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的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____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2.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3.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____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5.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____张俞《蚕妇》 6.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____刘方平《春怨》 7.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8.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9.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1.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12.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13.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4.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5.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6.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7.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____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8.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____杜甫《哀江头》 19.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____高适《除夜作》 20.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____李商隐《春雨》 21.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2.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24.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25.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____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26.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____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27.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28.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29.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0.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31.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____张籍《征妇怨》 32.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____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33.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____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34.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5.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36.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7.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38.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9.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 2.苏轼有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1、《稼说送张琥》——宋代:苏轼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我从小就有用功学习的志向,不料能早早地与您同科考中,不过您的成功,也不能说不早啊!我现在虽然想到自以为还很不够,但众人却已经胡乱地称颂我了。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2、《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宋代:苏轼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译文:分别十年来,你努力学习,读书破万卷,诗歌作得更好。 3、《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宋代: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译文:好书读多少遍都不多,熟读之后认真思索,自然会明白书中的真意。 4、《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5、《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宋代: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译文:门外的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衣襟上,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头来眺望三吴故乡。既然做了学官,就不应计较被派到了那艰苦的地方。 上党地势险要,历来被人称作天下之脊,先生志向远大,原来就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恰逢太平之时也是您不被重用的原因。 3.苏东坡有关读书的诗词婉约的:水龙吟【宋】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江 城 子苏 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 4.关于书东坡的资料和诗句详细介绍和诗句《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石钟山记》《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踏青》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 《上元侍宴》 《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题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赠刘景文》《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蝶恋花(密州上元)》《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洞仙歌(冰肌玉骨)》《洞仙歌(江南腊尽)》《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浣溪沙(寓意)》《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减字木兰花(春月)》《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江城子(十年生死)》《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满江红(江汉西来)》《满江红(清颍东流)》《满庭芳(三十三年)》《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南乡子(寒雀满疏篱)》《南乡子(凉簟碧纱厨)》《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南乡子(送述古)》《念奴娇(赤壁怀古)》 《沁园春(孤馆灯青)》《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阮郎归(初夏)》《少年游(去年相送)》《哨遍(为米折腰)》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 5.苏东坡的词清茶一杯话诗词之苏东坡篇 2003-5-28 22:48:00 阿潜 阅读2560次 只是由于步入社会太久,对于诗词便成了忘却的记忆,由于懒惰和闲散的性格,对于诗词的爱好仅限于那些通俗易懂又能引起共鸣的篇章,最是见不得诗词等平仄等理论,如此说来我应该是对诗词并无任何研究,可能会有人笑话我写这样的文章是过于张狂,而我觉得记录下读诗词的那一份感动和想法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我想余秋雨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余先生的《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对我的审美趋向起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来想将文章题目改为《清茶一杯话诗词之北宋词》,但想到我绝无实力写如此大的一篇文章,即使写恐怕也要写成一本厚厚的书,所以觉得还是从小出着手写一个文化界之外的普通人对苏东坡诗词的一些感悟比较好一些。 关于苏东坡这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实先前除了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外,他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触,即使是这首词也并未在我心里掀起多大的风浪,只是觉得写的有点波澜壮阔的感觉,所以我现在常觉得,太容易太经常提起的东西反而是最容易忽略的东西。 此前对苏东坡的认识仅限于家中的《古文观止》中的前后赤壁赋,及至阅读了余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便开始对这个落魄却潇洒乐观的老先生感起兴趣来。当然在这里少不得提一下这篇文章中引用的一首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想这首大名鼎鼎的词必定打动过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心,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当你在失意深夜徘徊的时候我想你定然会想起它的。 当我还在不断追求那种清新亮丽用词风格的诗词的时候,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将我从那种对诗词的直观视觉刺激层次引入了利用大脑建立意境的层次,好比让我从一个二维的空间进入了一个三维的空间。 这首词全文如下: 蔌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当读到这首看来似乎不起眼的词时候,仿佛我也变成了一个夏日里长途跋涉的路人,这是一个阳光很强烈的夏日午后,走进了一个长满枣树的江北小村,枣花和透过树叶的阳光洒落在沾满灰尘的外衣和行囊之上,偶有马车经过,掀起一阵尘土,百年的古柳下有戴着头笠的老汉卖这黄瓜……,而作者这时又渴又累,面对身旁的这户人家,他迟疑的敲了一下门,将面对他的是怎样一个主人呢???这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今提苏东坡词,必曰豪放派,关于他的豪放风格的词想必大家早已烂熟于胸,在此我将自己很喜欢的一首送给大家: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虽比不上《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么的豪放大气,但是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开阔,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 苏东坡是个全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单说词他也同样可以从展示其细腻之处,同样在此送上三首供大家欣赏。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东坡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千百年来其魅力不减,我想这与其词中所写的“情”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的这三首词,将一个有血有肉,重感情的有时候也会伤痛、多愁善感,有时却也俏皮一个苏东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南乡子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6.苏轼的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____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____夏完淳《一剪梅·咏柳》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____张俞《蚕妇》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____刘方平《春怨》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____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____杜甫《哀江头》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____高适《除夜作》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____李商隐《春雨》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____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____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____张籍《征妇怨》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____李清照《点绛唇·闺思》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____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____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____李颀《古从军行》。 7.关于读书的对联(苏东坡)其一: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其二: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麽?」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里卖的什麽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了。 8.关于书东坡的资料和诗句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