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萍字的诗句《短歌行》曹操…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乘雨入行军六弟宅》 作者:杜甫曙角凌云罢,春城带雨长。 水花分堑弱,巢燕得泥忙。令弟雄军佐,凡才污省郎。 萍漂忍流涕,衰飒近中堂。《寄中书李舍人纾》 作者:戴叔伦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晚题东林寺双池》 作者:白居易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萍泛同游子,莲开当丽人。 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作者:孟郊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 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 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鲜明。 萍苹一浪草,菰蒲片池荣。曾是康乐咏,如今搴其英。 顾惟菲薄质,亦愿将此并。《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作者:皎然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 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 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跼。 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 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 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 印围水坛净,香护莲衣触。捧经启纱灯,收衽礼金粟。 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 作者:温庭筠簟翻凉气集,溪上润残棋。 萍皱风来后,荷喧雨到时。寂寥闲望久,飘洒独归迟。 无限松江恨,烦君解钓丝。《磨镜篇》 作者:刘禹锡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 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2.带有‘萍’字的古典诗词1、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译文对照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话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池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话翻译: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白话翻译: 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 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后悔以前的多情,回到伤心离别的旧地,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4、古离别 【作者】江淹 【朝代】南北朝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白话翻译: 心爱的人要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只有无奈地道别。天上的黄云遮蔽了千里,地上的尘埃与黄云相接,天空也暗了下来,到远方去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时间又过了这么久,想起当时送心爱的人远去的情景,是多么清晰啊,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可是如今,已经到了深秋,檐前的露已经凝结成团。蕙草虽然凋零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我担忧的是远方的爱人,不知他在外是否饱暖。 爱人远在天涯,我们长年分别。但愿时而看见自己的容颜,还是像琼树枝一样洁丽。但愿能像菟丝和水萍一样,有所寄托,与爱人的感情也能始终不渝。 5、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白话翻译: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仔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3.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佳句(带赏析)一、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 二、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译文: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赏析:这首诗题为“玩月”,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 三、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赏析: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四、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赏析: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五、宋·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赏析: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4.带“萍”字的古诗句齐安郡后池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 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 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 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 未衰应见泰阶平。 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 青青水中蒲, 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 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 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 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 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 行子在万里。 5.有哪些诗句中带有“萍”字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晁冲之《春日》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宋代-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宋代-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