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马嵬坡的诗句

1.关于“马嵬坡”的诗有哪些

1. 马嵬坡

唐代: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2. 《浯溪摩崖怀古》

宋代:杨万里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

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

谁知鼙鼓动渔阳?肃宗灵武何仓皇?

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养以天下理所常,胡为南内成凄凉。

三千宫女为谁妆?空遗两鬓愁秋霜。

千载父子堪悲伤,修身齐家肇明皇。

后来历历事愈彰,源流有自咎谁当。

岂惟当时留锦囊,至今人说马嵬坡下尘土香。

3. 《马嵬坡》

唐代:张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

4. 《马嵬坡》

唐代:罗隐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5. 《经马嵬坡》

唐代:苏拯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

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

6. 《开元即事》

唐代:徐夤

曲江真宰国中讹,寻奏渔阳忽荷戈。堂上有兵天不用,

幄中无策印空多。尘惊骑透潼关锁,云护龙游渭水波。

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

2.诗歌关于马嵬坡的

有关“马嵬坡事件”的诗歌在这里,呵呵,你看看是哪一首 灯影 元稹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连昌宫 张祜 龙虎旌旗雨露飘,玉楼歌断碧山遥。

玄宗上马太真去,红树满园香自销。 温泉 罗邺 一条春水漱莓苔,几绕玄宗浴殿回。

此水贵妃曾照影,不堪流入旧宫来。 经马嵬坡 苏拯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

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 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

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 连昌宫词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 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 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 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 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 偷得新翻数般曲。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明年十月东都破, 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 行宫门闭树宛然。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去年敕使因斫竹, 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 乌啄风筝碎珠玉。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寝殿相连端正楼, 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 夜夜狐狸上门屋。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 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 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 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 今年不遣子孙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六州歌头 李冠 凄凉绣岭,宫殿倚山阿。明皇帝。

曾游地。锁烟萝。

郁嵯峨。忆惜真妃子。

艳倾国,方姝丽。朝复暮。

嫔嫱妒。宠偏颇。

三尺玉泉新浴,莲羞吐、红浸秋波。听花奴,敲羯鼓,酣奏鸣鼍。

体不胜罗。舞婆娑。

正霓裳曳。惊烽燧。

千万骑。拥雕戈。

情宛转。魂空乱。

蹙双蛾。奈兵何。

痛惜三春暮,委妖丽,马嵬坡。平寇乱。

回宸辇。忍重过。

香瘗紫囊犹有,鸿都客、钿合应讹。使行人到此,千古只伤歌。

事往愁多。 清朝翰林缪东麟的子弟书《忆真妃》 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憾,入祠无客不伤情。 三郎甘弃鸾凰侣,七夕空谈牛女星。

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 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才保驾行。

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愁漠漠,残月晓星初领略;路迢迢,涉水登山那惯经。

好容易盼到行宫,歇歇倦体;偏遇着冷雨凄风,助惨情。 剑阁中有怀不寐的唐天子;听窗儿外,不住的叮咚作响声。

忙问道;“外面的声音却是何物也?”高力士奏:“林中的雨点合檐下的金铃。” 这君王一闻此语,长吁气;说:“这正是断肠人听断肠声! 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乍当我割不断的相思,割不断的情。

洒窗棂,点点敲人心欲碎;摇落木,声声使我梦难成。 铛啷啷,惊魂响自檐前起;冰凉凉,彻骨寒从被底生。

孤灯儿照我人单影,雨夜儿同谁话五更? 乍孤眠,岂是孤眠眠未惯;恸泉下,个个孤眠合我同。 从古来巫山曾入襄王梦,我何以欲梦卿时梦不成? 莫不是,弓鞋儿懒踏三更月?莫不是,衫袖儿难禁五夜风? 莫不是,旅馆萧条卿厌恶?莫不是,兵马奔驰你怕惊? 莫不是,芳卿意内怀余恨?莫不是,薄幸心中少至诚? 既不然,神女因何不离洛浦?空教我,流干了眼泪,盼断了魂灵。

