会”高歌豪饮时,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环境氛围,从而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作者作为一名忠愤填膺的抗成志士秉笔作词,胸中沸腾的激情难以遏制,不免直泻笔端。

“老大那堪说。”直写心怀,感情极为沉郁。

“那堪”二字,力重千钧,义蕴极为丰富。当此之时,英雄坐老,壮志难酬,光阴虚度,还有什么可以说的!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以收复中原为已任的志士们,胸中的烈焰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两句,抒发了作者的壮怀,并且与陈亮的“同志”之情拍合。

“元龙”、“孟公”,皆姓陈,又都是豪士,以比陈亮:“臭味”谓气味相投,“瓜葛”谓关系相连。作者与陈亮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因而引以为快事。

不久前,两人“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辛》祭陈同父文《)这是大慰平生的一次相会,故在此词中津津乐道:“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词人时在病中,一见好友到来,立即与之高歌痛饮,彻夜纵谈。

他们志在恢复中原,心无俗念,视富贵轻如毛发,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钧。讨论世事时硬语盘空(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

),足见议论有力。这几句是他们交谈时情景的实录。

因为写在词里,故顺笔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写。积雪惊堕,状述二人谈吐的豪爽;孤月窥窗,衬映夜色的清寂。

英雄志士一同饮酒高唱,雄壮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竟惊散了楼头积雪。这种夸张的描写,把两人的英雄气概与狂放精神充分表现出来。

着一“惊”字,真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然而,当时只有清冷的明月与两人相伴,论说国家大事的“盘空硬语”又有谁来倾听呢?在这里,抗战志士火一样的热情和刚直狂放的性格同积雪惊堕、孤月窥窗的清寂冷寞。

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形象地写出了在苟安妥协空气笼罩南宋朝堂的情势下,个别上层抗战志士孤雁难飞的艰危处境。这样把写景与叙事胶着一体,更能充分抒发出翻卷于词人胸中的狂努之情。

正因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虽已很深,但他们仍“重进酒,换鸣瑟”,兴致不减。 如果说,词的上阕主要是作者奔放沸腾的感情融于叙事之中,那么下阕则主要是直泻胸臆的赋体,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批判和“看试手,补天裂”的壮怀。

词人尽情地驰骋笔力,敷陈其事,倾诉肺腑,写来笔飞墨舞,淋漓尽致。“事无两样人心别。”

面对时世,山河破碎,爱国志士痛心疾首,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把家耻国难全都抛在了脑后。词人用“事无两样”与“人心别”两种不同象意象加以对照,极其鲜明地刻画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庸懦丑态,尽情地抒发了郁勃胸中的万千感慨。

词人义愤填膺,向统治者发出了严厉的质问:“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统,自古已然,“合”时多而“离”时少。今当政者不思恢复中原,反而以和议确定了“离”的局面,是何居心!词语中凛然正气咄咄逼人,足以使统治者无地自容。

雄健顿挫的笔力,加重了词的感情色彩,使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词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统一,就必须重用抗战人材,可是当今社会却是“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当道诸公空说征求人材,但志士却长期受到压制,正象拉盐车的千里。

2.求李清照《词论》的翻译或者注释

全文翻译如下:

古乐府歌与诗并列发展的最高峰,是盛唐时期。

唐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位歌者叫李八宝,唱歌妙绝天下。有一次,刚刚及第的进士们在曲江大开宴席,其中有一位及第的名士,吩咐李八宝故意穿一身旧衣,戴一顶旧帽子,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装成神情惨淡的样子,一同参加宴席。然后对众人说:这是我的表弟,让他坐末席吧。参加宴会的众人都对他毫不在意。众人边喝酒边听歌,许多歌者轮流唱歌,其中只有曹元谦、念奴二人歌唱得最好。唱完后,大家对二人的歌声称叹赞赏不绝。这时,那位名士忽然指着李八宝对大家说:请让我表弟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吧。众人都晒笑起来,甚至还有人生气起来。等到李八宝一曲歌唱完后,却引得众人都哭了起来。团团拜伏在李八宝周围,都说:你肯定就是李八郎啊。

从此以后,郑地和卫地的乐声在当时更加流行起来,这些声乐的柔糜之处、音节变化也更见烦琐。唐朝时已经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不能一一枚举。

