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赞美艾草的诗句有哪些1﹑《又寄徐径畈吏部》 年代: 宋 作者: 刘黻 元阳诏墨动天霞,喜到东都处士家。 世路几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作舟济国看商傅,链石补天过女娲。 珍重诸贤扶大道,声名毋使后人嗟。 2﹑《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年代: 宋 作者: 卫宗武 忆昔入此山,首夏接春季。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薙。遂令墟墓间,常抱斧斤耻。 仅存盘涧松,绰有虬龙势。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 我来省松槚,适当谷之昧。石齿咽残流,鸣族息群喙。 木石缩羽鳞,风霜剪菑翳。害然眼界清,如至人境外。 意行步崎岖,白云生屐履。林光渍欲流,冉冉湿衣袂。 曾来入画图,人行绝毡毳。风尘不可到,心迹两无秽。 追寻得良俦,清吟可相配。不效互唱酬,日与青山对。 兹游拟畅情,俄值风雨晦。渐喜迫新阳,天地宁久闭,屋角数点明,冰花送春意。 3﹑《端午家集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曾丰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民谚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因此每至端午之际,老百姓常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节日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叶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以防蚊虫,辟邪祛病。 还会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叶在食用和药用上的好处多的说不完。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shiju/%E8%89%BE%E8%8D%89。 二、描写艾蒿的句子早晨送孩子去上学,惊喜地发现小区大门旁插着几枝艾草,一股艾草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我这才意识到,端午节就要到了。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端午节就蕴藏在这悠悠的艾香里。 艾草是一种中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绒毛。在我的家乡,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随处都能见到它苍绿色的身影。艾草的生命力极强,割去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又会长出来,即便是秋后秆叶枯萎,到了来年的春天,它又会顽强地冒出一片新绿,并且疯狂地长成一片蓬勃的葱郁。 童年时代,每到端午节这天,母亲就会早早地唤醒我,沿着乡间小路,到田地边去采艾草。母亲把割来的艾草,挂在房子的门框上,苍郁的艾草叶给农家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艾草除了具备驱除蚊蝇,毒虫的功效外,还有诸多的用途。艾草阴干压制成艾条、艾柱,能治病驱蚊;艾草煮的鸡蛋,也酥香可口,有清火消炎的功效。艾草还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作用。记得小时候,不论我和弟、妹风寒感冒了,母亲会用晒干的艾叶熬荼,连续喝上几天,感冒便不日而愈。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一年级的一个冬天,我的双脚生了冻疮,脚踝肿胀的像两个刚出锅的馒头,妈妈熬了一锅的艾草水,让我把双脚浸泡在热腾腾的艾水里,几天后,肿胀全无,功效很是神奇。 此后,我喜欢上了艾草,那清苦浓烈的香味,混合着泥土和阳光的温暖气息,让我铭记于心。后来,我很留意关于记载艾草的文字,如《诗经》曰:“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孟子》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写道:“艾以叶入药,味苦,无毒。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就是这种不起眼的植物,为许多人除去了病痛之忧,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中必备之物。 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远离了故乡,但我与那平凡而神奇的艾草却藕断丝连,每逢端午之际,我都会去药店买些艾草条,不为驱蚊,也不为避邪,只是喜欢那种苦香味,似蒿草,像野菊。有时在工作之余,我会把艾草条点燃,放在百会、三足里、神厥、关元等穴位进行热灸,任凭自己被那浓烈的香味和烟雾所包围,清苦的香味就像我蕴藏的心事,在五月的田野里弥漫开来。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下班后,我和妻子带着孩子,去梨园里割艾草,尽管这时候的艾草长得不算太高,但那淡淡的清香味,却时刻弥漫在梨园得最深处,闻着那艾草的香味,我觉得是那样的芬芳、亲切与可爱,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味道,闻到了母亲包的粽子的香味,也唤起了我心底那份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