一个儿,枕冷衾寒,卧红莲帐里;一个儿,珠沉玉碎,埋黄土堆中。 连理枝暴雨摧残,分左右;比翼鸟狂风吹散,各西东。

料今生璧合无期,珠还无日;就只愿,泉下追随伴玉容。 料芳卿,自是嫦娥归月殿;早知道半途而废,又何必西行? 悔不该,兵权错付卿干子;悔不该,国事全凭你令兄。

细思量,都是奸贼他悮国;真冤枉,偏说妃子你倾城。 众三军,何恨何仇合卿作对?可愧我,要保你的残生也不能。

可怜你香魂一缕,随风散;致使我,血泪千行似雨倾。 恸临危,直瞪瞪的星眸、咯吱吱的皓齿;战兢兢的玉体、惨淡淡的花容。

眼睁睁,既不能救你,又不能替你;悲恸恸,将何以酬卿?又何以对卿? 嗳!最伤心,一年一度梨花放;从今后,一见梨花一惨情! 妃子呀,我一时顾命就耽搁了你;好教我追悔新情,忆旧情。 再不能,太液池观莲并蒂;再不能,沉。

3.关于“马嵬坡”的诗有哪些

马嵬坡 唐代: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浯溪摩崖怀古》 宋代:杨万里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谁知鼙鼓动渔阳?肃宗灵武何仓皇?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养以天下理所常,胡为南内成凄凉。三千宫女为谁妆?空遗两鬓愁秋霜。

千载父子堪悲伤,修身齐家肇明皇。后来历历事愈彰,源流有自咎谁当。

岂惟当时留锦囊,至今人说马嵬坡下尘土香。《马嵬坡》 唐代:张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尘土已残香粉艳,荔枝犹到马嵬坡。《马嵬坡》 唐代:罗隐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经马嵬坡》 唐代:苏拯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

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 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

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开元即事》 唐代:徐夤 曲江真宰国中讹,寻奏渔阳忽荷戈。

堂上有兵天不用, 幄中无策印空多。尘惊骑透潼关锁,云护龙游渭水波。

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

4.关于黄泉的诗句

1、唐·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原文选段: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释义:

纪老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

只是阴间没有李白,你老卖酒给何人?

2、两·佚名《驱车上东门》

原文选段: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释义:

墓里纵横久死人,如堕暗夜永不明。

默默长卧黄泉下,千年万年永不醒。

3、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原文选段: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释义:

每天把大酒杯倒满酒,终日在鲜花盛开的小花圃里喝醉。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乐得开怀大笑,最令人高兴的是没有牵挂没有羁绊。

一生中能有几回短暂的美丽的梦,多少奇人异士都不免归到黄泉。人生不用计较太多,只要把现在的欢乐时光过好就行了。

4、唐·白居易《长恨歌》

原文选段: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释义:

找遍九天之上寻遍九地之下,却还是茫茫不见所寻不得。忽然听说在海上有一座仙山,这座仙山被云雾环绕隐隐约约。

5、唐·韦璜《赠夫二首 / 题云泉台客韦璜》

原文选段:

不得长相守,青春夭蕣华。

旧游今永已,泉路却为家。

早知离别切人心,悔作从来恩爱深。

黄泉冥寞虽长逝,白日屏帷还重寻。

释义:

不能长久的相守在一起,青春缺点在其短暂。昔日游玩的情景已经成为过去,如今黄泉成了归宿。早知道离别使人如此心痛,后悔当时爱得那么深沉。虽然知道死者已经逝去,白天却还在屋里寻找他的身影。

5.诗歌关于马嵬坡的已经不太记得,这首诗歌的具体了br

有关“马嵬坡事件”的诗歌在这里,呵呵,你看看是哪一首 灯影 元稹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连昌宫 张祜 龙虎旌旗雨露飘,玉楼歌断碧山遥。

玄宗上马太真去,红树满园香自销。 温泉 罗邺 一条春水漱莓苔,几绕玄宗浴殿回。

此水贵妃曾照影,不堪流入旧宫来。 经马嵬坡 苏拯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

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 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

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 连昌宫词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 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 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 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睡红绡, 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 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明年十月东都破, 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 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去年敕使因斫竹, 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 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寝殿相连端正楼, 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 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 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 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 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 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六州歌头 李冠 凄凉绣岭,宫殿倚山阿。明皇帝。