到了五代的时候,各路诸候纷纷建国,中华大地战乱不断,斯文扫地,更无人作新曲沿途传唱了。这时只有南唐李璟、冯延巳等君臣温文尔雅,时有新作问世,其中有名的作品有李璟的《浣溪沙》、冯延巳的《谒金门》,“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更是其中的名句。句子虽然很奇特、很优美,但是要灭亡的国家所唱出来的歌声也带着很深的哀伤,就不能算曲子词中的上品了。

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但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又有张子野(张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徽羽),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比如当世(北宋后期)的那些词牌名叫《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的,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来是押仄声韵的,如果押上声韵则与音律协调,但如果押入声韵,就不能作歌唱了。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但是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3.成语“飞泉鸣玉”是什么意思

与"珠圆玉润"是近义词,形容声音圆润婉转,悦耳动听。

珠圆玉润: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示例】: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四照玲珑。 ◎清·周济《词辨》

【近义词】:飞泉鸣玉、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反义词】:不堪入目、不堪入耳、诘屈聱牙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4.珠圆( )( )

珠圆玉洁

zhū yuán yù jié

〖解释〗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出处〗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浚公还四明序》:“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

〖示例〗其文前后开合……如月照影,月过影失;如风扫叶,风止叶尽;~之文也。 ★《花月痕》第四回

珠圆玉润

zhū yuán yù rùn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处〗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示例〗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四照玲珑。 ★清·周济《词辨》

5.珠圆玉润是啥意思

意思: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

现在也有暗喻人微胖。拼音: zhū yuán yù rùn英译: Round as pearls and smooth as jade (fig. excellent singing or po;ished writing)用法:可作谓语、定语、补语;指歌声或文章。

出处: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近义词:飞泉鸣玉、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反义词:不堪入目、不堪入耳、诘屈聱牙。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6.这些成语的意思

巧夺天工【解释】: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自】: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示例】:天堑也能飞渡,人力~。 ◎吴玉章《庆祝长江大桥通车》【近义词】:玲珑剔透、鬼斧神工【反义词】:天造地设【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巧夺天工的英文翻译wonderful workmanship excelling nature; superb craftsmanship excelling nature美轮美奂的中文解释【解释】: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房屋的高大和众多美轮美奂的英文翻译(of houses) tall and magnificent; sumptuous2.a magnificent mansion炙手可热的中文解释【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出自】: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示例】:~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近义词】:烜赫一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炙手可热的英文翻译burning to the touch2.(of influential officials) powerful and arrogant汗牛充栋的中文解释解释】: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自】: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示例】:世传养生术,~,行而效者谁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近义词】: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反义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汗牛充栋的英文翻译enough books to make the ox carrying them sweat or to fill a house to the rafters2.a world of books; 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洗心革面的中文解释【解释】: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悔改。【出自】:《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示例】: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重新做起。 ◎闻一多《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近义词】:改过自新、痛改前非【反义词】:顽固不化、死不改悔【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洗心革面的英文翻译to turn over a new leaf; to thoroughly reform oneself; to redeem oneself by a thorough change; to cleanse the heart of (or from) sin蓬荜生辉的中文解释【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出自】: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

【示例】:谢人过访日~。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宫室》【近义词】:柴门有庆、蓬屋生辉、蓬荜生光【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作谦词返璞归真的中文解释【解释】:去掉外饰,还其本质。

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出自】: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圣,返璞归真。”蔚为大观的中文解释【解释】: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出自】:鲁迅《两地书》五一:“乡村风景,甚觉宜人,野外花园,殊有清趣,树木蔚为大观。”【近义词】:洋洋大观【语法】:动宾式;作谓语;用于文物展品等脱颖而出的中文解释【解释】: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示例】:经过艰苦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在全班~。

【近义词】:崭露头角【反义词】:深藏若虚【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脱颖而出的英文翻译the point of an awl sticking out through a bag2.[Figurative] talent showing itself3.to stand out豆蔻年华的中文解释【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示例】: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近义词】: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豆蔻年华的英文翻译marriageable age; (said of girls) in their teens绘声绘色的中文解释【解释】: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出自】: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第而华传其妙。”【示例】:尤其是谈她自己的儿女,那真是~,细致入微,没完没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近义。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