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代描写打胜仗的诗句

1.古代形容等着夫君打仗归来的诗句

温庭筠 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戴叔伦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闺怨诗三首 白居易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 不惯经春别,唯知到晓啼. 珠箔笼寒月,纱窗背晓灯. 夜来巾上泪,一半是春冰. 关山征戍远,闺阁别离难. 苦战应憔悴,寒衣不要宽.4.《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表达了妇人对去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与祝愿. 这首诗表现了很浓的乡土气息,句子平 易简洁,在平淡的字句中流露激情,于思妇 内心独白中表现出来。.。

2.形容打仗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战争的古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出典】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注释】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他的文学素养很高,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是于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等。

3.有那些古诗是描写古代打仗的凄凉,我急用,请帮我找几首古诗,我还

这是三国时期描写战争的最有名的《悲愤诗》作者是东汉文学家蔡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其二】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

历险阻兮之羗蛮。山谷眇兮路漫漫。

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

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

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

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

人似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

岁聿暮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

不能寝兮起屏营。登胡殿兮临广庭。

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

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

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胸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

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

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啼失声。

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

顿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怛绝兮死复生。《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

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全诗可分三大段,前四十句为第一大段,其中分三个层次。

前十四句,先从董卓之乱写起。这是诗人蒙难的历史背景,它概括了中平六年(189)至初平三年(192)这三四年的动乱情况,诗中所写,均有史可证。

“斩截无孑遗”以下八句,写出了以董卓为首的一群穷凶极恶的豺狼所进行的野蛮屠杀与疯狂掠夺。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董卓)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城大获,称万岁。

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诗中所写的卓众东下,杀人如麻,以至积尸盈野、白骨相撑以及“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惨象,是这场浩劫的实录。

“载妇女”三字,把诗人自己的遭遇暗暗引入。初平三年春,董卓部将李傕、郭泛大掠陈留、颍川诸县,他们的部队中又杂有羌胡兵,蔡琰就是此时被掳的。

“所略有万计”以下十六句,细述诗人在俘虏营中的生活。这些成千上万的俘虏,贼兵不让他们在一起屯聚,即使骨肉之间碰在一起,也不敢说一句话。

稍不留意,就会遭到一顿臭骂和毒打。他们日夜号泣悲吟,欲死不得,欲生不能,于是诗人含着满腔的悲愤,只好呼天而问。

“彼苍者”两句,将途中之苦总括收住。这一大段最精彩的艺术描写,是贼兵辱骂俘虏的几句话,口吻毕肖,活画出贼兵一副狰狞的嘴脸。

“边荒与华异”以下四十句为第二大段,主要描写在边地思念骨肉之亲的痛苦及迎归别子时不忍弃子、去留两难的悲愤。“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高度概括了诗人被掳失身的屈辱生活,在不忍言、不便言之处,仅用“少义理”三字概括,“以少总多”,暗含着她被侮辱被蹂躏的无数伤心事。

“处所多霜雪”以下六句,用“霜雪”、“胡风”,略言边地之苦,以引出念父母的哀叹。诗人通过居处环境的描写,以景衬情,以无穷无尽的“霜雪”和四季不停的“胡风”,来烘托出无穷已的哀叹,增强了酸楚的悲剧气氛。

有的注家认为蔡琰被掠后所居之地在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附近),这是不确切的。暂居在河东平阳的,是南匈奴右贤王去卑的一支,非左贤王所居之地。

4.形容“从远方打胜仗回来”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形容“从远方打胜仗回来”的四字词语有:凯旋而归、红旗报捷、得胜回朝、班师回朝、奏凯而归。

凯旋而归 [ kǎi xuán ér guī ] 释义:凯旋是指战争获胜,军队奏着得胜乐曲归来,亦泛指获胜归来。用法:当胜利的军队凯旋而归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热情地犒劳他们。

红旗报捷 [ hóng qí bào jié ] 释义:清代军队出征,打了胜仗,派专人手持红旗,急驰进京报捷。现用作报喜的意思。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四回:“刚才部里来送信,说剑南倭寇已被文隐平定,一两日就有红旗报捷到京。”得胜回朝 [ dé shèng huí cháo ] 释义:朝:朝廷。

旧指打了胜仗回到朝廷去报功。现泛指胜利归来。

出自元·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班师回朝 [ bān shī huí cháo ] 释义:班:调回。

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出自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

奏凯而归【zòu kǎi ér guī】 释义:指战争获胜,军队奏着得胜乐曲归来。用法:战士们经过在战场上的厮杀之后终于取得胜利,马上就可以奏凯而归了。

5.形容打仗的诗句

你好

1、《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4、《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

满意请采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