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杜鹃意象诗句

一、杜鹃的意象

杜鹃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这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和神奇传说的益鸟。杜鹃鸟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文化意蕴丰富多彩。

一、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们常叹的时光流逝,得出了“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表达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胸怀旷达、信念坚定不移的思想感情。“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曹雪芹《红楼梦·葬花吟》),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二、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历来都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大主题。《华阳国志》中有:“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别恨乡愁。”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再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以上均是思乡之情。

三、倾诉悲苦、哀怨之情

杜宇也叫望帝,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后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这里白居易被贬江州,月夜送客,听到琵琶女被弃的故事,诗人伤感万分,再联系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苦竹绕宅,朝晚听到杜鹃啼血,悲伤无限。

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写得淋漓尽致。

四、感慨险峻、亡国之情

李白《蜀道难》中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人借景抒情,“子规啼月”是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象,在这里烘托了凄凉的氛围,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凉、危乎高哉的险峻雄奇景象,因而成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李煜《临江仙》中有:“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子规相传为失国的杜宇之魂所化,因而人们常借它表现亡国之悲。这里诗人已预感到亡国,内心悲痛惆怅万分,就借子规这个形象鲜明的意象来传达亡国之音。

总之,古人以杜鹃意象为介质,表达诗人特定的思想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古诗词的意蕴,也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二、如何写解读古诗词中的杜鹃意象

杜鹃鸟,又名杜宇、望帝、子规、布谷,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魂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因叫声似“不如归去”,常借以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由于杜鹃啼叫的时,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雪猿哀鸣。”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凄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伤感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三、【“子规”又叫杜鹃,是古代诗歌中极为常见的意象.结合下列诗句说说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思念故国、故乡和亲人之情也有比喻忠贞,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 唐·杜甫《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宋·陈亮《水龙吟》词:“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水浒传》第三七回:“枝上子规啼夜月,园中粉蝶宿花丛.” 鲁迅《无题》诗:“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1]唐:李白《蜀道难》诗:“又闻子规啼夜月.”。

四、中国古代诗歌中多次出现杜鹃这个意象,请你列举几个例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李商隐的《锦瑟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出自:《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大致是说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李商隐那首难懂的诗句应该是说“再生”之意义,而庄生迷蝴蝶是谈到内心和现实的纠结.可以从小说《伪物语》中对凤凰涅槃的解释了解到,杜鹃在蜀地传说之意义.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是一个典故,传说古蜀国有国君名杜宇,又称望帝,被臣子逼位,逃于山中,死后忧愤,化而为鸟,名为杜鹃鸟,终日悲啼,以至嘴角流血,血流到花上,就是杜鹃花.在古诗文中,杜鹃是一种悲鸟,但凡心中哀伤悲痛时,往往会借这鸟来表达,所以但凡出现杜鹃,即是表达一种悲伤.其实,杜鹃鸟就是布谷鸟,又因其声“布谷”,像“胡不归”(为什么不归),又成了思乡思家的一个象征.反正,杜鹃是种悲鸟,含着伤感.。

五、如何写解读古诗词中的杜鹃意象

杜鹃鸟,又名杜宇、望帝、子规、布谷,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魂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因叫声似“不如归去”,常借以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由于杜鹃啼叫的时,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雪猿哀鸣。”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凄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伤感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六、摘抄有以下意象“雨”“蝉”“芭蕉”“梅花”“杜鹃(子规)”的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芭蕉

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杜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芬芳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且如今年冬,未修关西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七、含有月,菊,梅,松,梧桐,杜鹃,蝉,柳,芳草,长亭这些意象的

1)月

生查子(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2)菊

菊花(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3)梅

山园小梅(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4)松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5)梧桐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 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6)杜鹃

更漏子(宋·赵长卿)

日彤彤

风荡荡

帘外柳花飞扬

红有限

绿无穷

雨晴芳径中

肠寸结

萦离别

还是去年时节

春暮也

子归啼

伤春三月时

7)蝉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8)柳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9)芳草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10)长亭

菩萨蛮(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

按:更多相关诗词 请在己所给链接上查寻 须注意辨别有些错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