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荷花和荷叶的诗句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意思是: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杨万里的《小池》。 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3、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登高有酒浑忘醉,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出自唐彦谦《金陵怀古》。 第一句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其实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后三句的前半部分都是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的勋业的歌颂,后半部分则多为寄托兴亡的感慨,概括历代政权盛衰的规律。 4、处处虚堂望眼宽,荷花荷叶过栏干。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 出自姜夔的《湖上寓居杂咏 其四》。 此诗写西湖的静态美,寄寓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前两句着意写静。风怡月淡,明湖如镜,云景悠悠,好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5、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出自卢照邻的《曲池荷》。 意思是: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 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2.描写荷叶或荷花的诗句有哪些1、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2、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佚名《江南》 3、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4、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5、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7、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乐府《青阳渡》 8、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沈约 《咏芙蓉》 9、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江洪 《咏荷诗》 10、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吴均《采莲》 11、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杜公瞻 《咏同心芙蓉》 12、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殷英童 《采莲曲》 13、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14、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温庭筠 《莲花》 15、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3.有哪些描写荷花或荷叶的诗句芳心苦/踏莎行 贺铸 宋 词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伺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注释】 ①回塘:环曲的水塘。 ②别浦:水流的叉口。③红衣:此指红荷花瓣。 ④芳心:莲心。⑤返照:夕阳的回光。 ⑥骚人:诗人。⑦“当年”句:韩偓《寄恨》诗云:“莲花不肯嫁春风。” 【评解】 此词咏秋荷,于红衣脱尽,芳心含苦时,迎潮带雨,依依人语,自有一种幽情盘结其间,令人魂断。前人谓贺铸“戏为长短句,皆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 以此词观之,可谓知言。【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骚情雅意,哀怨无端。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是咏荷花的,暗中以荷花自比。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托。 因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 江城子 牛峤 唐 词 鵁鶄飞起郡城东。 碧江空。半滩风。 越王宫殿,萍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注释】:鵁鶄:鸟名,俗称“池鹭”。郡城:此指古会稽(今浙江绍兴)。 藕花:荷花。鱼浪:秋水鱼肥,逐浪出没。 蒙蒙:迷茫还清貌---------- 渔家傲 欧阳修 宋 词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 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 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注释】 ①逡巡:宋元俗语,犹顷刻,一会儿。②当:代替。 ③“时时”句:谓莲花映入酒杯,随舟荡漾,显出红色波纹。④厮:相互。 清厮酿:清香之气,混成一片。⑤花腮:指荷花。 ⑥饷:即一晌,片刻。⑦阁:搁。 【评解】 欧阳修以《渔家傲》词调共作六首采莲词,此词为其中之一。花底敲桨,荷叶当盏,花影人面,醉倚绿阴,风格清新婉丽,又巧用俗语,化俚为雅,妙趣盎然。 -------------------- 念奴娇 姜夔 宋 词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注释】:原序: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 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评析】 这是一首歌咏荷花的词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艺术想象与艺术手法,它代表了作者清刚冷隽与高雅峭拔的艺术风格。下面主要讲三个特点。 一是以少总多。所谓"以少总多",就是说,这首词里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 本篇以优美而精炼的笔触描绘出荷花的风神及其个性。词中所写的荷花,非仅一时一地,而是作者把所见过的最美的荷花与池塘打总儿概括到一起,融汇成这首词的主题和形象。 作者在词前小序中说,有三个地方的荷花给他的印象最为美好:一是武陵,二是吴兴,三是杭州。作者写这首词的地点可能是在"吴兴(《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将本词附于吴兴之后),但词中所咏却非止吴兴一地。 它把三个地方的荷花巧妙地组织在一起,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池塘中有小船,船行过程有鸳鸯相伴,船儿驶入人迹罕到的池塘深处,这里有美如仙女的荷花,使人神清气爽,醉意消失,在飒飒的雨声之中,播散出阵阵幽香,这幽香竟然凝结成迷人的诗句。直到日暮时分,诗人尚不忍离去,怕的是西风颇吹、红花凋谢。 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把作者深情挽留……美好的大自然对诗人无限深情,诗人对大自然也深情无限。词中很难分出哪里是人、那里是花了。 词中也很难分出作者所在之处到底是武陵,还是西湖、吴兴了。 二是词中有人。 之所以出现上述意境,是因为词中有人在。这"人"不光指作者,而是指作者把荷花以及自然中的一切都人化一了。 看:"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看:"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然而真正被人化了的却是荷花。 看!这荷花打扮得多娇艳:"水佩风裳无数。"在作者感到暑热时,她为你"翠叶吹凉",甚至还可洒下一阵"菰蒲雨",(这"雨"实际是传来耳畔的荷叶相互磨擦的响声)。 不管是日晒,还是雨淋,她始终为你撑起一把翠绿的雨伞:"青盖亭亭。"假如你饮酒过量,微有醉意,那么她的笑脸会使你清醒:"玉容消酒"。 不仅如此,她的微笑,她的舞姿,以及随之而散发出的清冷的幽香,霎时间便转化成诗句。词中有人,正是诗意之所在。 三是句中有味。词之感人,在于词中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冷香"。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是词中极富创造性的词句,充分反映出作者丰富而又独特的想象力。按常情分析,"嫣然摇动"怎么就会有"冷香飞上诗句"了呢?然而在词人看来,这"香"与"诗"却果真具有一致性。 "香"是一种客观物质,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气味,它直接。 4.描写荷叶或荷花的诗句有不少,请写出一两句一、《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 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二、《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凉意。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四、《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五、《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5.描写荷叶荷花的古诗1、宋代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2、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3、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4、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5、唐代杜甫的《为农》: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译文:圆圆的新荷小叶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嫩绿的小麦已在轻轻地扬花。 6、唐代李白的《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译文: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欲语还休,让人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 7、宋代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译文:站在南楼上倚着栏杆向四周望去,只见山光、水色连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 8、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译文:红艳艳莲花互相倚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