曾游地。锁烟萝。

郁嵯峨。忆惜真妃子。

艳倾国,方姝丽。朝复暮。

嫔嫱妒。宠偏颇。

三尺玉泉新浴,莲羞吐、红浸秋波。听花奴,敲羯鼓,酣奏鸣鼍。

体不胜罗。舞婆娑。

正霓裳曳。惊烽燧。

千万骑。拥雕戈。

情宛转。魂空乱。

蹙双蛾。奈兵何。

痛惜三春暮,委妖丽,马嵬坡。平寇乱。

回宸辇。忍重过。

香瘗紫囊犹有,鸿都客、钿合应讹。使行人到此,千古只伤歌。

事往愁多。 清朝翰林缪东麟的子弟书《忆真妃》 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憾,入祠无客不伤情。 三郎甘弃鸾凰侣,七夕空谈牛女星。

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 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才保驾行。

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愁漠漠,残月晓星初领略;路迢迢,涉水登山那惯经。

好容易盼到行宫,歇歇倦体;偏遇着冷雨凄风,助惨情。 剑阁中有怀不寐的唐天子;听窗儿外,不住的叮咚作响声。

忙问道;“外面的声音却是何物也?”高力士奏:“林中的雨点合檐下的金铃。” 这君王一闻此语,长吁气;说:“这正是断肠人听断肠声! 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乍当我割不断的相思,割不断的情。

洒窗棂,点点敲人心欲碎;摇落木,声声使我梦难成。 铛啷啷,惊魂响自檐前起;冰凉凉,彻骨寒从被底生。

孤灯儿照我人单影,雨夜儿同谁话五更? 乍孤眠,岂是孤眠眠未惯;恸泉下,个个孤眠合我同。 从古来巫山曾入襄王梦,我何以欲梦卿时梦不成? 莫不是,弓鞋儿懒踏三更月?莫不是,衫袖儿难禁五夜风? 莫不是,旅馆萧条卿厌恶?莫不是,兵马奔驰你怕惊? 莫不是,芳卿意内怀余恨?莫不是,薄幸心中少至诚? 既不然,神女因何不离洛浦?空教我,流干了眼泪,盼断了魂灵。

一个儿,枕冷衾寒,卧红莲帐里;一个儿,珠沉玉碎,埋黄土堆中。 连理枝暴雨摧残,分左右;比翼鸟狂风吹散,各西东。

料今生璧合无期,珠还无日;就只愿,泉下追随伴玉容。 料芳卿,自是嫦娥归月殿;早知道半途而废,又何必西行? 悔不该,兵权错付卿干子;悔不该,国事全凭你令兄。

细思量,都是奸贼他悮国;真冤枉,偏说妃子你倾城。 众三军,何恨何仇合卿作对?可愧我,要保你的残生也不能。

可怜你香魂一缕,随风散;致使我,血泪千行似雨倾。 恸临危,直瞪瞪的星眸、咯吱吱的皓齿;战兢兢的玉体、惨淡淡的花容。

眼睁睁,既不能救你,又不能替你;悲恸恸,将何以酬卿?又何以对卿? 嗳!最伤心,一年一度梨花放;从今后,一见梨花一惨情! 妃子呀,我一时顾命就耽搁了你;好教我追悔新情,忆旧情。 再不能,太液池观莲并蒂;再不能,沉香亭谱调清平。

再不能,玩月楼头同玩月;再不能。

6.古诗词马嵬坡怀古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作怀古诗谜十首,其中前八首诗每首诗以一个名胜古迹引出一个人。

然而其中多首诗的内容却与所指之人的相关典故严重的背离,但也有例外,有的诗篇的用词就与所述之人高度一致,比如第八首《马嵬怀古》: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对于这首诗,人们并不愿意仔细研究,只是凭着杨玉环这个名字就往别的事身上联系,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马嵬坡是杨贵妃香消玉殒的“埋玉”地,《马嵬怀古》当然就是要缅怀杨贵妃了。由于作者就是直接借杨贵妃的事迹来抒发他的《长生殿》情结,所以这首诗的用词,怎么颠过来倒过去分析,都与《长生殿》中的杨贵妃丝毫不差。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前半句是虚词,不具备个性化,后半句就是对杨贵妃一生个性化十足的真实写照,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拆成三个词来分析:温柔:用“温柔”一词来形容杨玉环的生前非常的恰当,在《长生殿》里说杨玉环是“性格温柔,姿容艳丽。”(第四出《春睡》),唐明皇与杨玉环更是“花朝拥,月夜偎,尝尽温柔滋味。”

