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柳毅和龙女三娘有关的诗句

一、杨毅与龙三娘的故事

是柳毅吧?

----------------

《柳毅传》,唐人著名传奇小说之一。原载《太平广记》,只题作《柳毅》,无“传”字,鲁迅的《唐宋传奇集》始为校增。汪国垣的《唐人小说》仍作《柳毅》。

本篇是写一个爱情的神话故事。在唐代仪凤年间,有个落第书生柳毅,在回乡途中路过泾阳,遇见龙女在荒野牧羊。龙女向他诉说了受丈夫泾川君次子知公婆虐待的情形,柳毅带信给他父亲洞庭君。柳毅激于义愤,替她投书。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闻知此事,大怒,飞向泾阳,把侄婿杀掉,救回了龙女。钱塘君深感柳毅为人高义,就要龙女嫁给他,但因言语傲慢,遭到柳毅的严词拒绝。其后柳毅续娶范阳卢氏,实际是龙女化身。他俩终于成了幸福夫妇。

本篇虽以神话作题材,但从整篇看,既富于浪漫气氛,同时表现出的现实意义又极为深刻。它所概括出的问题,如家庭矛盾,妇女和封建社会的矛盾,以及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其他具体矛盾,处处都和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分不开,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一篇作品。

篇中人物形象,以柳毅和钱塘君最为突出,塑造得很鲜明、生动。作者赋予柳毅的优良品质,既体现了一种见义勇为、忧人之忧、施不望报的侠义思想,同时又体现了威武不屈的坚强性格。作者笔下的钱塘君是刚肠激发、叱咤风云的人物,象征着钱塘江怒潮的汹涌澎湃。龙女的形象则是一个中国封建社会里善良多情的少女化身,她不受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坚决追求自由幸福。从她的身上反映出当时现实生活中妇女为争取自身美好前途的热望和精神。作者对不合理的残酷的封建婚姻制度作了严正的批判,对婚姻自主则大加宣扬。

本篇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不仅想象优美,结构谨严,而且语言精炼、朴素。如人物的对话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龙女回宫一节,钱塘君和洞庭君的问答,一个是焦愁得了不得,一个是快人快口。又如对堂皇富丽的宫殿、各种不同的生活场面的描写,恰恰构成各具色彩的鲜明的生活图景。在描写钱塘君作为赤龙出现时的形象,更用了夸张手法。又如把柳毅的形象和钱塘君的形象对比,以洞庭君和泾川君作对比,以钱塘破阵乐和贵主还宫乐两个场面作对比之类,更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量。此外在细节方面,写笑语,写香气,写衣饰,更是绘声绘色,仿佛如见。

本篇对后代戏剧的影响很大。远在唐末,已有根据本篇而作的《灵应传》,到金人更摭取来作杂剧,董解元《弦索西厢》里已经有“也不是柳毅传书”的话语,元代尚仲贤更演为《柳毅传书》的剧本,又翻案而成《张生煮海》,明代黄说仲又有《龙箫记》,许自昌有《橘浦记》,清代李渔有《蜃中楼》,都从本篇取材或翻案而编成的。在诗歌里把这一故事作为典故用的也不少,如何仲默即有“旧井潮深柳毅词,封书谁识洞庭君”之句。影响所及,后人也有不少仿制的龙女和世人的人神爱情故事的产生,如著名的《聊斋志异》里就有好几篇类似的作品。直到现代,评剧里有《张羽煮海》,越剧和京剧里也有《龙女牧羊》。这一动人的人神恋爱的故事,已经成为不同剧种中传统剧目之一了。

二、粤剧《柳毅传书·洞房》歌词

三娘:感君爱恋,

柳毅:夫妻恩情重永相连。

三娘:感你待奴心一片,

柳毅:心爱娇贤良善。

三娘:我来敬郎你莫辞谦,

柳毅:妻你待郎心一片,夫妇情长酬唱乐无边。

三娘:此杯香茶味似糖甜。

柳毅:生疑念呀生疑念!此身如在龙宫殿,

与龙君欢宴饮琼筵,宫主深情将酒献。

点解此情此景,今日如在目前。

莫非你就系龙女三娘,与我谐美眷?

三娘:龙女三娘?

柳毅:知你爱我心坚,我不怕言明一遍。

有一个牧羊龙女,托我柳毅把书传。

令到佢骨肉团圆回宫殿,就在龙宫设宴。

大众喜地欢天,果个龙女三娘还重向我含情将酒献。

三娘:咁果个龙女三娘献完酒之后又点啊?

柳毅:佢王叔心意专,敬酒为媒逼婚眷,

唯独我有苦衷,退却良缘。

三娘:咁你又有乜苦衷啊又?

