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茅山的诗句有哪些《游茅山》 年代: 唐 作者: 许浑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题茅山》 年代: 宋 作者: 陈辅 积金峰顶作屏遮,宝阁横空叠彩霞。 鹤驾往来茅许宅,龙軿交会郭杨家。 洞天有望人如玉,尘世休观事若麻。 我是方台旧僚友,盍寻归路种云芽。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于身无切事,在世有余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茅山》 年代: 宋 作者: 陈埙 三茅高出七山巅,顿隔尘沙道路千。 灵籁萧萧风笛弄,奇形奕奕陇牛眠。 人间已有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幸喜吾庐居在此,时从寄傲任悠然。 《游茅山和诸侄》 年代: 宋 作者: 陈序 山南细路半青霄,人昔共游非俗交。 浮玉故乡惊上国,埋丹清梦记中茅。 峰头仙客归黄鹄,石面灵根走翠蛟。 见说西园浑草莽,手栽寸柏已胜巢。 2.描写茅山的诗句有哪些穴去茅山近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 出自:《渡青草湖》 年代:南北朝 作者: 阴铿 阴铿诗词全集 茅山就一征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 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 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 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 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 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 甚悦我皇心,得与。 出自:《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 王昌龄诗词全集 哭向茅山虽未摧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出自:《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李白诗词全集 自若茅山通 探秘孰云远,忘怀复尔同。日寻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跻险构灵室,诡制非人功。潜洞黝无底,殊庭忽似梦。 岂如武安凿,自若茅山通。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惬衷。 犹希咽玉液,从此升云空。咄咄共携手,冷然且驭风。 出自:《与生公游石窟山》 年代:唐 作者: 张九龄 张九龄诗词全集 行奉茅山访道朝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出自:《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年代:唐 作者: 韦嗣立 韦嗣立诗词全集 行奉茅山访道朝 主第岩扃驾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出自:《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年代:唐 作者: 赵彦昭 赵彦昭诗词全集 茅山有仙洞 与子十年旧,其如离别何。宦游邻故国,归梦是沧波。 京口青山远,金陵芳草多。云帆晓容裔,江日昼清和。 县郭舟人饮,津亭渔者歌。茅山有仙洞,羡尔再经过。 出自:《送刘主簿归金坛》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李颀诗词全集 有路问茅山 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鸡犬驱将去,烟霞拟不还。 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 出自:《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刘长卿诗词全集 照见茅山青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 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 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 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 闲眺兆顾楼,醉眠湖上亭。月从海门出,照见。 出自:《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年代:唐 作者: 岑参 岑参诗词全集 茅山道士寄书来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 。 出自:《秋日东郊作》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皇甫冉诗词全集 且是茅山见老人 鹤发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 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茅山见老人。 出自:《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 年代:唐 作者: 戴叔伦 戴叔伦诗词全集 更指茅山与蜀通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 出自:《赠道士》 年代:唐 作者: 李端 李端诗词全集。 3.描写茅山的诗句有哪些答诏问梁.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李真人井铭晋.葛洪混混井泉,源通渤海。 色逾玄圭,甘如沆瀣。注炼金液,保养太和。 昔人遐举,饮此余波。赠道士唐 · 张籍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题茅山华阳洞唐 储光羲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 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送董少卿游茅山唐 皮日休威辇高悬度世名,至今仙裔作公卿。 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云冻尚含孤石色,雪干犹堕古松声。 应知四扇灵方在,待取归时绿发生。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 天影晓通金井水,山灵深护玉门沙。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游茅山唐 许浑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送人罢官归茅山唐·陆龟蒙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 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 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茅山洞口唐·綦母潜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登茅峰三首宋·王安石(一)一峰高出众峰巅,疑隔尘沙路几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传。(二)倏然杖履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鹄羽翰遥。容溪影转迷横径,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苍藓认前朝。(三)扪萝路到半天穷,下视茅州杳霭中。 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显付苓通。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来鹤驭空。 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登茅山三首 宋·高志峰头宫殿路遥通,杖屦高凌杳霭中。 指点云山问仙迹,半空笑语落天风。(大茅峰) 石路登登倦复跻,行来不觉白云低。 仙家多在烟霞里,楼阁参差望欲迷。(中茅峰) 杖屦闲来看远山,白云邂逅隔尘寰。 分明一段仙家景,都在恁栏指顾间。(三茅峰)。 4.描写茅山的句子唐 · 张籍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题茅山华阳洞 唐 储光羲 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濛濛欲湿衣. 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 送董少卿游茅山 唐 皮日休 威辇高悬度世名,至今仙裔作公卿. 将随羽节朝珠阙,曾佩鱼符管赤城. 云冻尚含孤石色,雪干犹堕古松声. 应知四扇灵方在,待取归时绿发生. 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 天影晓通金井水,山灵深护玉门沙. 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 5.描写深山的诗句1. 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姚合) 诗境西南好,秋深昼夜蛩。 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 谷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 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从。 2. 送袁肇归山阴 (郑巢) 论文意有违,寒雨洒行衣。 南渡久谁语,后吟今独归。 河帆因树落,沙鸟背潮飞。 若值云门侣,多因宿翠微。 3.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 (章孝标) 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 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4. 山出云 (陆畅)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 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 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 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 5. 盛山十二诗·茶岭 (韦处厚) 顾渚吴商绝,蒙山蜀信稀。 千丛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6. 忆万岁楼望金山 (李绅) 楼高雉堞千师垒,峰拔惊波万壑攒。 山绝地维消虎踞,水浮天险尚龙盘。 蜃嘘云拱飞江岛,鳌喷仙岩隔海澜。 长对碧波临古渡,几经风月与悲欢。 7.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项斯)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8. 关山月 (霍总) 珠珑翡翠床,白皙侍中郎。 五日来花下,双童问道傍。 到门车马狭,连夜管弦长。 每笑东家子,窥他宋玉墙。 9.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过云 (皮日休) 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 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 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 经时未过得,恐是入层城。 10.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 (顾非熊) 此名谁不得,人贺至公难。 素业承家了,离筵去国欢。 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 旧隐茅峰下,松根石上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