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悲情桃花的宋词

1.描写桃花的诗词有哪些

宋。

刘敞《桃花》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清。袁枚《题桃树》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唐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唐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唐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山舍南溪小桃花 李九龄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

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绯桃花 李咸用 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

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 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

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 桃花 李中 只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

几树半开金谷晓,一溪齐绽武陵深。 艳舒百叶时皆重,子熟千年事莫寻。

谁步宋墙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虞美人 (大红桃花) 刘辰翁 鞓红干色无光霁。

须是鲜鲜翠。翛然一点系裙腰。

不著人间金屋、恐难销。 英英肯似焉支贵。

漫脱红霞帔。落时且勿涴尘泥。

留向天台洞口、泛吾诗。 夜看樱桃花 皮日休 纤枝瑶月弄圆霜,半入邻家半入墙。

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 桃花 齐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桃花 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金谷桃花 许浑 花在舞楼空,年年依旧红。

泪光停晓露,愁态倚春风。 开处妾先死,落时君亦终。

东流两三片,应在夜泉中。 桃花 薛能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

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

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

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晚桃花 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下邽庄南桃花 白居易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

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崦里桃花 顾况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题百叶桃花 韩愈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2.有哪些描写悲伤凄美爱情的词(宋词)

【钗头凤 红酥手】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

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沈园 陆游】 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原配妻子唐婉,因婆媳不和,被迫离婚改嫁。嫁后,有一次和陆游在沈园偶然相遇,陆游赋词一首《钗头凤·红酥手》,(唐婉同时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沈园》这首诗是宋宁宗庆元五年春,作者在山阴时重经旧地时,感伤往事之作。(沈园故址在今绍兴禹迹寺南) ◆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

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两首,即《沈园》诗二首。

诗人八十一岁,又作梦游沈氏园亭诗, 一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

他82岁时曾作悼念唐婉的绝句,也许因为未曾收入周密的《齐东野语》,流传不广: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他84岁--生前最后一年的春天,仍由儿孙搀扶前往并留下一首七绝: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令人垂泪,而垂泪之余,竟有些嫉妒唐婉了,毕竟,能在死后六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爱,为什么会能够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红粉成灰”之后的几十年,还让。

3.描写桃花的较长唐诗宋词

桃 花 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帘外开依旧, 帘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怜人弄清柔, 隔帘折枝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 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红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城南庄》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韩愈《题百叶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唐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齐己《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宋 苏轼《桃花》

4.形容桃花的诗词

形容桃花的诗词有: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佚名《桃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____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____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____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____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____周朴《桃花》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____李白《箜篌谣》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____秦观《点绛唇·桃源》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____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____李贺《将进酒》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____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____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____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____王维《桃源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____白居易《长恨歌》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____李白《山中问答》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____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____张旭《桃花溪》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____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____赵孟頫《东城》

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____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____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____王维《桃源行》

5.关于桃花的唐诗宋词

序言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花,在我国古代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而其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所赞美。“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那么唐诗宋词中的桃花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它之所以常在诗词中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而它又通常被诗人赋与什么样的情感呢? 桃花,一般在春季开放。三月至四月是桃花盛开的时期。

花瓣较小,但有许多层,花瓣与花瓣之间相互重叠。花开时呈粉红色,花蕊为金黄色,远远望去一片粉红,倒映在三月的溪水里,满眼里只有一个字“艳”。

一、桃花在唐诗宋词中多次出现的原因 大家都应该知道“盛唐”这个词。的确,在唐朝时,文学艺术达到鼎盛时期。

唐诗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尤以“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最为著名。其中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中就有许多赞美桃花的诗。

俗话说:三月桃花,桃花一般在春季开放而花姿美丽,通常可以作为春天来临时的标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谈,唐朝同其它的朝代相比更加和平安定,当时的制度也十分民主。

老百姓衣食无忧后需要的更是精神食粮。文人们都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期,文学之风盛行,朝廷正在用人时期因而广招贤才。

人们为了歌颂当时良好的社会风气,将这段时期比为文学上的“春天”。当然,作为春天来临时的标志——桃花也就经常在诗中出现。

第二个原因是桃花的颜色为粉红色,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用它来暗指当时的老百姓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第三个原因是桃花多生长在郊外,它当然也是山水田园风景中的一个代表。因而,在众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中也不缺少它的身影。

时至宋朝,战乱纷纷,老百姓的生活不再安定。然而,桃花在宋词中出现的次数也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桃花开于春季,而初春时又多雨,特别是在梅雨时节的三、四月份,几乎天天下雨。

所以,也许你今天看到的盛开的桃花,一夜风雨过后就只剩下遍地粉红的花瓣了,其状甚惨。再结合宋朝的社会背景来说,天灾人祸,老百姓没几天好日子过,“食不饱腹”哪还管什么“春天”啊。

只有那些落泊的文人,将自己的遭遇比作雨后的桃花,感叹着自己怀才不遇,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无能为力。相反当时的朝廷却腐败无能,皇上,大臣与贵人们过着一种奢侈的生活,整天花天酒地,吃的是山珍海味,表面上是歌舞生平的好景象,其实这些国家的“蛀虫”从内部破坏,把好好的一个大宋朝搞的乌烟瘴气,气数已尽。

而某些描写这类昏庸生活的“艳词”也经常用到桃花。 由此一来,虽然桃花在两个朝代的文学作品中含义大不相同,但其多次出现被人们“借物抒情”的原因就很显而易见了。

二、桃花所被寄托的几种情感 1、相思之情——爱情 由于桃花开时艳丽动人,所以经常被比作美丽的少女来寄托相思之情。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却不见当年美貌少女时的惆怅,而桃花所代指的正是那位美貌的少女,因此可见,作者借桃花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后来,“人面桃花”也通常被用作形容美丽的少女。又如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一句“舞你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表达的也是一种相思之情。

2、抑郁惆怅之情 当然,在唐诗中通常也会读到这样的意境。作者借桃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世事繁华来对比自身怀才不遇的抑郁惆怅的心情。

例如,唐代诗人贾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这里的“历乱”就是指桃花开得极为茂盛,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失落的心境。 3、珍惜时光之情 正如上述所说,桃花是春天来临时的标志,因而,有不少诗同借桃花来表达自己珍惜春天的感情。

例如,宋代的词人萧泰来的《桃花》“雨后桃花作片飞,风前桃絮点人衣,春归不用怨风雨,无雨无风春亦归”全诗表达了词人希望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的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当然的也写出了词人感叹时间匆匆,希望珍惜时光的感情。

某些词人也接桃花的艳丽来粉饰当时所谓的“太平”,以掩饰文人思想的空虚。

后记 当然,“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桃花”的理解也会有所变化。不过,桃花年年都会开,年年也都会有更好的“桃花诗”、“桃花词 桃 花 令 桃花帘外春意暖, 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 人与桃花隔不远。 桃花帘外开依旧, 帘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怜人弄清柔, 隔帘折枝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 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红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城南庄》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满树和娇。

6.你知道关于描写桃花的诗词歌赋吗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刘禹踢《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苏轼《新城道中》)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宋之问《有所思》) 够了吧?…………。

7.描写桃花的优美诗词

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