柳毅:我怜她遭凌辱,才有仗义把书传。

若与佢结婚盟,于我义行当亏损。

三娘:君心何太忍,知否苦煞了婵娟?

柳毅:她有义我又岂无情?

其实我暮想朝思,都系为把伊人眷念。

三娘:经已共你同偕并蒂莲,蒙你相亲相爱复相怜。

铭感郎情如蜜甜,我望君你休嫌,我是个龙类变。

柳毅:我系唔会嫌弃你的。

感娇爱我,爱我真心。

真心一片待我,待我意志,意志坚。

合唱:俩家爱重情专,我地情爱不变,

俩夫妻相亲相爱到万年。

三、柳毅传书看三娘

表面意思是:

柳毅写信慰问三娘。

柳毅传书 (戏曲剧目)

柳毅传书又称柳毅奇缘,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依据李朝威《柳毅传》改编的戏剧经典剧目,也是越剧流派——“竺派”艺术的代表性剧目。

柳毅传书叙述:秀才柳毅赴京应试,途经泾河畔,见一牧羊女悲啼,询知为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遭受虐待,乃仗义为三娘传送家书,入海会见洞庭龙王。

叔钱塘君惊悉侄女被囚,赶奔泾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龙女。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传书之义,请叔钱塘君作伐求配。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而归。

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渔家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遂以真情相告。柳毅难辞,遂订齐眉之约,结为伉俪。

扩展资料

柳毅传书

柳毅,湖北人,在前往长安赴考途中,在泾阳遇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下牧羊。多次打听,才知是洞庭湖龙宫的三公主,远嫁泾水龙王十太子。

太子生性风流,娶妻之后没有洞房,独守空房之,反被翁姑欺凌,责带处于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边放牧。慑于龙王声威,三公主不敢传书回家求救。

柳毅义愤填膺,答应放弃科举,返回家乡送信。但洞庭君碍于与泾阳君多代姻缘,息事宁人。

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则大表气愤,并带同水军前往解救三公主,并杀了泾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宫后,为柳毅奉酒答谢。钱塘君见二人眉来眼去,欲撮合二人。

但柳毅碍于没有媒人,以及介怀自己间接杀了三公主的丈夫,拒绝婚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柳毅传书(戏曲剧目)

四、为什么写都江堰的诗句会涉及“柳毅传书”

上诗为清何盛新的《伏龙观》

都江堰伏龙观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离堆北端。创建年代不详。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柳毅传书确实是在泾阳,本诗中写到柳毅和龙女应该是和地理位置没有关系,我想只是联系到龙和都江堰的水,自然想到了浪漫的爱情故事《柳毅传书》。

五、柳毅传书是怎么一回事

柳毅传书」这四个字,已经成为一个典故,意指不畏艰难困苦,救人于危难之中。

柳毅是唐朝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里的男主角,这部传奇说,柳毅是湖南人,他在赴京的考试中落第,归途行经泾阳时,遇到一个牧羊女子,自称是洞庭湖龙王的女儿,嫁出后受到虐待,要柳毅为她传书给洞庭湖龙王,打救她的灾难。柳毅做到了,龙王为了答谢他,愿意把龙女许配给他。他当时婉拒了,说「始以义行之志,岂有杀其婿而纳其妻者?」不过,后来他在两度丧妻之后,最后还是娶了龙女,并且成为水神。

到了元朝,尚仲贤便以此为题材,写成了《柳毅传书》的杂剧。清朝的孔尚任在《桃花扇·修礼》中说:「舌战群雄,让俺不才;柳毅传书,何妨下海。」柳毅传书的传法,是怎么传的?真的下海吗?李朝威的传奇小说里,是拿著书信到了洞庭湖畔,按龙女的方法找到一棵大橘树,并且「易带向树,三击而止。」便有人出现在水波间,指引了水路让他前往龙宫。而元杂剧则说:「俺那洞庭湖口上,有一座庙宇,香案边有一株金橙树,里人称为社橘。你可将这一根金钗儿击响其树,俺那里自有人出来。」

两个版本里都只有一棵「社橘树」,敲响了树便有人出来引路。但是,在现今的洞庭湖的君山之上,却有一棵大橘树,这棵树旁,却有一口井,当地人说这就是柳毅井,又叫做橘井,就是柳毅传书的井,柳毅当年传书,就是透过这口井而进入龙宫的。厉害吧?湖南人用一口井,加上想象的创造力,把柳毅的故事联系起来,成为有文化历史价值的观光井。

六、请帮我找一下粤剧柳毅传书的歌词,谢谢

《柳毅传书·花好月圆》唱词:

三娘:感君爱恋,

柳毅:夫妻恩情重永相连。

三娘:感你待奴心一片,

柳毅:心爱娇贤良善。

三娘:我来敬郎你莫辞谦,

柳毅:妻你待郎心一片,夫妇情长酬唱乐无边。

三娘:此杯香茶味似糖甜。

柳毅:生疑念呀生疑念!此身如在龙宫殿,

与龙君欢宴饮琼筵,宫主深情将酒献。

点解此情此景,今日如在目前。

莫非你就系龙女三娘,与我谐美眷?