(第二十一出《窥浴》);一旦:“一旦”二字体现了事件的突然性,强调的是在马嵬驿站突然发生的兵变,令所有人都促不提防;付东洋:而“付东洋”三个字无论怎么解释说的都是杨玉环死后的情形,这里的付东洋完全有可能源于从古至今流传的杨贵妃在马嵬之变后东渡日本的故事。即便是把“付东洋”按付之东流来解释也还是说杨玉环马嵬之死之事,一代温柔皇妃之芳魂付之东流,一去不复返。

一个温柔美女突然人间消失,这就是“温柔一旦付东洋”的含义,但故事却没有结束,就是不在了人世,杨玉环却余韵犹存。正如薛小妹诗的后两句所说:“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关于这两句诗,百度百科有如下解释:风流迹:即下文的“锦香囊”隐指被风吹落的白芍药花瓣。衣裳尚有香:杨贵妃葬于驿道旁,唐玄宗从四川反回时,密令改葬,传说开墓后见杨贵妃肌肤已坏,而胸前锦香囊仍在。

其实这种解释也只是表面化的文章,并没有真正理解杨妃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的杨妃文化中,“风流迹”代表了杨玉环的整个贵妃生涯,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文字资料上看,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和唐伯虎等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杨贵妃的风流生活,尤其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堪称是诸多歌咏杨贵妃的作品中传世精品,而洪升的《长生殿》更是把杨玉环的“风流迹”推向了高峰:爱他,红玉一团,压着鸳衾侧卧。(老、贴背介)这温存怎不占了风流高座!——第四出《春睡》俺仔细看他模样,只这持杯处,有万种风流殢人肠。

——第十六出《舞盘》清虚殿,集群真,列绮筵。桂花中一对神仙,桂花中一对神仙,占风流千秋万年。

——第五十出《重圆》“只因遗得风流迹”,只要把杨玉环的风流事迹解释搞清楚了,这句就再无难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解析,包括一些著名的学者,往往把杨玉环的“风流”解读为“淫滥”,说这首诗是在影射秦可卿的放荡生活云云,这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极大亵渎,无论是“尽删太真秽事”的《长生殿》,还是旗帜鲜明反对“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的《红楼梦》都为我们树立了高雅文学品位的典范,这是否让我们那些以阴暗心理来对待《红楼梦》美女文化的所谓学者汗颜呢?和《长生殿》一样,“风流”二字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大家不妨回顾一下《红楼梦》中的那么些“风流”都是说的什么人什么事?第一回:“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而这桩“风流公案”正是发生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和赤瑕宫神瑛侍者的故事。

第三回:“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第五回,晴雯判词:“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第五回,仙女兼美:“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够了,宝玉、黛玉和晴雯已经足以说明“风流”一词在《红楼梦》中的取向。就是那个兼美也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淫荡。

大家不要以为,把“风流”二字加之于有着无数风流韵事传说的杨贵妃身上是理所当然。笔者已经在《品红楼 说风流》一文中证明了,杨玉环的“风流迹”是洪升的《长生殿》中的专利。

除了洪升,其他人并不用这个词来形容杨贵妃,我检索了除《长生殿》外的另外几部有影响的关于杨贵妃的文学作品,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白仆的《梧桐雨》和乐史的《杨太真外传》,结论连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这四部作品中竟然没有出现过一次“风流”二字,笔者生怕有纰漏,又用电脑文档检索的方式搜索了一次,结果也没能找到“风流”二字,这与《长生殿》从头到尾贯穿的“风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只因遗得风流迹”说的只能是《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如果对《长生殿》中的文化精神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是写不出这句诗来的,最能把握此分寸者,唯《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