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包含有孝的诗句

一、有没有关于孝顺父母的好词好句 最好是诗句 或名人名言的

成语: 孝子贤孙/忠孝两全/移孝为忠/孝子爱日/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披麻带孝/忠孝节义/ 故事: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

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

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

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

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

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

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二、都说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都有哪些关于孝道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出自清代王永彬著的《围炉夜话》。

原文是:“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孝”的道德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也留下了很多有关“孝”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于是,年龄幼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终于使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 《三字经》中有“香九龄,能温席”这样一句话。

这里的“香”指的是东汉时的黄香。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

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人睡;冬天,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

这就是“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 **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曾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

**也曾在《祭母文》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伟人们的孝子情怀的确让人景仰。

三、求十句带有“孝”字的明言,和每句明言的意思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4.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5.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7.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8.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9.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1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11.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12.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13.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4.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15.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四、谁有关于孝的小诗歌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呵,母亲舒婷呵,母亲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啊,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 。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