三娘:龙女三娘?

柳毅:知你爱我心坚,我不怕言明一遍。

有一个牧羊龙女,托我柳毅把书传。

令到佢骨肉团圆回宫殿,就在龙宫设宴。

大众喜地欢天,果个龙女三娘还重向我含情将酒献。

三娘:咁果个龙女三娘献完酒之后又点啊?

柳毅:佢王叔心意专,敬酒为媒逼婚眷,

唯独我有苦衷,退却良缘。

三娘:咁你又有乜苦衷啊又?

柳毅:我怜她遭凌辱,才有仗义把书传。

若与佢结婚盟,于我义行当亏损。

三娘:君心何太忍,知否苦煞了婵娟?

柳毅:她有义我又岂无情?

其实我暮想朝思,都系为把伊人眷念。

三娘:经已共你同偕并蒂莲,蒙你相亲相爱复相怜。

铭感郎情如蜜甜,我望君你休嫌,我是个龙类变。

柳毅:我系唔会嫌弃你的。

感娇爱我,爱我真心。

真心一片待我,待我意志,意志坚。

合唱:俩家爱重情专,我地情爱不变,

俩夫妻相亲相爱到万年。

七、i2Star的《湖光水色调》中的歌词“龙女泪珠涟,托信毁姻缘”有什么

据唐朝李朝威的《柳毅传》和民间传说:唐朝仪凤年间,书生柳毅从长安赴考落第回南方,途经陕西泾河北岸,路遇一年轻美貌的少女在河边牧羊,满面愁容,翘首南望,哀哀哭泣。

经问明缘由,才得知她是洞庭龙君之女龙女三娘,嫁给泾河龙王的次子为妻。龙女在泾河龙宫备受欺凌,还被赶出宫外到荒郊牧羊,风餐露宿,受尽折磨。

得知龙女的不幸遭遇。柳毅不觉义愤填膺,决意转道岳阳为龙女传递家书。

柳毅一路奔波至洞庭,在洞庭湖边找到了龙女所说的桔井,在井旁的一株社桔树上,用龙女的金钗连叩三下,惊动了巡海夜叉出迎,送他从桔井下到“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的洞庭龙宫。得知龙女在泾河受辱被欺,龙王不禁老泪纵横,衩囚禁在洞庭的龙王小弟钱塘君得知其情况后十分愤怒,挣开锁链,化为赤龙,直奔泾河,杀死了泾阳君全家,接回了龙女。

龙女得救,深慕柳毅,愿意以身相许。可是正直善良的柳毅却坚持“君子喻义不喻利”,便婉言谢绝,只身回家。

龙女便更加敬重他,追随不舍,几经周折,终于与柳毅结成美满夫妻。

八、粤曲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歌词

柳毅传书之花好月圆

(龙)感君爱恋

(柳)夫妻恩情重永相连

(龙)感你待奴心一片

(柳)心爱娇贤良善

(龙)我来敬郎你莫辞谦

(柳)妻你待郎心一片

夫妇情长酬唱乐无边

(龙)此杯香茶味似糖甜

(柳)[长句滚花]生疑念啊!生疑念!

此身如在龙宫殿,与龙君欢宴饮琼筵

宫主深情将酒献,点解此情此景

今日如在目前,莫非你就系龙女三娘

与我谐美眷

(龙)龙女三娘?

(柳)知你爱我心坚我不怕言明一遍

有一个牧羊龙女托我柳毅把书传

令到佢骨肉团圆回宫殿

就在龙宫设宴大众喜地欢天

果个龙女三娘

还重向我含情将酒献

(龙)白:咁果个龙女三娘献完酒之后又点啊?

(柳)佢王叔心意专 敬酒为媒逼婚眷,

唯独我有苦衷退却良缘

(龙)白:咁你又有乜苦衷啊又?

(柳)我怜她遭凌辱才有仗义把书传

若与佢结婚盟于我义行当亏损

(龙)君心何太忍,知否苦煞了婵娟

(柳)她有义我又岂无情

其实我暮想朝思都系为把伊人眷念

(龙)经已共你同偕并蒂莲

蒙你相亲相爱复相怜

铭感郎情如蜜甜

我望君你休嫌 我是个龙类变

(柳)白:我系唔会嫌弃你的

唱:感娇爱我 爱我真心

真心一片待我 待我意志 意志坚

(合)俩家爱重情专 我地情爱不变

俩夫妻相亲相爱到万年

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